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orum 台灣e廣場


馬先生你的國家在哪裡?    rdrcntr:3193 2010-07-08 17:32:03
鄭欽仁
馬先生你的國家在哪裡?
── 對馬英九以總統身分受CNN專訪所言之質疑

鄭欽仁�台灣安保協會理事長


最近馬英九以總統身分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Amanpour女士之專訪,於台灣時間4月30日午後8時在該頻道播出,題作Amanpour: The Power of Interview。馬受訪之內容諸多缺失,以維護國家主權與國家安全保障問題最為嚴重。

其中最突出的是有關美國協防台灣問題,馬說「我們永遠不會(never)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此談話直接涉及台美外交與台灣的國家安全問題;在台灣的法制上外交與國防是總統的首要職責,而never一詞之嚴重引起國人為安全感到憂慮,輿論因之譁然。但輿論未及檢討整個談話內容,應更進一步瞭解癥結所在。

一、馬背叛民主共和國


台灣是民有(of the people)、民治(by the people)、民享(for the people)的民主共和國(憲法第一條)。雖然有政黨輪替,但這是基本國策,依據這個國策,政策有延續性。但馬英九自上任以來乖離這基本原則,卻與在憲法上標榜「人民主專政」、「民主集中制」為原則的另一國家=中國謀求「統一」(馬的語言是「終極統一」),而該國的憲法在「序言」明白表示:

「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也就是在政治思想與體制與台灣不同的中國,馬英九要把台灣人民和他的執政黨=中國國民黨被這樣的中國吞併,而中國國民黨不得執政,是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也就是說,只有中國共產黨才可以執政。

由此看來,馬英九以「中華民族」作為與中國共產黨唱和的前提,出賣台灣人民、出賣中國國民黨、出賣中華民國;而2008年的總統大選,不再是「政黨輪替」及國是的延續性,而是如希特勒的奪權成功。

總之,所說的國是延續性,就是上文所說的在憲法規定的民主共和國體制下,列入西方自由、民主主義國家的陣營,基於這樣的前提,與中國以及國際社會交涉。

二、馬侵害國民主權與背信


馬執政以來背叛民主共和國體制已如上述,另一方面侵犯「主權屬於國民全體」的憲法,一意孤行。馬在競選總統期間,以中國國民黨名義,以「堅決主張台灣的前途必須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為題刊登廣告(如附圖:2008年3月14日《中國時報》廣告),馬因這樣的騙術而高票當選總統。現在可以從其廣告和選舉期間的信誓旦旦與兩年來的執政行為看他對CNN專訪回答的自欺欺人。

(1) 馬放棄主權國家地位並對人民背信

有關CNN質疑:「他們(按,指台灣人)憂心或許您為了討好中國而在台灣主權上讓步」的問題。

馬否認這個問題,舉出他與中國簽訂十二項協議,而且還與中國「建立了友誼。」

馬在任總統的2008年受墨西哥《太陽報》專訪時表示:「雙方有共識,雙方對一個中國原則都可接受」(見2008年9月4日新聞)。但之前,馬堅持「九二共識」有「一中各表」,其實是在「一中國原則」下接受「一國兩制」。馬之出賣主權無庸置疑。

另外,在2008年8月參加奧運的Chinese Taipei(本來這個名稱已不適當),被報導上故意改成China Taipei也從不提異議,而在以後的中南美洲訪問時便成「中國•台灣」。他的「外交休兵」和「活路外交」是放棄主權國家應有的外交行為,故對愛爾蘭親台的議員提「外交休兵」,明白表示不會對愛爾蘭要求建交(見2008年8月28日)。

馬的放棄主權,與台灣有關係的國家都有警覺,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曾經對馬表示(2008年8月28日):一、不能暗示中國對台擁有主權;二、台灣國際活動不能由北京最終同意。不過,在這次CNN的專訪,薄瑞光似乎在為馬緩頰。

總之,馬放棄主權國家的地位與對人民的背信,絕不是他在投票前對人民的公約:「堅決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台灣的尊嚴與主體性!」以及「堅決主張台灣的前途必須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

(2) 馬的背信行為,也反映在加入聯合國的國際組織問題上。

馬當權後的2008年8月18日中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王光亞指台灣沒有資格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王光亞對台灣未有「中華民國」或「中華台北」之稱,但稱「台灣地區」沒有資格「參與」。但8月28日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說,這是「突發狀況」,不能直接解釋作「非善意」。但這個問題,不論站在國家或政府、或政權來說,都是侮辱,但馬政權可以解釋作並非「非善意」。

「台灣地區」的說法,看來是國、共的共識,馬英九旋即在9月3日回應說,兩岸是一種特別的關係,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說,根據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兩岸是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也就是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兩岸關係不是國家與國家關係,也不是中央與地方關係,是台灣地區對大陸地區的關係。

這一段話,足可玩味,「台灣地區」是「自由地區」,是否就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法國的流亡政府?即對中共是流亡政府而不是合法政府;因此,另一所謂「大陸地區」可以入聯合國為合法國家,同時是合法政府;而馬政府自稱的「台灣地區」不能加入聯合國,在那「合法政府」之下不是附庸、或是地方政府,則是什麼?
這是馬自甘墮落的選擇。自1996年台灣「直接選舉總統」(沒有採馬英九所選擇的欺瞞式的『委任直選』,請加注意)以來,台灣脫離國共內戰體制而國家體制隨之「蛻變」,但馬在2008年當選之後又拉回「原點」,而引憲法增修條文來解釋;該條文合乎現狀的遞進?
總之,以台灣人民的立場來說,馬選總統,卻把國家變作「特區」,他不是自甘任總督、便是特首。同時,台灣人也被出賣了;所選的總統竟然是一個不認同台灣的外來政權的特首或總督。回頭再看馬競選期間的諾言:「堅決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台灣的尊嚴與主體性」,以及「堅決主張台灣的前途必須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只是一場騙局。

(3) 「返聯公投」只是為了騙選票

多年來台灣人主張以台灣之名義加入聯合國(「入聯公投」);但中國國民黨主張以中華民國之名義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返聯公投」)。兩者都是在總統選舉時投票。但國民黨等卻發動拒領公投票,我們可以看到以「一群從未call in過的沉默者」名義在2008年3月20日的《中國時報》刊登半頁的廣告,內容是兩條兇惡的響尾蛇,還加上「兩個投,敬而遠之!你可以拒領公投!!」的文字。這是一方面高唱台灣前途由台灣人自己決定(即行使「自決權」),另一方面用盡惡毒的手段予以杯葛和醜化。

回想1993年,錢復已對美國說明「返聯公投」是為了選票。主權在民只是政客的口號。但做為國家主人的人民,竟然支持這樣的政客,再看馬的公約:「堅決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台灣的尊嚴與主體性!」;則是尊嚴掃地、主體性盡失,不知將如何自處?這正是人民應該澈悟的時候了。

(4) 馬對中國輸誠,中國照樣打壓

馬雖對中國輸誠,中國並不假以詞色;不祇是官方、半官方的組織要走向國際社會被打壓,連民間的社團在國際上活動,也面臨如此;野鳥協會名稱是Wild Bird Federation Taiwan,Taiwan被迫改名Chinese(2008年9月1日新聞);又如世界電玩大賽在新加坡舉行,也被韓國隊壓迫,捨台灣之名,改用Chinese Taipei(2008年8月9日自由時報)。鄰近國家也欺負到頭上了。馬的自我「去勢」,使友邦無法為台灣抱不平(2008年9月1日新聞)。如此潰堤之勢,連在國內球類比賽或中國客來觀光、甚至到各級學校觀摩,都被馬的「公權力」濫權取締,不准有插國旗等象徵國家之符號存在。此等情形皆在眾目睽睽下扮演,且事例不勝枚舉,「草偃風從」的局面是馬一人領導的。馬不知人民反對ECFA是憂懼國家主權的喪失,馬在受訪時還以為藉此民調支持率會上升。話說回來,一個國家最高領導人由帶領公務員始,對國家不必忠誠,那麼這個國家與社會還能維持多久?

三、馬自詡台美中關係「最佳狀態」是他的功業


(1) 馬瞎謅帶來和平與繁榮

馬英九接受CNN專訪,被問及台、美、中三方的關係時,根據總統府網站的「專訪全文內容」看來,馬至少有四個地方自我吹噓在他執政兩年期間,由於他促成各種交流,在區域上較以往更為和平。

其中有兩個地方自贊是六十年來最佳狀態:由於與中國多項協議,擴大經貿、投資及文化交流,「曾經是東亞衝突引爆點的台灣海峽如今已成為和平繁榮的區。台美中三邊關係正處於60年來最佳狀態。」

一個沒有外交能力與沒有軍事實力做背景的馬總統(按,對方還不承認他是總統)竟然在兩年內可以帶來海峽兩岸成為「和平繁榮的地區」,無疑是夢中囈語。
馬的「和平繁榮」忘了執政兩年帶來的經濟危機、產業外移、失業與貧富差距擴大、國格喪失甚至影響日後的經貿關係;而中國的「胡溫體制」,面臨外貿問題、幣制升值與國際摩擦、失業問題、上訪問題、環境破壞問題、民族問題、權力鬪爭問題、軍方窮兵黷武與批鬥溫家寶等等問題…,罄竹難書。面臨如此局面,飛彈仍對準台灣,同樣對準馬政府,但馬依然溫存於和平的假相裡。

而馬自認帶來的「和平」,言下之意還庇蔭美國,使之同處於「60年來最佳狀態」。馬又被問及中國對台瞄準飛彈,美國為何要為台灣冒險時,馬竟然說:「誠如我所說,目前美國承受的風險為六十年來最低,過去的風險遠遠超過現在,因為我們採取與中國大陸和解政策的努力結果…」云云,彷彿美國沒有世界戰略,只有「國共關係」是美國僅要的考量。馬又很阿Q的又一次庇蔭美國了。

(2) 馬藐視前人事功

馬被問及胡錦濤「呼籲中國與台灣『建立互信、擱置事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你是否同意,而除了ECFA之外,您將如何做到這些?」

馬所能回答的是經濟關係、文化交流、開放觀光客。馬對胡的四句無以回答,其實真正做到的是李登輝時代的辜振甫,他的「辜汪會談」與「辜汪會晤」是能各自主張,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完成「會談」而簽約,是不被矮化而維持了國格;絕不是如馬的賣掉中華民國以求榮。

馬還說「我認為我們有其他降低緊張的方法,且事實上我們已經做到了」。似乎還有什麼錦囊妙計,只是小刀初試而已。

目前風險較少尚有其他原因,馬已屈從且沒有例行的大事、如台灣的大選可以趁機挑剔,而且2008年中國本身面臨奧運,今年2010年又逢上海博覽會,在這期間中國不僅須要息事寧人,暫時還得逼軍方偃旗息鼓。但軍方蠢蠢欲動,博覽會後是否像以往其他國家之先例,淪入經濟蕭條,尚在未知之數。故馬不要誤判形勢,自以為策略成功,功均天地。

四、馬時空倒錯、誤判形勢


上文提過一個國家的對內、對外之國策是有延續性的,民主國家的政黨輪替不是政變,但從2008年3月22日大選之後中國國民黨的行為儼然是政變。當時中國國民黨的主席吳伯雄赴中山陵向他們的「國父」報告經過八年又奪回政權。2008年7月中國國民黨的副主席關中赴「湖北武漢台灣周」,要中國共產黨協助排除台灣的「去中國化」,關中還說:「兩岸水到渠成的和平統一是中國國民黨的希望」。馬英九在他競選的文宣及CNN受訪時都提到「不統、不獨、不武」。「不統」是他的招牌幌子,「不獨」是放棄國家主權,「不武」是放棄武備投降。面對這樣情形,希望以往杯葛台灣人公投的美國與日本也能認清國共的和平交流是包藏禍心,「水到渠成」對台灣人來說是「慢性死亡」,希望美、日不要「助紂為虐」,自毀自由民主主義的防線。

話說回來,馬英九受CNN專訪、以及事前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辯論ECFA的內容,不是空洞無物、就是宣傳口號;看不到人民期待的政策說明,即看不到有誠意、有條理、有詳實的內容。馬對中國一廂情願的政策,(鎖在一中的鎖國政策),看出其對東亞形勢沒有能十分的掌握,自然也看不出有全盤性的戰略,只不過為當總統而當總統而已。

冷戰時代,民主主義國家防止赤化;冷戰結束後,亞洲的冷戰並未結束,北韓與中國的威脅繼續存在,中國在1996年對台灣的導彈威脅之外,一直補充武備,包括導彈增產、核武、生化武器的擴充、潛艦與飛機的入侵領海、航空,還建造航空母艦。中國海軍頻頻穿越第一島鏈,否定沖之鳥島是日本的島嶼,以便日後阻撓美軍自關島的馳援。這一些,都是很現實的當前危機,但馬可以視若無睹(馬素來有「視而不見」的本事,這是他的「行為模式」特質。)

自毛澤東以來,把朝鮮半島與台灣當做蹺蹺板(seesaw),不是前者有事,就是後者有事。美國期待中國合作,不免幻想;但美國反而指責台灣追求作為一個民主主義的獨立國家之行為,但不問這是列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犧牲台灣(人)、以及在亞洲遺留下來的唯一的問題。至於馬英九集團,1949年因為中國共產黨崛起,流亡到台灣,能夠安身立命、安土重遷,卻「背」著台灣,謀求「終極統一」,難怪台灣人指為「外來政權」。

話說回來,自東北亞到東南亞,今日之安全靠著第一島鏈的防堵,自東北亞以下有美韓同盟,美日同盟和1979年以後的「台灣關係法」等的維持;不僅如上所述,台灣與朝鮮半島被中國利用作蹺蹺板,總在一端惹事。中國又利用各種手段企圖破壞美韓、美日的同盟,正如京都大學中西輝政教授所說的,破壞同盟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霸權」概念與善用「合縱連橫」的「統戰」手段首要達到的目標(參考2004年4月中西教授在Voice刊登的文章)。但目前美韓、美日之間的支吾、以及馬英九的傾中,有認為中國已突破第一島鏈而美國東撤到關島及第二島鏈,美國正在失掉信心。美國駐台的薄瑞光似乎支持馬的「和平演變」,忽視台灣人的國家目標。

馬英九受訪時說「我們永遠不會(never)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但總統府的網站刊載的竟然是:「但我們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這是非常清楚的事。」由於never一詞引起譁然,只好輕描淡寫了。這不是「有人習慣性過度解讀」(薄瑞光語)的問題。

台灣人很清楚自二十世紀以來的戰爭,一國要單獨防衛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中、小國。世上沒有所謂「專守防衛」或只有防禦性武器可以禦侮。

台灣人自己知道是海洋國家,幅員不廣不深,維持制海權的軍事力短缺,尤其近年來明顯的失去制海權,敵艦不時出現在門口。但海洋國家愛好民主主義、自由主義的特性,是台灣與歐、美、日的共同價值觀;美國協防台灣不只是美國維護自己的價值觀,也維護美國做為一個海洋貿易國家在亞洲維護其利益。

但馬英九將台灣劃為中國的「勢力範圍」,違背民主國家的共同利益之外,即使美國的支援台灣,恐怕也扼不住中國專制赤色帝國主義的野心。但是今日的美國對抵制新興霸權沒有信心,用姑息取代她自己的價值觀。

美國協防台灣,台灣也有義務協同防堵侵略者染指其他的民主國家。所言互助合作,(1)不應祇是在軍事上協助增強「抑制力」、以防止侵略而已,(2)對於突發事件或是災難的相互協助,(3)或者對付海盜的猖獗、(4)或是海、陸、空航運的暢通,都可以互相合作。但必須信用台灣人以海洋國家的先天性、欲建立民主主義國家的信念,而協助其防衛力,達到可以承擔共同的任務。

基於當前東亞形勢的需要,美、日應改變對台灣(人)一向消極的態度,利用台灣人建立民主共和國的衝動,積極改變策略予以有效的支援,並呼籲世界各國不要於國際社會圍堵台灣在政治上與經濟上的出路。


五、結語


很遺憾的是台灣於1945年因列強的錯誤抉擇,走向民主國家的道路上極盡坎坷,尤其在這兩年來是65年從未有過的面臨軍事、政治、社會與經濟等危機的崩盤。馬要簽ECFA不但是繼兩年來醞釀的國家主權移轉(喪失),也將使農、工轉諸溝壑。過去,台灣無論怎樣貧窮,都在農業生產上能自給自足,今天甚至以糧食不足自給,就足以威脅國家的安全保障。

目前中國的窮兵黷武,使美國在東亞要扮演的角色感到猶豫,這是台灣人可以理解的;但如上文所說的,美國若更扶持台灣的軍事力,可以使台灣(人)承擔維護自己安全之外,更能互助合作,則美國在亞洲的負擔自然減輕。

美國很知道台灣需要嚇阻力、乃至報復力,但美國自綁於三個對中國的公報。可是三個公報發表的時、空,已經和現在的環境不同,也未責備中國的越軌,美國應該將台灣看作海洋國家,考慮其制海權與制空權的重建。中國用和平交流的手段滲透台灣每個階層、每個角落,美國亟須協助台灣人建立民兵組織。

又美國若能擺脫中國的羈絆,美國甚至可以要求台灣派出「維和部隊」參加阿富汗、伊拉克等地的復原工作;沒有實戰經驗的台灣軍也可以在Florida的美國中央軍司全部聽取簡報。

第二次大戰後,台灣的社會、經濟極須復原,接受美國的援助,美國甚至提供牛奶以助學童的營養不足(雖然許多「美援」都落入「中山袋」),但台灣人民是很感激的。

以後的共同防禦協定雖然不是以台灣的名義簽訂的,美國青年在協助抵禦中國人侵略而犧牲生命,台灣人如同身受。

美國的第七艦隊協防不止一次,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來襲,美國直昇機與軍艦的馳援,兩國人民友誼的紐帶勢必增強。但當美國遭遇九一一事件,台灣人民也一樣付出很大的關心。

美國為亞洲的安全在沖繩列島駐兵引起當地人民的不便,我們因為他們的不便而獲得安全,也予以感謝。話說回來,六十五年來台美關係的深厚,不應任由馬英九一人而突變。

*本文發表於2010年5月12日,由台灣安保協會與台灣國家聯盟主辦的「Never Say Never」國際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