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Culture、文明civilization rdrcntr:1046 |
2012-11-06 16:24:39 |
林茗顯 |
Culture 文化
/林茗顯 2012/07/12、2013/10/22rvsd
人與動物的最大差別是:只有人有文化。有些動物也能識別符號傳遞訊息。但是它們無法創造文化、傳承文化。密蜂、螞蟻也過群体生活,但是它們靠天生本能(instinct)延續生存,它們也無法創造傅承文化。動物靠天生本能生存,其幼兒期很短,很快就能獨立生活。人類的幼年成長學習期很長,有充足的時間學得過去的社會遺產--文化。人的行為從生到死受文化的節制。本能的改變非常緩慢,需要生物突變。文化基本上是社會的而非生物性,有高度適應性,可根據日常生活作某種調整。
Clyde Kluckhorn 在其"From Mirror for Man" 一書中說:「人類學對文化的定義是:一群人的整体生活方式,個人從其所屬族群(group) 學得的社會遺產 (Social Legacy),也可說是人所創造的環境。」他又說:「文化是一種思考、感覺、信仰的方式,那是一
種為備末來使用而儲存起來的人群知識(存在人的記憶、書刊文物中)。」文化出自人類的自然本質(human nature),其形式受到人的生物與自然法則(man's biology and natural laws)的限制。
人類能使用複雜的符號傳達訊息,能記憶豐富的知識,人類創造了文字將知識與經驗累積保存下來,所以我們就不必重新發明車輪。因此可以說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了解這點,就不難了解為什麼征服者常常千方百計想消滅被征服者的語言,也想埋沒被征服者的歷史。
人類的文化來自學習,動物有類似人類的社會行為,是來自本能的行為。Konrad Z. Lorenz 的 "From King Solomon's Ring" 文中,對大灰狼(timber wolf)有人意想不到的觀察:當一隻在戰鬥中被打敗的狼,在勝利的狼的面前,解除防衛,呈現被打敗者的象徵,伸出沒保護的最脆弱的脖子,就如同人類戰士被打敗時,在勝利者面前,棄盔甲、跪下。這時敵對雙狼突然停止攻擊、肩並肩吼叫、頭朝同一方向、態度緊張僵持,勝利者一口利牙非常接近敗者的脆弱脖子,一咬可能讓敗者斃命,但是勝者就是無法下殺手,這是來自該動物延續生存的本能;但是對人類而言,這樣的戰敗者無法保證不被砍殺。
Kluckhorn又說:「文化是歷史的沈積物(Precipitate of History)。」他的意思是:歷史像篩子。各種發現與發明,包含物質與理念,透過與其他族群的歷史接觸,或是自已族群的創造,不斷在各群体間傳遞擴散,但是只有那些符合目前有助於群体的生存及個体適應的事物能被傳承下來成為文化的一部份。
他又說:「文化像一張地圖。」就如同地圖不是真正的地域,只是抽象代表一特定地區,文化是一人群的語言、行為、手工藝品(words, deeds, and artifacts)的一慣性趨向的抽象描述。如果地圖正確而且你會讀地圖,你就不會失落。同理,如果你了解一群人的文化,你就能在那社會裡行動自如一些。比方,美國是工業杜會,「時間就是金錢」是其文化的一部份。西方人對時間的重視也表現在其語言的時式變化裡,美國人如果不了解農業社會或者游牧社會的時間觀念,他難免會為那社會的嚴重誤時(慢兩小時)暴跳如雷。
Laura Bohannan 在其"Shakespeare in the Bush"(莎士比亞在叢林中)一文中,很生動地描寫她如何向偏僻的西非洲住民講述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的故事。舉一些例子,哈姆雷特因父亡母親未守寡立刻與毒害父親的叔叔結婚而哀傷;土著女人認為:夫死後要守喪兩年,不結婚誰替妳耕田?土著男人問誰娶了國王的其它妻子,當他聽羅菈說國王只有一位妻子時,他認為國王應該有很多妻子與兒女,好幫助國王處理家務及耕田,養活老百姓,國王向百姓徵稅、請僕人不是好事。因為文化背景不同,道德價值觀點迥異,她的故事像雞同鴨講,土著對莎氏作品的情節與動機很多不以為然。他們是以不同的地圖、不同的文化,在解讀同一篇戲劇。
人身具有的特質、自然地理環境(沙漠、極地、氣候、降雨量、土壤、水源、自然資源等等)、人口分佈,對所有可能的社會行為設限。這些影響社會生活和社會秩序(social order)。
文化可視為包括三要素:價值、信仰和行為準則(values, beliefs, and norms)。價值是有關需求的、美的和道德正確。文化的價值無法以科學方法來證明,社會學家強調,無法判斷文化的優劣,所以要避免判斷文化的好壞,只能對所有的文化賦予相同的價值,這是一般的社會學者和人類學者接受的文化的相對論(cultural relativism)。信仰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true or false),也可能是假設性的,比方地獄是火熱的。行為準則是文化規則,一個社會內的行為指南,是社會學家關心文化的焦點。
文化是一群人的整体生活方式。人性在全世到那裏都有一樣的普遍性(愛、恨等等),為什麼文化有共通的普遍性,也有特異性的樣式(pattern)。原始社會都尊重長者和較有經驗和知識的人,所以重視傳統,為何會形成柏楊所說的中國醬缸文化。為何會產生民俗習慣,請參閱 William Graham Sumner 的 "Folkways 民俗習慣"。西臘為什麼會產生民主的城邦政治,而埃及不能?請參閱Edith Hamilton 的 "The Greek Way 西臘方式"。
Ruth Benedict 說,「Culture is that which binds men together 文化是凝結人在一起的東西。」我們人遠離台灣故鄉,但是仍然心懷台灣,靠的就是文化。我們講同樣的語
言,在一起唱 "望春風"、"愛拼才會嬴",就是因為文化使我們心連心
,手牽手。
(林茗顯,2002/6/4登載於WUFI網站,2012/07/12、2013/10/22rvsd)
(上文內容編譯自H. Laurence Ross編輯的 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Order《透視社會秩序》 sencond edition, Mcgraw-Hill Book Compay
Ross教授在選集的文章前都加上簡介和自己的觀察,有助讀者了解。該書有系統編集相關的社會學、生物學、人類學、歷史學、經濟學、政治學者的文章。對非專攻社會學的人,不難了解,也不會枯燥無味。)
文明civilization
朗文字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解釋civilization:
(the people or countries that have reached)an advanced stage of human development marked by a hight level of art, religion, science, and social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
(指民族或國家)人類的發展達到先進的階段,其藝術、宗教、科學、以及社會和政治組織呈現高的層次。
The Anvil of Civilization 《文明的鐵砧》
by Leonard Cottrell
A Mentor Book, published by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Inc. 1957
作者Cottrell稱為文明「鐵砧anvil」的地區: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美亞。之所以被他選擇是因為,這些地區內興起的文明產生西方文化的三個主要成分:西臘思想、羅馬律法和基督教宗教。西臘被埃及深刻影響,埃及被敘利亞影響,這些遙遠的文化的遺跡影響我們的生活和思想。還有其他文明存在,比方印度文明和支那文明,作者認為,比起上述地區的文明,對西方世界的影響微不足道。(本書沒談印度和支那古文明)
尼羅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提供永久定居的有利條件:一條大河年年氾濫帶來肥沃泥土,以利種植作物;豐富的哺乳動物、鳥類和野禽;河域兩邊有廣闊的、不友善的沙漠充當防衛敵人入侵的屏障;也許同樣重要的是,晴朗無雲的天空有助人去研究星星的移動,因此學習衡量時間。這些條件提供土壤、來培植技術的發現和發明的因子,基於此,文明得以成長。
在3000B.C.之前的極其重要的1000年間,技術的發展導致人口增加,由某些文化在亞洲和歐洲的廣大地區的擴散得到證明。但是對這些簡單、自給自足的新石器社會的問題在,他們只能擴大到某種程度。如果人口數增加高出某個數目,食物供給和自然資料不足,唯一解決方法是多餘的人口向外移,如果可能,尋找新而且未被佔據的牧草地。但是可獲得的、而且條件合適的的土地,比方有足夠的供水的,是有限的,有時原來擁有土地者與想要占有者發生爭戰。考古學家對這種被迫的遷移流浪,提示兩個附帶而來的後果:(1)導致文化的擴散--入侵的部族可能帶給被入侵者原來所不知道的技藝和技能;(2)殺人武器變成極其重要。對此,Childe(教授)有一有趣的評論指出,即使生產銅的秘密被發現後,米索不達米亞人在一段時間並未作某種程度使用。他相信,最後驅使他們去重視銅的是,當銅被用來製造武器時更可靠的事實。他指出,在所有古墓中被挖掘出來的首件銅器不是大家可能期待的工具,而是武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