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霸權的華夏帝國》    rdrcntr:1588 關鍵字:
張貼時間: 2015-01-26 00:00:00
前衛 ip: X.X.X.X
內容:
《霸權的華夏帝國》


《霸權的華夏帝國》
朝貢制度下中國的世界觀和外交策略
Imperial China: Foreign-Policy Conceptions and Methods
原著者:L. Perelomov / A. Martynov
漢譯者:林毅夫、林健一(依英譯本漢譯)
前衛出版社,台北市,2006年7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簡單的幾個字道盡中國人對世界的看法

不過創造出「朝貢」制度的中國真的比其他民族優秀嗎?還是,這不過是中國人的自大心態作祟呢?本書從思想、文化的層面來討論「朝貢」制度的出現以及對中國的影響。

譯者簡介

林毅夫
1942年生,新竹市人
1967高雄醫學院醫科畢業
1970赴美於西北大學和密西西比大學精神科受訓
1974─1984任職公家機關
1984至今,開業於俄亥俄州
著作:《台灣人「受虐性格」的心理分析》

林健一
一九四○年出生在台北市,父母親都是小學教師。一九五八年建國中學畢業,一九六二年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服預備軍官役後,於一九六三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威斯康辛大學(麥迪森)歷史學碩士,及紐約州立大學(奧伯尼)圖書館學碩士。

一九六九年開始,在歐柏林大學總圖書館(俄亥俄州歐柏林市)擔任「東亞研究圖書館學專家」職務,長期負責有關中國、日本、台灣研究之藏書發展,為大學綜合教授團成員之一。 期間曾獲美國國務院邀請出席「外交關係史料編纂」專家會議,歐大校長頒贈資深服務鑲鑽獎章。 中文寫作散見報刊雜誌,英文著作有:
《滿清末年中國對近代化之追求:李鴻章與洋務運動》(碩士論文)
《行雲歸北又歸南:唐魚玄機詩英譯》(合著)
學術興趣方面,多年來專注於一般東西方文化交流史,傳統華夏與征服王朝之多元文化演變史。

本書要目

第一章:遠古中國(公元前第18至第3世紀)──中國本位世界觀的醞釀 
1.1遠古中國對鄰邦的觀念 
1.2孔子的外交思想 
1.3法家的外交思想 
第二章:古代中央集權的中國帝國的外交政策(公元前第3世紀到公元第3世紀) 
2.1古代中國和北方鄰邦 
2.2中國和匈奴 
2.3中國和西域及絲路地帶的關係 
2.4在Kuchan王國時代,中國與中亞細亞的貿易 
2.5秦漢帝國對原始越南民族和甌越以及南越等越南諸國的侵略 
2.6遠古中國外交政策原則發展的主要階段(公元前第18世紀到公元第3世紀) 
(第一章和第二章作者-L. Perelomov) 
第三章:中世紀中國帝國的外交政策原則 
3.1中國對政治過程的傳統解釋 
第四章:中世紀中國外交關係的主要特徵 
4.1唐朝-突厥、高昌、回紇、吐蕃、高麗、靺鞨、渤海 
4.2宋朝-南方政策、北方政策 
4.3明朝 
(第三章和第四章作者-A. Martynov) 
第五章:結論



「中原」本位的世界觀

「華夏」/「中原」本位(Sinocentric)的世界觀:
第一階段開始於殷朝時代(前16世紀-前1066年),在這期間內塑成了中國本位(Sinocentric)的世界模型。大約在「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初期自稱「華夏」,除了少數哲學家(孔子、孟子)發表了有關的聲明外, 尚未產生穩固的「我們-他們」的區分。「中原」本位」觀念發展的第二階段在秦、漢時期。

「中央-地方」的關係模式

古中國統治者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則是在商、殷時代發展形成的,它傾向於把內政的觀念套用在外交上。學者注意到,殷代和外界的關係是套用內政「 中央-地方」的關係模式。雖然在細節上有所變異,但其外交關係則一成不變的圍繞在「 權利和義務,形式和儀式」的原則上。其後三千年,尤是在漫長的封建帝國時期(西元前300-西元1911),中國的統治者一直遵循這原則。

至於殷朝諸代王室和被授受領士的、附庸的、半獨立的以及完全獨立地區或部落的關係又如偌呢?

第一,(殷)當時沒有強烈的「我們」相對於「他們」的觀念,因此也就沒有「中國」和「野蠻人」的對照觀念。早期中國人的國家組織和民族社團(ethnic community)的形成是平行進行的。...當時中國人的祖先並不自覺是一個「民族社團」,更沒有「華夏」這自稱的存在。... 大約在「春秋」(西元前700-前600)初期才達到自認為一個「民族」的地步而自稱「華夏」。

第二,和鄰近部落以 朝貢制度的交往,即使在遠古的殷代就不是以經濟利益考量為出發點了。Lazar Duman 很正確的指出,不管是殷的同盟國,被授受地盤的附庸或部落,其統治者親身拜訪殷王時,所必覆行的儀式就充滿了象徵性的政治意義:它強調遠近鄰國對「最高領袖」殷王的忠誠。

第三,殷朝的統治階級和鄰邦首領交往也另有好處,他們從這交往中學知如何操邦之間製造是非、挑撥離間。...「 以夷制夷」就演變成中國統治者外交的基本公式。

...M.V. Kriukov 引用Andre Leroi-Gourhan的研究說, 古時的人類有兩種絕然不同的空間觀。流浪或游牧民族具有直線型的空間觀,他們的世界或空間是沿著進行的路線,出現並展開在眼前。相對的,定居或農耕民族的觀點則完全不同,對他們來說,他們居住的世界是圓圈形的,又把自己的所居地置於這世界的中央。這自我本位(egocentrical)的世界觀在農耕者當中非常普遍。依照這觀念,環繞「偉大的商城」的四周,有東、西、南、北四方的地域,這「四地」之內含有許多半獨立的地區,這些地區尊崇殷王為最高權威。殷朝就是由這些宗族和部落的集合体構成的。

自以為對鄰近部落有至尊地位以及有宗主權的觀念,在殷和周早期是建立在殷、周王的神性上,但現在則建立在文化優越上。現在,世界分為「我們」和「他們」兩部份,「我們」(華夏)居於天下的中心,而「他們」「野蠻人」則居於邊疆地帶。

「中原」天朝四方的「夷蠻戎狄」

《霸權的華夏帝國》書中例舉「中原」本位的思想:
「華夏人」以「 夷蠻戎狄」、或以「四夷」稱「野蠻人」。
以野蠻人住在邊疆的漢族自我中心的世界觀,在《禮記》中記載:
「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論語》〈子路篇〉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註:「使於四方」--「使」是為君王擔負「使命」」。不是到四周的「國家」當「使節」。
「華夏」/「中原」帝國(簡稱中國)是「家邦」(宗族家邦),不是現代意義的邦國(state/nation國家)。天朝上國的四周「四夷」,不是「家」、「國」。
孟子說,「千乘之國,百乘之家」。 「乘」是車輛的單位,一個「國」擁有千輛車、一個「家」擁有百輛車。
「家、國」,是由宗族組成的「家邦」。君王分封諸侯,這些諸侯以及四夷都必須向君王朝貢,四夷不向君王朝貢,會受到攻伐。當時不可能「出使」到現代意義的「幫交國」當「使節」。直到19世紀的大清帝國,都認為中原」天朝「上國」什麼都有,沒有必要和「洋夷」通商貿易,把外國使節當做來朝貢的使節,要他們向皇帝行「三跪九叩首」的禮節。)


《禮記•坊記》『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
「中原」古代的神是「上天」,皇帝是「天子」、是「上天」派來地上督導、統治「華夏」、澤被「四夷」。人民是「天子」的子民。天朝上國的四周「四夷」,不是「家」、「國」。


《霸權的華夏帝國》提到《論語》中,孔子歧視「夷蠻戎狄」的一些例子。這是「中原」大漢沙文主義的傳統。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Legge的翻譯:
老師說:「在北方和東方的野蠻人有他們的國王,但他們比不上我國缺乏國王的各國。」

楊伯峻的翻譯如下:
孔子說:「文化落後國家雖然有君主,還不如中國沒有君主哩。」

(本書作者認為,孔子)在比較:東方的野蠻人「夷」、北方的野蠻人「狄」和「諸夏」即「華夏」。孔子認為華夏不同於野蠻人,比較優越,即使沒有統治者,也有能力好好相處。)

楊伯峻以「落後國家」取代「夷、狄」等野蠻人的稱呼,以「中國」取代「所有的夏」,這使得學識較淺的同代人對孔子思想有一個不正確的觀念。他把孔子認為華夏具有獨特性的見解以及「我們-他們」民族的對照觀念,降溫為國與國間的對照。我認為這種解釋並不合乎孔子的原意,也不是古時中國政治家或官僚對孔子思想的理解。《論語》第十四章〈憲問篇〉描寫孔子生活的片段,與這課題有直接的關聯: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後仗叩其脛。

James Legge的翻譯:
原壤有如夷人一般蹲在地上等候孔子。小時候不守禮,長大毫無成就,老了又不死,真的是害蟲。」用拐杖打他的小腿。

楊伯峻的翻譯:
原壤兩腿像八字一樣張開坐在地上,等著孔子。...

(ames Legge的翻譯, 提到「夷」人。在「文化大革」之前的翻譯、中國人楊伯峻沒有將「夷」字翻譯出來。)

秦漢帝國對越南諸國(Aulak and Namviet)的侵略

西元前2000年時代,在長江中游和下游地帶,形成有一個名叫交趾(riao ti)的大規模的民族。考古學的挖掘顯示它和西江盆地和中南半島東北部的人有關關。

交趾民族是現代越南人的祖先,和北鄰的各民族不同。越南的歷史家Dao Tsui An 教授根據古時中國的記載推論說,越南人的祖先在中國戰國時代(西元前五世紀到三世紀)以前,居住於今日中國的湖南、江西和部分河北與安徽,即洞庭湖沿岸和長江中游。他們逐漸南遷,古時越南的聯邦中最強大的是「越」國,它的國土是今天中國的浙江省。

「越」這個國家在Kau Thien(西元前505-465)統治的時期最旺盛。西元前四世紀時它和古中國的「吳」王國以及「楚」王國交戰過,在西元前333年楚王國佔領了它的西部,逼迫越國逐漸往南遷移。從此以後,我們遇到自稱百越(Bat Viet)的人(一百個越宗族),這名詞取代了前時候「越」的自稱。「百越」族聯邦居住於今日中國的福建和廣東。

西元前257年,在中南半島東北部的雒越(Lakviet)諸族統一之後,在紅河盆地、其中游地帶以及南邊鄰近地帶就出現了一個以甌越(Aulak,西元前257-207)為名的國家。

甌越(Aulak)與古中國和平相處了三十多年,主要原因是位於甌越北方,曾經強大的楚國,為了防禦更強大的秦王國的侵略而奔波不已,無暇染指南方的鄰居。

漢武帝...漢朝於西元前112前,派出十萬軍隊分幾路進攻南越,隔年路博德與楊僕的部隊攻陷南越的首都番禹(今日的中國廣州),呂嘉和隨從採取海路逃生。漢帝國的軍隊征服南越後設立九個郡:南海(今日廣東廣州)、合浦(今日廣東合浦)、蒼梧(今日廣西槍梧)、鬱林(今日廣西貴縣)、儋耳(今日海南島南部)、珠崖(今日海南島北部)、交趾(今日越南共和國北部的Hepei)、九真(今日越南中南部的Tsinghua)、日南(今日的越南中南部的Yeean)。

漢帝國於西元前111年開始實行將征服地「漢化」的措施...高壓的「中國化」政策令當地人憤怒,終於在西元42年甲爆了起義。這抗暴運動的領袖是出身於富裕Lak家族的徵側和徵貳(Ching Chak and Ching Nieh)兩姐妹,反抗軍在兩姐妹領導之下所向無敵,不久就光復了六十多個要塞據點。她們統一交趾、九真和日南後,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國家,徵側自立為王,設都於Meling。 (中國史稿,Vol.2, p.176)

為了撲滅新生的越南國,漢帝國派遣有沙場經驗的伏波將軍馬援帶領大軍南下。越南軍堅強抵抗,在交手初期曾數次擊敗中國軍隊,但最後終於不敵。馬援在西元44年撲滅了英勇的民族起義,成千上萬的雒越捐驅戰場。不僅如此,僅僅在九真郡就有數百雒越人的領袖人物與五千多個兵勇慘遭處死,那些在反抗漢朝中比較活躍的數百個家族則使強迫放逐中國,上千的牛群被趕散。另一方面,中國軍隊也在勇敢的越南人手中遭到慘重的損失,據說馬援喪失了四、五成的人馬。

徵氏姊妹起義失敗後,越南被規劃到中國的版圖對內,喪失獨立有幾百年之久。西元二世紀,越南境內農民起義不停,但都沒有有達到徵側和徵貳當時的規模。現在兩姊妹在越南被尊為國家英雄。
(/林茗顯 編寫、製作網頁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