台灣.國家的理想
黃文雄 著
出版社:台北前衛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年2月初版第一刷
在二十世紀後半的台灣人,可能很少會對台灣的未來漠不關心的
,這是這個時代台灣人的運命、沒有人可以逃避。
雖然統獨論者,對於台灣未來的運命,各有各的美夢,可是都不
如想像中那麼透明而令人滿意,有體系性的描述更少。
自蘇聯與東歐的社會主義體制解體以來,曾經風行一時的那些形
形色色的社會主義早已無人問津。就連聲聲句句絕不放棄「四個堅持
」,或絕不放棄「武力解放台灣」的中國政府,都不得不改走「社會
主義市場經濟」的新路線。不只是社會主義國家,連歐美日先進國或
開發中國家都發生結構性的變化。
二十世紀末的現在,大家都可以很明確地看到,「國家」這個觀
念正在不斷地變質。十九世紀,甚至二十世紀中葉的國家觀,都已不
再適合於這個不斷加速變貌的時代。現代人類生活樣式改變了,社會
、經濟的結構也不得不跟著變化,同時也帶動了國家結構的變化、變
貌、變質。
在這時代性、 世界性的國家結構的變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EU
的成立、蘇聯、東歐的解體。可以說這是一個地域主義抬頭、國家主
權分解及國家重編的新時代。
可是,在有史以來,初次民選總統產生後的台灣,到底是台灣眾
望所歸的理想體制?或僅不過是台灣現有體制的無限延長?必須重新
來檢討。
國家的條件、國家的型態、國家的本質、國家的理想,當然是隨
著時代不斷的變化而變化。國家的生死存亡、榮枯盛衰也是與時代的
變動息息相關。
到底應如何來適應這個時代的變化?筆者在本書中所提出的理
想國家的體制,並不是烏托邦或桃源境,而是面對二十一世紀人類最
基本而共同的問題 -- 應如何來重整國家的體制,所提出來的台灣未
來國家體制的新構想,希望關心台灣未來前途的人,共同來探討。
第一章是筆者歷經長久的民族論爭,思考應如何超越民族論,而
從體制論去追求國家的理想。並從中國二千多年來,統一所造成的悲
劇,認識統一的本質,進而思考應如何從統一的狂信中得到解放。
第二章是從國家的歷史中,去探討國家理想的類型,並思考在中
國未來國家的走向中,應如何避免陪伴它走向末路,又如何拒絕被強
迫同它送作堆,而各奔前程。
第三章是從都市的歷史中,來看都市所扮演的角色,及都市同國
家的關係。並從未來都市的可能性,思索市民主義可否取代國家主義
。
第四章廢縣置市論是探討台灣應如何從床疊架屋的外來政權行政
體系中,廢除不合理而又無效率的行政機構,根據地方主權的原理,
樹立合理化的行政機構。
第五章廣域都市論是從人與自然的共生原理的角度看台灣農村在
都市化的時代背景下,如何以地域共同體•社會為基點,設立與市邦
同一性質的廣域都市。
第六章是筆者近年來從現代國家發展的趨勢與理想國家類型的思
考後,所得到的一個結論,台灣應該以最有實現可能性的都市聯邦制
度做為建立理想國家的基本原理。
筆者自六○年代開始參與海外的反體制運動以後, 大部份時間
都花在有關思想或哲學等普遍性問題的思考,開始探討民族的問題是
七 ○年代後半以後的事。近十年來才用心去思考國家的理論。
國家體制是國家論的中心課題之一,而有關台灣未來國家體制的
問題、有「主義」的人實不多見。有不少人認為「沒有主義就不能建
國」是受到「三民主義」教育的影響。二十世紀末的今天,已是「意
識形態」的黃昏,現在中國雖然還口口聲聲喊「四個堅持」,但實際
上早已連「馬列毛主義」都不談了,我們還在談「主義」做什麼?
「三民主義」已經是時代錯誤的理想,國民黨政府卻仍然以「實
現三民主義的模範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做為目標或理想,這
種主義固然不必多談,但是,未來台灣的國家體制問題不可不談。
台灣反對國民黨黨國體制的各派勢力,雖然經常有各自的執政主
張或藍圖,可是有體系的構想卻未曾見過。筆者認為這是台灣走向建
國路上的一項隱憂。
筆者思考政論性問題,在習慣上,大都是經過長期的思考,不斷
地徵詢同道者的意見,再等一段時期以後才開始執筆,儘量力求理論
的完整性。本書立論的過程也是如此。祈望提出來讓所有關心台灣未
來前途的諳兄姊作為論政的參考,當然希望是不分黨派的。
初稿九五年七月二十九日於澳洲 SYDNEY 旅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