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觀察

李憲榮 著
出版社:台北前衛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年5月初版第一刷


    憲政與民主是連體嬰,憲政體制建立之後才能依循一套明確的政
府體制和人權保障,便民主制度理性和諧地運作。一九四○年代末期
,國民黨政府播遷來台,將一九四六年在南京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
」搬來台灣實行,表面上也有一套憲政體制。

    依照政治發展的理論,經濟發展是一項極為重要,也是不可或缺
的因素。經濟發展一方面需要,一方面促成公平競爭的企業環境,與
民主的基本價值和信仰的成長有密切的關聯。而且,經濟發展加速工
業化和都市化,造成人群的交往,資本和資訊的交流,教育的發達等
等,這些現象對促進民主化有很深遠的影響,台灣在一九八○年代經
濟發展已達到相當程度,使台灣的民主化具備了一項重要且不可缺少
的因素。
    然而,在蔣家政權時代,軍政大權由國民黨控制,而國民黨又由
蔣家及極少數幫手控制,成為道地的「威權體制」。「中華民國憲法
」既非以台灣為主體,原本就缺乏正當性和適當性,憲政危機隨時可
能發生,加上國民黨政府來台不久就以「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架
空憲法,更以戒嚴法建立戒嚴體制,所以實際上台灣根本沒有憲政體
制可言。至於經濟發展所應造成的民主發展條件,也在戒嚴體制長久
壓抑之下,無法成長,只有弱小的反對運動,像風中殘燭,飄搖欲滅
,所幸海外台灣人的大力聲援和支持,台灣民主的火種才能延續下來。

    一直到了強人蔣經國去世,台灣民主化的生機才真正出現。國民
黨首先碰到的是領導階層必須換血。蔣經國去世後,雖然有不少外省
籍的接班人選,但是有的年齡太太,有的能力不足,有的野心難測,
終於由台籍的李登輝接棒。加上年老的一輩陸續凋零,國民黨的中上
層領導階層,依照省籍人口比例,增加不少台籍人士。這些台籍人士
的政治利益固然維繫在國民黨,其對「中國」及「中華民國」的感情
究竟不如外省籍人士的濃厚,本土化的意識自然而生。

    其次,「中華民國」政府在一九七一年在聯合國的席次被中共取
代,產生了外交挫敗的骨牌效應,「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的空間面
臨危機,引起國人的不安和焦慮。在內外壓力之下,國民黨非勵精圖
治不可。

    以上這些內外環境因素是促成國民黨憲政改革、政治革新和台灣
民主化的主因。一九八七年蔣經國去世前不久解除戒嚴,開始引進台
籍人士。一九八八年李登輝續掌政權後,加速本土化和民主化。時至
今日,台灣的本土化和民主化已走上了不歸路,但是台灣在長期的「
臨時體制」強人政治統制下,造成社會的「臨時心態」和扭曲的價值
觀,成為台灣國家發展的一大問題。

    另一大問題是台灣的安全問題,也就是國防問題。有一段很長的
期間,國民黨政府為打擊台獨意識和維繫其統治權,常以中國武力犯
台威脅台灣人民,使人民產生嚴重的恐共症。時至今日,這種恐共症
固然產生壓抑台獨意識發生很大的功效,但也威脅到整個台灣的安全。

    本書是作者對台灣的憲政問題,政治問題,外交問題和國防問題
所作的觀察。作者才淺學疏,但是熱愛台灣的真情數十年如一日。本
書的立論,不管讀者是否能夠接受,都是作者真心之言,尚祈指正。


                                                李憲榮
                                                1997.3.8於台北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網站/WUFI Web-site
World United Formosans for Independence
台獨聯盟的信箱: wufiinfo@taiwannation.org.tw
感謝您的光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