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演進的過程 rdrcntr:783 |
2012-11-06 16:35:45 |
林茗顯 |
文化演進的過程
/林茗顯
介紹 Allen Wheelis 的著作 The Quest for Identity
取自 Analyse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edited by Bernard Rosenberg
Thomas Y. Crowell Company, New York, 1967
文化一直變動不停,一直在演進,因為人的生活條件不斷在改變。石器時代的文化與核子能動力時代的文化不同;用弓箭的時代當然與用照片記憶軟体導航的飛彈時代有別。
亞倫‧維力斯(Allen Wheelis)在其著作"The Quest for Identity"中說:「文化是工具與神話創造兩者交互作用的產物。」這觀念最先由 Veblen 提出,再經 Dewey 和 Ayres 進一步加以闡明。文化演進過程包含:工具過程(instrumental process)與制度過程 (institutional process)。也就是說文化因工具與制度的演進而演進。
維力斯是一位心理分析學家, 他的文章大意是:
科學方法的本質接近工具過程,但是工具過程的涵義更廣。工具過程與人一樣古老,而科學方法的源始是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之後。人類在無意中發現火以及保存火種的方法,但是很少人會說這是科學。這過程從火石刀到原子裂解器連綿不斷。它包含科技(technology) 也包含觀念工具(concept tools),它包含微積分也包含機器,它也包含藝術(繪畫可說是一種用色彩去解決問題的活動)。工具過程的權威(authority)是理性的 (rational),其權威來自它對生命過程的有用處,它訴諸証據(evidence)。
工具過程受繫於現實(reality)。你不必喜軟它,但忽視它與自己無益。如杲你想滿足需求與安全,最好將它考慮在內。現實可以改變,如果你越了解它並且掌握更多的工具,你越能徹底改變它。工具過程被輕視為只能解決問題,它創造的安全不管多真實,有其局限。
制度過程指所有探尋確定不移事物(certainty)的活動。但是任何俗事無不在變,因此無法在人的事物中找到確定不移的束西。追求者只能在超尋常的範疇內去達成目的。宗教具有這種本質,但是制度過程比宗教範圍廣泛。宗教就像科學方法也是後來才發展的。更古老的是萬物精靈崇拜和無所不能的魔法法術 (magic)。制度過程包含崇拜儀式、禁忌、風俗習慣、禮儀、親屬關係、社會地位、私有財產、國家主權等等。制度過程的權威是獨斷的(arbitrary),最後訴諸力量(force)。
度過程受繫於人類的期望與恐懼,有期望就會實現,現世無人關懷令人難以忍受,因此必定有愛吾人的天父存在。制度過程的活動不會滿足需求或避開危難;咒文不會使天降雨,帶來豐足獵物,但是它帶來主觀的安全感。制度過程產生榮譽與名望;它創造的安全,不管多虛幻,是無限的。
文化改變的動力 (Dynamic)
工具過程內在本質具有加速的進步動力,它無時無刻不在變,而且成幾何級數加速地在變。石器時代長達百萬年,但近代機器幾乎是日新月異,這種加速改變不會停,除非制度過程的力量強制其改變使其緩慢或停止。因為工具過程不停地加速進行,文化也不停地在改變。工具過程是文化改變的源泉;但是無可否認,人向上躍升的精神也是文化改變的源泉。工具過程不僅指物質的器械的集合,也指人類為解決問題而做的檢驗的創造的心靈活動。
變動不停是工具過程的本質,頑固不變則是制度過程的本質。制度過程,在工具過程的直接或間接影響下,被逼迫才改變。革命性的改變隱含於火、農業、圓輪和印刷的發現或發明;但是改變的動力不見於:私有財產制、教會、君權神授、獻給神明的人犧牲。但是制度會擴展,它們是強制性的力量体系,它們會擴展其權威至最可能最遠的地方。國家與宗教的興衰歷史正是這種擴展的記錄。工具的發展如果帶來新文化的新方向,而這新方向又威脅制度的權威,其結果必引致制度力量的敵對。然而,制度往往宣稱這些文化改變是其功勞。
文化遲滯
工具的改變動力(impetus to change)與制度的根深蒂固、堅持永恆不變構成文明的辯証法則 (dialectic)。這個相反的傾向造成科技與制度間不斷擴大的矛盾,導致不斷升高的社會緊張。科技的進展影響制度的改變,制度改變緩慢而且不情願,但最終不得不改變,並且與改變它的科技條件和平相處。然而此時科技又向前邁進,制度仍然落後,其位置移動,但兩者的矛盾仍然存在。這種現象叫做文化遲滯 (cultural lag)。 因為文化遲滯現象不斷增加,社會問題越趨尖銳,科技進展加速,制度的可塑性並不相對增加。
當制度與科技之間的矛盾無法相容時,其一必須讓路。過去兩千年的西方文明顯示制度永遠讓步,但我們無法保証永遠如此,也有可能工業文明會消矢,這個可能促使我們必須正視文化遲滯問題的迫切性。讀者也可以此思考「文化醬缸」的問題。
(林茗顯,2002/6/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