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orum 台灣e廣場


愛錢的台灣人...    rdrcntr:1606 2009-02-08 11:04:18
李筱峰
愛錢的台灣人

「恭喜發財!」「恭喜大賺錢!」「招財進寶」,過年期間,到處都可聽到看到這些祝賀發財的話語。春聯更赤裸裸地表明期待「財源滾滾達三江」的心機。這大概是華人文化圈與西方基督教社會一大迥異之處。西方人過耶誕節或新年時,大多祝賀「平安」、「快樂」,不以「發財賺錢」為訴求。教堂裡的基督徒,也絕不像廟裡的信眾向神明提出「開運招財」的要求。紅包更是華人社會一大文化特色,拿壓歲錢是華人社會的小孩過年時的一大期待,而西方小孩期待聖誕老公公送來的禮物,通常不會是現金。

不知道是否因為過去中國人窮怕了,所以把愛錢的動機表達得最直接而露骨。台灣人受中國文化影響,在這方面也毫不多讓。

十九世紀末,日本來台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指出,台灣人的民族性格是「怕死」、「愛錢」、「愛面子」。因此在台實施恩威並濟的殖民政策。

台灣俗話甚至還有「愛錢」超過「怕死」的表達,例如「見錢死」一詞,即在形容為錢而死的意思。又例如「殺頭生意有人做,了錢(賠錢)生意無人做」這句俗語亦有類似之意。

為了錢,連命都賠了,更遑論會顧得什麼社會正義、國家整體發展,或其他更高的價值?

台灣人為了錢而至於敵我不分的情形,不乏史例。一八八四年清法戰爭爆發,法軍攻打基隆(民間所謂「走西仔反」),一位參戰的法國小兵Jean L.目睹台灣人愛錢的情形,敘述說:他們很愛錢,有利潤永遠不嫌多,巴不得做法軍的生意。官方禁止人民賣東西給法軍,違者處死,但為了賺錢,華人(指台灣漢人)仍冒險出售商品給法軍,不分敵我,生意至上;還有為了領賞,道德良心擺\一旁,設下一些卑鄙陷阱來謀財害命,「為了錢不擇手段的作為很慘忍又野蠻」(見《孤拔元帥的小水手》)。

愛錢愛到敵我不分的現象,於今猶存。觀諸「錢進中國」的台商,屢見不鮮。為了自己賺錢,台灣的主權、人權,統統可以擺\一邊。這種商人在一般民主國家並不多見,但是在台灣卻已形塑成「愛錢文化」。

上月全國發放消費券,各媒體爭相報導這件「很開心」的事。許\多領了消費券的民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個個連呼「很開心」、「很高興」。有位民眾拿到消費券,還高呼「馬總統我愛你」,真令人啼笑皆非!發放消費券是為了因應經濟蕭條、景氣低迷。消費券意味著我們經濟蕭條、景氣低迷,開心什麼?就好比一個人領取失業救濟金,表示他失業了,有啥好高興的?況且八百億的消費券是債留子孫,又不是發還國民黨侵占自國家的黨產,而且此舉是否奏效,還是未知數,不知大家在歡喜什麼?只因為有錢拿?

我想起黃春明小說〈蘋果的滋味〉裡面那個在五○年代的窮人家小孩,因為家長被美軍軍車撞傷住院,吃起美軍送來的蘋果而開心的情形。那些領了消費券而笑逐顏開的人,如果回到那個時代,該不會也為了吃個珍貴的蘋果而期待多發生幾次車禍吧?

台灣人愛錢果真愛得如此厚顏無恥,也怪不得五十多年來國民黨可以透過買票和各種小惠,來贏得選舉,掌握政權。

為了錢,可以把權利讓渡給政客;為了錢,可以把國家主權讓渡給敵人;為了錢,可以將民主自由人權任人踐踏!台灣人不知還要犯賤到幾時?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本文同時收錄於http://www.jimlee.org.tw,原載自由時報2009/02/01)


唐山客的寶島美感
上週本專欄談到台灣人「愛錢」的根性,有人說我太悲觀了。本週就來談一點光明面吧。談光明面,最好別自吹自擂,聽聽中國客怎麼說。

元旦期間有位中國青年王冉來台旅遊,回去後在網站發表〈善良需要GDP嗎?〉一文,讚揚台灣人的淳樸善良。他說,台北計程車司機不會亂繞路,無論問他們問題,或付錢找錢,都彬彬有禮。王冉表示,在台北不會看到排隊插隊、大聲喧譁、當街吵架、隨地吐痰等現象,這些在中國很常見。王冉的朋友也說,接觸完台灣人再回到中國,「會覺得中國到處都是『刁民』!」(詳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65bc10100c5j2.html)。

以上這位唐山客的「客觀」反應,立刻引起許\多中國網民的撻伐。可想而知,那是嚴密的新聞管制下的制約反應,但王冉則是實地到台灣的觀察比較。

像這種來台觀察比較而對台灣好感的言論,史例俯拾即是:

日本領台第四十年(一九三五年),中國社會黨領袖江亢虎從廈門搭船來到基隆,頓覺氣象一新。他說:「由廈到此,一水之隔,一夜之程,頗覺氣象不同。」他乘火車南北走一趟後,對台灣人的井然有序讚嘆說「秩序如此,可與歐美列強抗顏矣!」在參觀台北高等女校後,又讚賞道:「余親見諸女生體操,四肢皆甚發達,胸部臀部隆起,幾可與歐美女子抗衡,視中國內地閨秀,大不同矣!此非徒尚美觀,實民族強弱人種興亡一大問題也。」(見《台游追紀》)

二戰後,許\多中國學者、作家,來台參觀後,對台灣的高文化水準一致好評。誠如中國記者江慕雲所說:「從祖國來的接收大員、視察大員、旅行觀光的人,還有一班心術極壞的淘金者,幾乎沒有一個不稱道台灣好、台灣富庶、建設好、氣候好、一片和平空氣。」

例如作家蕭乾,從上海到台灣,再到廣州,遊走三地的感覺是「這個弧形的飛翔,給我的刺激太深刻了。」蕭乾感性地描寫:「當機翼斜過草山(陽明山),輪胎觸到台北的土壤時,那溫暖豈僅是氣候的?論整潔,那真像由法國最骯髒的一個村鎮進入了瑞士…,我感到了舒服、友誼,因為我感到人民在這裡被信任著。」「一個下女洗完碟碗便蜷在席上看科學小說了。應該在弄堂裡嘶嚷拉屎的頑童,卻都坐在教室裡畫著石板。…嚴肅的交響樂台下,四千座位全能填滿,四千男女都屏息靜氣,把心靈暫時交給樂聖。在同一偉峨的中山堂裡,同時還舉行著別的座談、討論會…」蕭乾說:「僅僅一水之隔,而情況竟和這塊為三民主義滋潤了二十載的中國相形之下,如此的不同!」「大陸中國在現代化上離台灣至少落後了半世紀。」

再舉當時憲兵第四團團長高維民的一段回憶:「二十五日接收以前,我便裝到台北各地走過,發現這個地方秩序井然,現象真好,並從新職人士中得知『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商店定價後不作興討價還價,店東可說是童叟無欺,對每個人都很和藹、誠實。風氣太好了,我非常感動。」(以上各引言詳見拙著《唐山看台灣》)

類似的言論多不勝舉,在在顯示中國與台灣的文化落差,也說明了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背景。

雖然殷海光曾認為「台灣人敦厚老實淳樸的氣質,被國民黨破壞了!」但較諸中國,我們尚有可觀者焉。不過,一旦馬英九的「終極統一」完成,那就不知將伊于胡底了!(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本文同時收錄於http://www.jimlee.org.tw, 原載自由時報2009/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