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台灣的文化遺址、歷史遺跡    rdrcntr:8999 關鍵字: 台灣歷史遺跡
張貼時間: 2012-08-13 16:59:51
林茗顯編 ip: X.X.X.X
內容:
台灣的文化遺址、歷史遺跡

/林茗顯編集 2012/08/12、2015/02/02rvsd

澎湖原人


「澎湖原人」的下顎骨化石

台灣澎湖水道海域發現「澎湖原人」的下顎骨化石,科博館表示,澎湖原人是舊石器時代最早期的人類,判斷其年代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澎湖原人是台灣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也為直立人在亞洲的分佈與型態,提供關鍵性證據。此研究(1月27日)登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

The first archaic Homo from Taiwan

台灣舊石器時代遺址

台灣舊石器時代遺址 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

在台灣的史前文化中,最久遠的要算是分布在東部及恒春半島海岸的「長濱文化」。1968年,台大考古隊在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發現長濱文化的遺址,其豐富的舊石器階段的先陶文化,至少在一萬五千年前,甚至早到距今五萬年前。

在台南左鎮菜寮溪河床上出土的部分人骨化石,經鑑定有二、三萬年之久。學者認為「左鎮人」可能亦屬長濱文化期的人類遺留。
請參閱:距今二萬到三萬年的左鎮人

2009年中研院率領的考古團隊在進行岩心鑽探及洞穴探掘,發現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火塘遺跡(即生火之處),經碳14鑑定年代為距今20000到25000年,有了明確證據解釋長濱文化的年代。這項考古計畫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臧振華博士主持,在八仙洞遺址發現了7處新的洞穴,使八仙洞的洞穴數目達到24處,這是新發現之一。另外,在57處地點進行岩心鑽探及7處洞穴探掘,發現了大量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的遺物。
八仙洞遺址 發現舊石器火塘(黃明堂/自由時報2009/07/26)

中研院院士臧振華說,八仙洞原本認定的有17個洞,但從2012起陸續再往上找到13個洞,所以共有30個洞,都是舊石器遺址,最久遠的年代距今3萬年。 〔自由時報/黃明堂報導,2017-11-17〕

士臧振華在演說時指出長濱文化符合大遷徙路逕。
台灣目前唯一國定的舊石器文化遺址「八仙洞遺址」,2012年由中研院士臧振華接手研究後,再發現13個洞穴,今臧振華表示,從東南亞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舊石器遺址發現有共通之處,依其遺址文物分佈處可推測長濱文化為非洲一支。
驚!台東八仙洞遺址 可能源自於非洲文化



下文取自
「台灣的史前文化」�作者劉義昌。《台灣歷史的鏡與窗》,發行人:施政鋒,主編:戴寶村,出版者: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台北市,2006年5月二版。
《快讀台灣史》普及版,李筱峰著。玉山社出版,2003年1月,台北市。




已記錄將近2000個遺址

台灣(及附屬島嶼)自西元1896年發現第一個史前遺址--芝山岩遺址以來,考古學家在這片土地上記錄了將近二千個遺址。分布的範圍幾乎遍及台灣本島及澎湖群島、綠島、蘭嶼、小琉球等附屬島嶼。垂直高度的分布則從海平面附近數公尺起的海岸平原,到高達2950公尺左右的山地,比民族誌記載的原住民族最高的聚落還高。這些遺址的長期研究工作,已經初步建立了一個史前文演變體系,也可以說明一部份史前文化與當代原住民族之間的關係。

新石器文化



(下文取自李筱峰著作《快讀台灣史》)

距今約一萬年至四千年的「大坌坑文化」,又稱「粗繩紋陶文化」,以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遺址為代表,已開始種作,是台灣新石器時代的開始。

新石器時代中期
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到三千五百年前的「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老崩山系統文化」(大屯山北側近海山坡)、「牛罵頭文化」(台中清水)、「牛稠子文化」(台南仁德)、「墾丁文化」、「鹽寮文化」...生業形態以農業為主,已開始種植稻米,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代表。

新石器時代晚期
距今約三千五百年到二千年前的「圓山文化晚期」、「植物園文化」、「土地公系統文化」、「營埔文化」(台中大肚鄉營埔村)、「大湖文化」(高雄湖內鄉)、「鳳鼻頭文化」(高雄林園鄉鳳鳴)、「卑南文化」(台東市南王里)、「麒麟文化」(台東成功鎮忠孝里)、「大坑文化」(花蓮壽峰鄉)則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代表。

其中面積達八十萬平方公尺的卑南文化遺址,是目前發現最大面積的史前遺址,聚落龐大,建物成排分佈,格局嚴謹,足見卑南文化已有頗具組織的社會結構,櫛比鱗次的石棺群,朝著都蘭山方向排列,石板棺內陪葬的玉器、陶器,足見當時這群在台灣東部生活的先人,已有靈魂觀念,並有相沿成俗的喪葬儀禮。

金屬器時代
距今約四千到二千年前的「十三行文化」(台北縣八里)、「番子園文化」(台中大甲鎮)、「大邱園文化」(南投集集鎮)、「蔦松文化」(台南縣永康鄉)、「龜山文化」(屏東恆春)、「靜浦文化」(花蓮秀姑巒溪口南側)...是代表金屬器時代的重要遺址。其中,在台北縣八里鄉發現的「十三行遺址」,則出現有大規模的鑄鐵痕跡...。

  近百年來,台灣出土的考古遺址,遍佈全島,約有一、二千處之多,可見台灣到處都有先民的遺跡。這些史前遺址,經考古學者利用時空及文化內涵加以區別,將之歸屬不同的文化,每個文化大略相當於我們現在所稱的各個不同的民族。台灣史前文化的時空單位相當繁雜而多元,其淵源系統也自然相當複雜。由許多史前文化的內容,大約可以尋出原住民族生活的脈絡。學者指出,到了金屬器時代,各個文化除了繼續呈現多樣性之外,台灣各個原住民土著族群的祖型文化大致在此時成形。 (上文取自李筱峰著作《快讀台灣史》)

在台南縣所發現的左鎮人

左鎮人出土於台南縣左鎮鄉菜寮溪河床,這個地區是台灣本島相當重要的更新世化石產地,也是當時唯一出現化石人類的地點,不過最近高雄縣大崗山區也發現了人類的化石。左鎮人的化石標本包含來自不同個体的人類頂骨殘片及大臼齒。經鑑定屬於更新世晚期的早期智人,其絕對年代可能在距今二萬到三萬年之間,也就是更新世冰河時代的最後一次冰河時期。目前並未現左鎮人使用的工具,學者推測他們也許是長濱文化的主人,不過從生活型態而言,更接近住在丘陵台地地區的網形文化人。

玉器的製造與交換

到了4000年前左右或稍早,可能由於人口的增加這項因素,使得人群逐漸向河流中游與山區移動,目歹似乎在尋找更多可用的土地與生態區位,使得土地利用的範圍擴張到河流中游山區的台地和山坡地。當然從各種工具的複雜度,也看出土地利用型態的改變,尤其是農業生產型態的多樣,生產力增加...這個階段最具代表性的是玉器的製造與交換,交換的關係網絡幾乎遍及主台各地,連澎湖也不例外。最有名的例子是,台東卑南遺址、宜蘭丸山遺址、台北芝山岩遺址與屏東 Chula 遺址出現了造型相似,製造方法相同,具有水平風格的人獸型玉玦。
(上文取自《台灣歷史的鏡與窗》「台灣的史前文化」�作者劉義昌。)



台灣的豐田玉間接證實台灣是南島語族起源地

發表在(2007年11月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指出,利用X光光譜儀對收藏於東南亞各國博物館、年代分布於西元前三千年至西元五百年間的144件古玉進行鑑定,證實其中116件古玉(大約八成)都是出自台灣的豐田玉。該研究讓世人更了解東南亞五千年前的海上貿易形式,也間接證實 「台灣是東南亞、太平洋地區南島語族起源地」的理論

這項研究是由台灣留澳學者洪曉純主導,並與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飯塚義之博士、澳洲、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及法國等國考古學者攜手合作。目前這項研究已經引起許多世界知名期刊及媒體關注,因為這是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所發現涵蓋地理區最廣的史前海上貿易活動,分布範圍海上航程長達三千多公里,從菲律賓、越南、泰國南部以迄婆羅洲。洪曉純指出, 「之前,研究人員認為菲國所有的古玉都來自中國或越南,但我們的分析是,菲國絕大部分的玉飾是來自台灣。」

洪曉純畢業於台大人類學系及考古研究所,2001年在偶然機會下,於 菲律賓國家博物館發現一種自古墓出土的鈴形玉珠和台灣卑南遺址的古玉很相似,於是從2003年展開調查與研究,在台灣及東西亞各地,比對考古出土的玉石,終於將被遺忘的歷史拼湊完成,找回台灣的歷史定位。
東南亞館藏古玉 八成來自台灣豐田玉(魏國金、陳成良譯,自由時報2007/11/20)



台灣地名

現在的台南地方,漢字寫做「大員」、「台員」、「大灣」、「大冤」、「大宛」、「埋冤」,西方文獻拼寫為Tayovan, Taiovang, Taiouan, Teowan, Taiuan, Taivan, Tayoan, Taywan, Taiwan, 是平埔西拉雅族語的不同拼音。這是對數百年前台灣西南沿岸的一座小島或長沙州的稱呼;由於泥沙淤積,該島已經和台灣本島連為一体,現在叫安平(Anping)。當時安平和台南兩地,海水深入內陸形成的海灣叫做台江。

台江西岸(現在台南附近)的西拉雅族對外來者,稱呼Tai-an 或 Tay-oan。Tai-oan (這與馬卡道族的pairan,排灣族的airan、pairan、Pairangan,阿眉族的pairan,都是指壞人、入侵者)不是漢語,移民聽到這個稱呼,自以為這個地方叫做 Tai-oan,而起初只是指安平港的 一個小島(一鯤身島)。移民把原住民居住的台江西岸叫做赤崁(Chhiah-kham,西拉雅族某一部族之名稱)。


1684年(康熙23年)清帝國設置一府三縣:臺灣府、臺灣縣、諸羅縣、鳳山縣。台灣府治和台灣縣治都是現在的台南。歷經雍正、嘉慶、同治、光緒元年(1875年),都還設有臺灣府、臺灣縣,到光緒13年(1888年),才將臺灣府改為台南府,台灣縣改為安平縣。1865年Johnston繪制的長老教會台灣島教區圖,還可以看到 Taiwan Hien,其北邊是 Lok Kang Hien(鹿港),南邊是 Fung Shan Hien(鳳山)。當時的 Taiwan 指現在的台南。東半部是原住民族部落。

鄭成功認為「Tai-ouan」發音和「埋完」相同,不吉利,改用「東都Tang-to」,後來他的兒子鄭經又改為「東寧Tang-leng」。鄭氏時代從1661年到1683年。

季戲光的「蓉州文稿」一書有「萬曆年間,海寇顏思齊,踞有其地(台南附近)始稱 台灣」的記載。 「台灣」兩字成為慣用是在1573到1620年。

《台灣府志》(1694年初撰)記載:「荷蘭紅毛愛其地,借居於土蕃,因築台灣城居之。已復築赤崁樓與相望」。這都說明當時的台灣指的是現在的台南,不是整個現在的台灣島。澎湖島現在是台灣的一縣,但是澎湖為世人所知比台灣早,福建、廣東沿岸的居民開始移民澎湖島是在13世紀,移居 台灣則晚三百年。



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

荷蘭在1622年(明,天啟二年)佔領澎湖,明朝對澎湖的統治消極,卻不容許他國占有,荷蘭接受明朝要求,在1624退出澎湖,在9月8日豋陸「台江」(今台南附近),佔領台灣島。明朝不反對荷蘭佔領台灣,因明朝自始不視台灣為其主權所及的範圍。

荷蘭將澎湖的堡壘,一塊石頭、一塊石頭拆除,並將其運至Formosa,連建造Zeelandia城牆的「紅毛土」,也用支那的平底船在1632年運到Formosa。(此段根據《The Authentic Story of Taiwan 先民的足跡--古地圖話台灣滄桑史》,比利時Mappamundi出版公司出版,由比利時魯文天主教大學的Christine Vertinte、中研院許雪姬、台大吳密察等人撰寫,p58)

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
1624年1624年「荷屬東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荷蘭文為 Verenigde Oostindishe Compagnie,縮寫為 VOC) 在大員島(Tayouan,現在的安平)建城堡,初名奧倫治城(Orange),1627年改名熱蘭遮城(Zeelandia),1634年內、外城陸續完工,成為荷蘭在台灣的統治中心。熱蘭遮城位於現在的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鄭氏時代稱王城,清時代以後稱為紅毛城,日本時代改稱安平城,二次大戰後稱安平古堡。荷蘭人在熱蘭遮城設置臺灣政廳,派臺灣太守(Governor and Director of the State of Tayouan and Formosa)。 1652(?)年在現今的台南建立赤崁城(Provintia或Providentia),將政廳遷移到Provintia。

(下文節錄自【台灣史小事典】遠流台灣館編著,吳密察監修,2002年7月5日三版三刷)

台江
17世紀中期(現在的)台南海岸邊的潟湖名稱。當時的海岸線和今天差別很大,在台南外海有一連串南北成列的沙洲,這些沙洲和本島之間圍成一片潟湖海域,稱為「台江」。台江的東岸,大約就在今天台南市西門路一帶。

大員
大員是(現在叫)台灣南部的一個內海沙洲,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台南市的安平地區。

熱蘭遮城(Zeelandia)
1624年荷蘭在大員島建城堡,初名奧倫治城(Orange),1627年改名熱蘭遮城(Zeelandia),1634年內、外城陸續完工,成為荷蘭在台灣的統治中心。熱蘭遮城位於現在的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鄭氏時代稱王城,清時代以後稱為紅毛城,日本時代改稱安平城,二次大戰後稱安平古堡。

普羅民遮城(Provintia)

普羅民遮城(Provintia),1653年荷蘭人所建,因建於平埔族赤嵌社(Chaccam, Saccam)而得名,為當時政務機關所在及商業中心。城樓毀於清時代1766年朱一貴事件及頻逢地震,僅存城垣完好,今僅存古城門及樓北隅稜堡殘蹟為荷蘭時代舊蹟。赤嵌與赤色無關,「赤嵌」早見於荷蘭人築城之前的支那文獻,如明《會典》,記永樂宣德年間三保太監赴西洋水程條云:「赤嵌汲水。」《台灣縣志》云:「赤嵌樓,在鎮北坊,明萬曆末(永曆四之誤)荷蘭所築」
(參攷《台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張德水著)

聖多明哥城 San Domingo(紅毛城)

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林茗顯攝影)

1626年5月駐呂宋的西班牙總督Don Fernando de Silva派遣Don Antonio Carreno de Valdes繞過台灣東岸在洩底灣(今之澳底)登陸,攻占臺灣北部,在雞籠(今基隆)社寮島(今和平島)構築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在此設置臺灣長官官署,置於馬尼拉總督的管轄之下,但其統治範圍只限於東北部的極小區域。1629年在滬尾(今淡水)建立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紅毛城)。西班牙試圖將荷蘭人驅離台灣,但因遭遇颱風鎩羽而歸。同樣荷蘭人也因貿易利益想驅逐西班牙人。1642年荷蘭人北征逐出西班牙人。





西拉雅族平埔語的《聖經》、羅馬拼音的「新港文書」

荷蘭文(左)、新港文(右)、英文(底下)對照的《聖經》(馬太福音)
荷蘭殖民台灣的最大動力是經商貿易,但除了推動商務之外,也同時傳教佈道,平埔族部落成為荷蘭牧師開始進行傳教的主要對象。當時,在台灣的荷蘭人屬喀爾文教派的「改革派教會」。他們先從台南附近的新港社開始傳教佈道,繼而大目降、目加溜、蕭瓏、麻豆等社,佈道區擴展到笨港(北港)。到了1637年,13年間,平埔族原住民受洗人數達5400人,有1000對夫婦以基督教儀式舉行婚禮。

荷蘭傳教士用羅馬拼音文字(或稱拉丁字)寫成西拉雅族平埔語的《聖經》及多種宗教書籍如《祈禱文》、《十誡》等。新港社到了1659年時,其住民已有83%信仰基督教,是當時諸平埔族部落中接基督教最盛的一個社,這種羅馬拼音的西拉雅語文在新港社也最盛行,故稱此種文書為「新港文書」。這是原住民歷史上首度出現的「我手寫我口」的文字。西拉雅族的平埔族人透過這些「教冊仔」,學會新港文,並開始運用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後來荷蘭人走了,較多的漢語族人來了,平埔族人與漢語族人之間有了土地買賣行為,平埔族人便以「新港文」來和漢語族人訂契約,漢語族人稱這種契約為「番仔契」,這類所謂「番仔契」,目前留存約有150件左右,是研究西拉雅族文化語言,及其與漢語族人關係的極珍貴史料。

目前被發現的「番仔契」,年代最晚者在1813年(清嘉慶18年),距離荷蘭人離開台灣已有150年。可見荷蘭人走後一個半世紀之間,新港文仍通行於台灣南部的西拉雅平埔族社會。清朝嘉慶年間,平埔族人與漢人訂契約,深恐漢人有詐,往往在土地契約上以拉丁字補充並列,以防被欺。1774年的《台灣府志》曾這樣記載:「習紅毛字者曰『教冊』,用鵝毛管,削尖,注墨汁於筒,醮而橫書自左而右。登記符檄錢穀數目;暇則將鵝管插於頭上,或橫貯於腰帶間。」
(取自李筱峰著作《快讀台灣史》普及版,玉山社出版,2003年1月,台北市)

荷蘭人留下使用至今的土地單位「甲acre」、紅毛土(水泥,很多人還是習慣叫紅毛土),荷蘭人和西班牙留下的紅毛城、紅毛港、紅毛埤、紅毛田。



台灣的舊地名

下文參考張德水著作《台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	
台灣  「大員」、「台員」、「大灣」、「大冤」、「大宛」、
     「埋冤」,西方文獻拼寫為Tayovan, Taiouan, Teowan, Taiuan, 
      Taivan, Tayoan, Taywan。來自平埔西拉雅族Tayoan
Formosa 16世紀葡萄牙船員航行海上、見高山聳立、森林茂盛、風景秀麗的
      台灣島,高呼「Ilha Formosa」 美麗島。
      
北港  乾隆4年(1739年)出版的《明史》的〈外國傳〉云:「雞籠山在澎
      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北港的台灣語音讀做Paklkang,譯自原佔
      據台灣北部地方的平埔凱達加蘭族語Paken(北方之意)。此名稱最
      初只指台灣北部,但後來漸變台灣島的總名稱,譬如1629年駐台荷
      蘭領事的報告文云: 「Formosa 島,稱 Po'ken」。1771年Benyowsky
	  的航海日記云:「Formosa 島,通常叫做Pacca-Ilimba。」	  
	  
	  Po'ken、Pacca、Paken都是指同一地點。有人認為北港指現在的安平。
	  以Formosa島的一地點概稱Formosa島,同樣,台灣原指現在的安平,
	  地點變成全島的總名稱。
      
高砂 日本名。日本文祿2年(1593年),豐臣秀吉遣原田嘉右衛門致書
      台灣,勸諭入貢,其文書上所寫的「高山國」,係當時日本稱台灣為
     「タカサゴン」的音譯字。
      在日本荷蘭商館的管事 Richard Cocks的日記,元和元年(1615年)
      10月30日云:「近支那的島,叫Taccasanga。」翌年5月5日更明白云:
      日本所云的タカサゴ 島,即是我們所云的Ilha Formosa」。

台北 大加吶堡
   譯自平埔凱達加蘭族的地名。ketagalan 的tagal意指「平地浸水處」,
      ketagalan則意味著「居住平地之人」。
萬華 艋舺,用同音日本語改寫為「萬華」(讀做マンカ)。源自平埔凱達加蘭族
     (獨木舟之意)。
高雄 原稱「打狗」,為平埔馬卡道族打狗社社所在地,日治時以近音日語改稱
     「高雄」(讀做タカヲ)。康熙36年(1697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寫作
     「打狗仔港」)
基隆 原稱「雞籠」,源自平埔族自稱的Ketagalan的簡化Kelan。
宜蘭 原稱蛤仔難或噶瑪蘭,譯自平埔噶瑪蘭(Kavalan)族的名稱。va 是平野,
       Ka-va-lan 居住平野的人。
新竹 原稱竹塹,譯自平埔馬卡道族斯竹塹社的社名。
苗栗 原是平埔馬卡道斯族貓裏社的所在地。
台中 原是平埔巴則族岸裏九社的葫蘆墩社的所在地。原稱葫蘆墩街,日治時改
      稱豐原。
彰化 古稱半線街,原是平埔巴布薩族半線社的社名。
南投 原為平埔 Arikun 族南投社的故址。
嘉義 古稱諸羅,原為平埔 Lloa族諸羅山社的所在地。荷蘭時代以此社名為地
      名,稱Terocen、Tiraocen。 
屏東  阿猴。原是馬卡道族阿猴Akao社。

台南
麻豆 平埔族西拉雅族麻豆社的社名。
佳里 原西拉雅族蕭瓏社,日治時改為佳里。
新化 原稱大目降,平埔族西拉雅族大目降社 Tavokang 的所在地,鄭時設立堡
      名新化里。
善化 原平埔西拉雅族大武壠社的所在地,依鄭時善化里的名稱改稱善化。
      清康熙60年代改為堡,分東西二堡。
拔馬 原平埔西拉雅族卓猴社的所在地。
東山 原平埔 Lloa 族多囉國社的所在地。
學甲 平埔族學甲社。
官田 原稱官佃,荷蘭時為其王田,鄭時改為官田。
隆田 古稱番仔田。
大內 原為高砂曹族四部族社的所在地。
將軍 古屬漚汪堡。
七股 原稱七股寮,為七股東搭寮開拓之地。
漚汪 平埔西拉雅族蕭瓏社,又名漚汪的所在地。
新市 原平埔西拉雅赤嵌社遷來,改稱新港社之地。荷蘭人築 Provintia 城
     (現在的赤嵌城)時,遷來此地。
楠西 楠梓仙溪西里,日治時改名簡稱楠西。
南化 取自南庄及內新化南里,改稱南化。
玉井 原平埔族西拉雅族噍吧哖社,荷蘭人的記錄稱為 Dobale 或 Daubale,
      日治時以日語近音タマイ 改為玉井。
      根據《台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張德水著,
      鄭時以今新化鎮那拔林地方為根據地的平埔西拉雅噍吧哖社,遭受移民的
      侵佔而退去更東北方,驅逐佔居曾文溪岸的口霄里(今屬玉井鄉)地方及
      玉井地方的曹族四社部族而佔據其地。雍正初年(1723),移民再贌得此
      地建立一庄,並譯自平埔族的社名,稱噍吧哖,荷蘭人的記錄稱為
      Dobale或Daubale,並云此群平埔族性兇惡,常嗜殺人。

左鎮、下營、林鳳營、柳營、舊營、小新營、新營等,都是鄭氏時代設營在在地。
從地名的命名,可以看出統治者的心態。鄭氏將台員或埋冤改為東都或東寧;
新化、善化,有教化平埔族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