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風颱、颱風typhoon    rdrcntr:2180 關鍵字: 風颱、颱風 typhoon
張貼時間: 2006-12-04 15:01:19
戴昌鳳 ip: 220 .X.X.X/
內容:
風颱、颱風typhoon

英語typhoon,台語叫風颱、颱風,是發生在熱帶海洋的風暴,發生在西太平洋的叫typhoon,發生在西大西洋的叫hurricane,是台灣每年都要經歷的重大天災。

在熱帶海洋,接近海面的空氣由於受到太陽照射而溫度較高,使大量海水被蒸發成濕熱的水汽。這種濕熱空汽因溫度升高而膨脹,又因膨脹而密度減小,很容易產生上升現象,上升的熱空氣遇冷而凝結成水滴時,放出大量熱量,又促使底層空氣不斷上升,此時周圍較冷的空氣會流入以補充空出來的空間,然後再度受熱而上升,如此循環不已,形成對流作用,使整個氣柱成為重量較輕,密度較小的空氣,於是就形成了「熱帶性低氣壓」。在夏季,由於太陽直射赤道以北地區,來自南半球的東南信風侵入北半球而轉成西南季風,當西南季風和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更迫使輻合帶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而且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的方向不同,特性也不同,兩者相遇時會造成擾動、產生旋渦,這種擾動和對流作用相輔相成,使已形成的低氣壓旋繼續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氣流動更快,風速加大,於是颱風初步形成。

颱風半徑往往有200至300公里,其頂部大致為圓形且呈螺旋狀旋轉的雲,它的風向在北半球是繞著中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呈順時針方向旋轉。在颱風內部有一半徑甚大的雲柱,中央無雲或雲層很薄,無風也無雨,稱為「颱風眼」。在颱風眼的外緣,雲層最厚,風雨也最大,再向外圍則風雨逐漸減弱。在熱帶太平洋上,終年都可能有颱風發生,但是通常以7月至9月最多。

(上兩段文字節錄自【台灣地理百科】叢書21【台灣的海洋】p68-69,戴昌鳳編著,攝影:鄭明修、葉建成等,插畫:吳淑惠、陳豐明、王正洪等,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台灣的海洋】的簡介:自台灣島由海底誕生談起,介紹海底地形、地質,海流、潮汐,海洋生物、生態系統、海洋資源及海洋文化,至海洋污染與保育,完全剖析台灣人民與海洋的深切關係。【台灣的海洋】 內含大量色彩繽紛、奇形怪狀的海洋物與海底世界生態的照片。【台灣地理百科】叢書,內附許多精彩彩色相片,文筆易懂、可讀性很高,是認識「海洋台灣」、「欣賞」台灣地理、值得一讀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