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亞洲的新戰略 rdrcntr:3708 |
2010-07-09 17:41:04 |
陳國雄 |
美國在亞洲的新戰略
── 美國如何制衡中國成為東半球的霸主
陳國雄
導言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資深研究員卡普蘭(Robert D. Kaplan),在5月初出版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發表專文〈中國強權的地理形勢〉(The Geography of Chinese Power),副標題是「中國在陸上和海上 的勢力可以擴展到多遠?」(How Far Can Beijing Reach on Land and at Sea?)。該文討論中國在陸地與海洋的投射能力,以及對外發展的戰略目標,文中論及台灣的戰略地位依然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美國不能放棄台灣,美國和台灣必須考慮在軍事上發展「不對稱的戰力」,使解放軍覺悟到發動戰爭的代價,將是無法承受之重。如此一來,至少在中國更加自由民主之前,美國可以讓台灣保持獨立的地位。其實這篇文章有更宏觀的戰略視野,提出美國的亞洲新戰略,來制衡中國成為東半球的霸主。
反觀今年初《外交事務》刊出美國學者季禮(Bruce Gilley)的專文,指出台灣正快速「芬蘭化」(Finlandization),對北京採取扈從政策,以便換取自身的發展和生存。文中建議美國應該停止對台軍售,讓台灣中立化,並將台灣從美國在亞洲盟邦中排除。兩相比較,顯然卡普蘭對台灣戰略地位的觀點與季禮差異頗大,而季禮的文章在2月初出版的《台灣安保通訊》第13期已有評論,如今介紹卡普蘭的論點,以供讀者參考。該文的內容摘要如下:
● 中國的地理形勢得天獨厚,可以發展為陸上與海上強權,形成一個大中華圈,而中國向外擴張的動機在於奪取資源。
● 從中國陸上疆界來看,無論在西方、北方、南方,中國無疑已是陸上強權。中國在陸地上的空前強大,主要歸功\於外交上的成功\,除了印度之外,近年來解決了與中亞各個共和國、俄羅斯、以及其他鄰國之間的邊界糾紛。因此,中國不再需要像在冷戰時期把國防經費集中投注在陸軍而忽略海軍,所以可以大力擴展海軍,邁向海上強權之路。
● 中國支配著屬於溫帶和熱帶的東亞海岸線,而且它的南疆非常靠近印度洋,在一天之內就可以連結中國的公路和能源輸送管。為了實現一個包含海上和陸上的大中華圈,北京正在發展「不對稱的戰力」,企圖阻止美國海軍進入東海及其他中國的近海水域。
● 台灣的未來對於大中華圈的來臨至關重要。台灣是在中國海岸線中間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美國可以從台灣把力量輻射到中國海岸線的周圍。反之,如果台灣被併入中國,中國海軍便可以處於一個有利的戰略位置,東亞地區將會真正出現多極的軍事秩序。北京圍困台灣的手段,除了軍事上的準備之外,還包括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手段。如果美國輕率放棄台灣,則美國的盟邦將會懷疑華盛頓的安全承諾是否可靠,很可能會導致這些國家向中國靠攏,因而出現一個真正涵蓋\東半球的大中華圈。所以美國和台灣必須考慮在軍事上發展「不對稱的戰力」來抵抗中國,使北京感受到戰爭的代價將是「不可承受之重」,則美國將可維持它對盟邦的可信度。
● 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如何能夠在避免與北京發生直接衝突的情況下,來維護亞洲地區的穩定、保護在亞洲的盟友、並限制大中華圈的浮現?流傳在五角大廈的一個計畫主張把基地擺\在以關島為主的大洋洲上,並加強美國海軍在印度洋的行動,如此一來,在大中華圈非正式的邊界範圍內,以及在歐亞大陸的幾條主要航道上,美國的海空軍可以建立「區域性的臨場軍力」。總之,中國成為經濟及軍事強權的事實,在未來幾年將會加劇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而西半球的霸主美國將會力阻中國成為東半球的霸主,這可能是當代的主要劇本。
中國的地理形勢得天獨厚
文章一開頭,卡普蘭就搬出英國地理學家麥金德爵士(Sir Halford Mackinder)在1904年出版的名著《歷史的地理軸心》 (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來說明中國在地緣戰略上優於歐亞大陸的另一個巨人俄羅斯,因為俄羅斯的海岸線被冰所封;反觀中國,由於擁有9,000英里的溫帶海岸線和許多優良港口,所以不但是陸上強權,也是海上強權,以中國所蘊藏的礦產和石油資源等財富條件,中國的勢力範圍可以從中亞陸地一直延伸到太平洋的幾條主要航道上。後來麥金德在其著作《民主的理想和現實》(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中也預測,中國若與美國和英國站在一起,終將「融合東方和西方,打造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新文明」來引領全世界。從地緣戰略的觀點出發,卡普蘭極為看重中國在地理形勢上的優勢。
文章強調,中國的地理形勢顯然得天獨厚,但是當人們在討論中國的經濟活力和民族自信心時,卻往往會忽略這一點,然而這一點卻非常重要,因為中國的世界強權之路雖然未必會一帆風順,但是中國終將處於地緣政治的中心地位。
中國在崛起的過程中,是否能夠推行普世價值的自由與民主,答案並不樂觀,根據卡普蘭的說法,中國以中央集權的統治方式結合西方的現代事物,可以方便推行大型基礎建設,因而使中國不願推行民主化。文中也強調:
由於中國共產黨承襲過去4,000年歷代帝王的專制統治,並吸取西方的科技與做法,結合成一個訓練有素而且精巧的文化體制,所以對外會要求其他國家成為一種從屬關係。一位新加坡的官員就曾經形容過,「當中國想要討好你的時候,他們會極力討好你;當他們想要壓榨你的時候,就會毫不留情地壓榨你,他們是很有計劃地進行這種事情。」
中國向外擴張的動機在於奪取資源
歷經多年經營,中國如今已經鞏固了陸上邊界,也開始向外擴張。中國的外交政策,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取能源、金屬和戰略性礦產,以便支撐國內龐大人口(占全世界五分之一)不斷提升的生活水準。為了達成這項任務,中國在那些擁有豐富資源並可以供應其經濟成長所需的地方,不論是鄰邊國家或是在遙遠的地方,中國都會建立起對自己有利的權力關係。文章指出:
因為中國的國外行動必須緊扣國家的核心利益─經濟的存活問題─中國可以被定義為「超級現實主義的強權」(über-realist power),所以它試圖在擁有豐富石油和礦產的非洲各地拓展勢力,也希望在印度洋和南海取得港口,以便連結從富藏石油的阿拉伯和波斯世界通往中國的海岸。中國在這方面飢不擇食,北京不在乎和何種政權交往,它需要的是穩定的資源供應,而不是西方國家所設定的道德標準,所以中國交往的對象包括伊朗、緬甸和蘇丹等昏天暗日的獨裁國家。中國這種在世界各地搜括資源的方式,勢必和以傳教為導向的美國造成衝突,也會導致和印度、俄羅斯的衝突,因為侵犯到他們的勢力範圍。
無論是在陸上或是在海上,由於中國在地理上的有利位置,北京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擴散當中,範圍從中亞地區一直到達南海,也從俄羅斯的遠東地區發展到印度洋。為了確保經濟上的需求,中國的對外行動正在改變東半球的權力平衡,其發展的結果必然會對美國造成重大衝擊。這是無可避免的衝突,因為中國是一個崛起中的陸上強權,誠如拿破崙的名言所說,這種國家的政策方針和他們的地理因素是分不開的。
西方:有兩個易起動盪的邊疆 ── 新疆和西藏
中國境內的邊疆地區存在著「疆獨」和「藏獨」的問題,這兩個地區的維吾爾族和藏族,與北京之間存在著民族問題的緊張局勢,使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變得頗為複雜。
在新疆有土耳其裔的維吾爾人約有800萬人,占新疆人口的45%,這種人口分布的情形是造成持續緊張的根源。根據卡普蘭的說法,新疆這個地區在十九世紀晚期才被併入中國版圖(筆者按:1795年即乾隆24年,清朝帝國征服天山南路的回部,自此擁有東土耳其斯坦,命名為「新疆」),從1990年代開始至今,先後有維吾爾人發起暴動。
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以來,北京不斷將內地的漢人遷入新疆,主要是為了掌控並擷取該地區的石油、天然瓦斯、銅礦和鐵礦。此外,北京也向中亞諸國示好,以便擴張在中亞地區的勢力範圍,迄今顯現的成效有兩條即將完成通抵新疆的輸油管:一條是從裏海穿越哈薩克輸送石油;另一條是從土庫曼橫跨烏茲別克和哈薩克輸送天然氣。由於中亞的油源和天然氣儲量豐富,早已成為中國分散油源的重點地區。中國於2008年分別與烏茲別克及哈薩克成立天然氣管線公司,專責運送中亞的油氣到中國。這種經由境外管線跨國運送油氣到中國境內的作法,對於中國實現「油氣東輸」的計畫,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所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於6月中旬訪問哈薩克時,也進一步協商擴建中哈石油管線的可行性。
以平均值來看,中國的天然資源蘊藏量並不豐富。隨著經濟發展的腳步,中國對於所需能源與礦產等資源極為饑渴,為了確保天然資源的取得,北京不惜涉險從事。所以中國在戰火摧殘下的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南方開採銅礦,同時也覬覦該地區的鐵、金、鈾\和珍貴的寶石。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位於新疆西邊的中亞地區,北京也打算建造經由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公路及能源輸送管,來連接新疆到在印度洋的港口。因此,如果美國可以使阿富汗的情勢穩定下來,中國在地緣戰略上的形勢將會更有利。
同屬中國西方邊陲的西藏高原,銅礦和鐵礦的儲藏量極為豐富,占中國總儲量的比例很高,北京當然不可能放棄這塊土地,所以視西藏獨立或自治為洪水猛獸。為了加強對這個區域的控制,北京更不惜耗費鉅資,建造橫越該地區的公路和鐵路。之所以如此,除了資源因素之外,還有地緣戰略的意涵,因為中國如果沒有西藏,就好像是一個人沒有臀部一樣,而與西藏交界的印度,將可以在自己次大陸的北方,增添一塊頗大的勢力範圍。在地緣上,印度無疑是中國的宿敵,彼此也存在著領主爭議(例如印度的阿魯那恰爾邦)。且由於達賴喇嘛在1957年流亡後受到印度庇護,日後依照西藏習俗所產生的下一任達賴喇嘛,很可能會更親近印度、反對中國。因此,西藏議題會加深中、印關係的複雜化。
中國西部的新疆與西藏所存在的民族問題,如果北京想要超越以漢族為核心的區域來擴張勢力,難免會遭遇抗拒。
北方:在蒙古國和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拓展勢力
中國疆域北邊的蒙古國(外蒙古),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面積156萬平方公里,人口僅280萬。中國曾經征服過外蒙古,如今為了覬覦外蒙古的石油、煤炭、鈾\礦以及富庶大草原,北京打算再度把手伸進蒙古。由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結果,使中國在1990年代末期的金屬消耗量,從占世界消耗量的10%增加到25%,所以中國的礦業公司一直企圖擁有蒙古地下資源的大量股份。
蒙古和中國的東北三省以北,就是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土地有歐洲的兩倍大,人口稀少且數量不斷下降,目前人口只有700萬,到了2015年可能會降到450萬左右。但是隔壁的中國東北三省卻有一億人口,人口密度是俄羅斯這邊的62倍之多。中國移民逐漸湧入俄羅斯,大量移居在赤塔市(Chita)、蒙古北部、以及這個地區的其他地方。
中國在世界各地的外交政策,主要的目標就是擷取資源。而俄羅斯人口稀少的遠東地區,卻擁有豐富的天然氣、石油、木材、鑽石及黃金等資源儲藏量,當然也會成為中國的垂涎之地。譬如說,俄羅斯在2007年正式開發西伯利亞的基姆坎(Kim Kan)鐵礦,這個礦區的鐵礦砂蘊藏預計多達數十億噸,足以生產幾十億輛汽車。中國工商銀行最近就與俄羅斯進行談判,將提供4億美元的貸款供開發,未來透過鐵路運送鐵礦砂至中國。 同時俄羅斯也計畫在西伯利亞邊境修建一條跨越黑龍江的鐵路大橋,在中俄數千公里的邊境線上增加一個常年開通的陸路口岸,如此一來,將可加強中俄的邊境貿易,並方便輸送鐵礦砂、煤炭等能源物資,中國也因而可以降低對海運的依賴,就近獲取資源。
和蒙古一樣,俄羅斯擔心的不是中國軍隊的入侵或併吞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而是中國人口的移入,以及中國企業正逐步加強對該地區的掌控。這種對中國疑懼的情緒,隨著中國逐漸成為更大的強權而更顯不安,相信美國與俄羅斯未來將很可能成為戰略結盟的夥伴,共同來抗衡這個「中央王國」(Middle Kingdom)的中國。
南方:大有可為的東南亞國家
伴隨中國崛起的腳步,北京對周邊國家及地區的影響力也逐漸擴大,正在形成一個以中國為首的「大中華圈」(Greater China)。相較於中國陸地疆界的西方、北方、東北方,位於南方的東南亞各國由於相對弱小,所以對形成大中華圈的阻力也最小。從地理形勢來看,在中國與越南、寮國、泰國和緬甸等國之間的疆界較少地理上的障礙,而這個勢力範圍之內的天然首都,就是位於湄公河流域中心的中國雲南省昆明市,有公路和水路將中南半島的所有國家串連起來。
緬甸是東南亞大陸的最大國家,但卻像20世紀初期的比利時一樣,緬甸也處於強大鄰國(印度和中國)侵擾的危險當中。基本上緬甸是個弱國,卻擁有中國渴望的大量天然資源,而且緬甸在印度洋的海岸線上有一個「實兌」(Sittwe)深水港,中國和印度都想爭取開發這個港口,希望建造天然瓦斯管來輸送在孟加拉灣海上油田的天然氣。
由於東南亞地區是一個聯合的整體,實際上東南亞國家也組成一個東南亞國協(ASEAN)。為了發展在這個地區的有利關係,北京採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文中指出:
在過去,中國分別與東南亞國協的各個國家進行協商,而不是與所有國家組成的一個整體單位來談判。從中國與東南亞國協最近開始實施的自由貿易區協定也可以看出,中國是如何繼續發展和南方鄰邦的有利關係。它把東南亞國協當作一個銷售高價中國產品的市場,同時從這裡收購低價的農產品,造就中國的貿易出超,甚至使東協國家成為中國廉價勞工製造的產品的傾銷場所。
泰國雖然曾經強盛過,但最近屢逢國內的政治動盪,所以愈來愈不能擔當區域內的靠山角色,當然更不能制衡中國的勢力。
位於泰國南方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在建國強人馬哈帝和李光耀退位之後,都分別面臨民主轉型的挑戰。在馬來西亞的華裔人口雖然感受到來自多數回教馬來人的威脅,但是馬來西亞的經濟卻愈來愈籠罩在中國的陰影之下。新加坡雖然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國家,但是新加坡政府卻擔心會成為中國的從屬,李光耀也曾公開呼籲,美國應當持續介入此一地區的軍事和外交事務,並維持太平洋地區的軍力平衡。
號稱「千島之國」的印尼,位於馬來西亞之南,與新加坡隔著麻六甲海峽,整個國家橫跨在赤道上。今年1月1日開始啟動的「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區,東協國家當中反對聲浪最大的國家就是印尼。印尼曾經發生嚴重的排華事件,對中國頗有疑懼,但在進退之間卻有兩難之處,一方面需要美國海軍的駐守來防範中國,另方面卻擔心如果它看起來很像美國的同盟國,將會觸怒其他的回教世界。
至於中國與越南和菲律賓之間的情勢,中國曾於1979年出兵攻打越南,而且越南自古遭受中國1,000年的統治,歷史上越南的民族英雄就是抗華英雄。除了歷史怨懟之外,彼此在南海的西沙群島與南沙群島都有主權爭議,在1974年與1988年曾經發生島礁爭奪事件,越南因而喪失西沙群島與南沙的部分島礁,所以越南對中國在南海的作為備感威脅。此外,菲律賓與中國之間則有南沙群島的主權爭議,彼此也曾發生黃岩島與美濟礁之爭。
事實上,隨著中國崛起並大幅擴展海軍力量所引發的擔憂,在某種程度上也激化這個地區的軍備競賽。今年3月中旬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東南亞國家正在加強他們的軍備能力,印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在2005年到2009年購買軍火增幅明顯增加,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與中國的強大軍事力量抗衡。 此外,文中也點出東協國家之間可能會更緊密合作的趨勢:
由於美國在東南亞的權力鼎盛時期已過,而且中國的勢力崛起,所以區域內的國家也增加相互間的合作,以便對付北京分而治之的策略。比如說,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已經聯合起來,共同打擊海盜。如果這些國家能夠越自立,他們承受中國崛起的威脅就越小。
東北之東的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是亞洲地區非常可能爆發戰爭的熱點之一。封閉的北韓政權基本上並不穩定,它的瓦解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地區。從東北三省凸出來的朝鮮半島,控制所有出入中國東北的海上交通。南北韓的對峙,儘管中國扶持北韓的金正日政權,但是對於一旦金正日倒台後的朝鮮半島,北京也另有計劃。目前在中國有數千名北韓的叛離者,北京可能會把他們送回去,以便建立一個更有利的親中政權,使中國逐步從經濟上接管圖們江流域。這個地區是中國、北韓和俄羅斯等國交會的地方,擁有良好的港口設施,對面是太平洋上的日本,所以中國基本上並不希望南北韓統一,樂於讓北韓當作一個緩衝區。儘管如此,北京並不排斥朝鮮半島的統一。文中的分析就指出:
為何北京會樂見北韓成為一個更現代化且獨裁專制的國家,理由之一就是在中國與充滿活力的中產階級民主國家南韓之間,北韓這樣的國家可以充當緩衝區。但是朝鮮半島的統一對北京來講也是有利的。統一的韓國將會高舉民族主義,由於過去這兩個國家都曾經佔領過朝鮮,所以對中國和日本都懷有敵意,但是韓國對日本的敵意比對中國的敵意大很多,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也比對日本的關係更牢固。統一的韓國大概是由首爾掌控,而中國已經是南韓最大的貿易夥伴了。到最後,統一的韓國將會稍微向中國傾斜而疏離日本,美軍也沒有理由繼續留下來。換言之,顯而易見的是,韓國的未來將會被納入大中華圈之內,而美國在東北亞的陸上駐軍將會縮減。
以東北亞的權力結構來看,對於朝鮮半島的局勢發展,無論是中國或是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國,都不樂見南北韓的統一,但是如果南北韓果真統一,北京比其他國家處於更有利的立場,揮灑的空間也比較大。
中國不再專注發展陸軍
從朝鮮半島的例子可以看出,中國在陸地邊境的機會大於風險,所有中國的陸上邊境都是如此。中國已經成為一個陸上強權,但是這個陸上強權並非單純倚靠強大的陸軍力量。政治學家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在他的著作《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litics)中指出,「在國際體系中最危險的國家,就是擁有大規模陸軍的陸上強權」。但是中國的情況有所不同,成為陸上強權的中國,其實讓人畏懼的並非大規模的陸軍,而是其龐大的人口和企業手段。文中分析指出:
中國擁有160萬的陸軍,雖然規模排名世界第一,但在未來的好幾年都還缺乏遠征能力。從2008年四川地震救災、鎮壓西藏和新疆的民族動亂、以及應付北京奧運期間的安全挑戰來看,顯示解放軍只有能力將部隊從中國大陸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但在軍事部署上無法移動等比例所需的補給品和重裝備。或許\擁有那種能力並非那麼重要,因為解放軍似乎也不想越過疆界。其實中國能夠以其龐大人口和企業組織的手段來填補權力真空,並不需要遠征的陸軍當靠山。
中國的軍事傳統是屬於大陸軍主義,但是自從1949年以來,中國在陸地上的空前強大,首要歸功的並不是他們過去裝備落後的大規模陸軍,而是他們長期努力的優秀外交官,他們在近年來一直忙於解決與中亞的各個共和國、俄羅斯、以及其他鄰國之間的許\多邊界爭端,只有印度是唯一的例外。如今中國不必擁有超強的陸軍來保疆衛土或開疆闢土,因此,中國不再需要像在冷戰時期把國防經費集中投注陸軍而忽略海軍。也因此,中國可以大力發展海軍,使中國不但是陸上強權,也能夠成為海上強權。
擴展海上勢力
由於陸上的有利情勢,使中國得以放手打造強大的海軍。中國的海岸線擁有優良條件,要建立強大的海軍並不困難。中國支配著屬於溫帶和熱帶的東亞海岸線,而且南方疆域離印度洋不遠,在一天之內就可以連結中國的公路和能源輸送管。在21世紀裏,中國主要將藉由海軍來對外投射硬實力。不過中國在海上所面臨的敵對環境,比在陸上來得多。卡普蘭在文中指出:
中國海軍在他們所謂的「第一島鏈」有些小麻煩,「第一島鏈」就是從朝鮮半島、千島群島、日本(包括琉球群島)、台灣、菲律賓、印尼和澳大利亞所串成的島鏈線。在東海和南海蘊藏豐富能源的海床地區,中國已經捲入了各種爭端:和日本有釣魚台(尖閣群島)之爭,與菲律賓和越南則存在著南沙群島爭議。這種糾紛可以讓北京在國內激發民族主義情緒,但是對中國海軍戰略家來說,這種海上景象是相當嚴峻的。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霍姆斯(James Holmes)和吉原俊(Toshi Yoshihara,音譯)說過,「第一島鏈」就像是「萬里長城的翻版」(Great Wall in reverse):是美國同盟國一條組織良好的防衛線,可以作為監測並封鎖中國進入太平洋的守護塔。
面對這種備受侷限的情境,中國偶爾會採取逞強好鬥的回應方式。儘管還是一個不扎實的海上強權,但是中國對於海疆的認定:所謂「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包括美國的領土關島和北馬利亞納群島)的意含,暗示著中國把所有的島嶼都視為是中國大陸的群島延伸範圍。卡普蘭也寫道:
他們以零和(zero-sum)方式看待國家的鄰接海域,所以中國的海軍領導階層所展現的,是二十世紀時期美國海軍戰略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的侵略性戰略邏輯,主張控制海洋和果決的戰鬥,不過他們還沒有藍水海軍的力量可資運用。由於在抱負與能力之間存有落差,所以在過去幾年導致一些棘手的事件:2006年10月,一艘中國潛艇尾隨跟蹤小鷹號航空母艦(USS Kitty Hawk),然後在發射魚雷的射程內浮出水面;2007年11月,中國拒絕小鷹號航空母艦停靠香港的維多利亞港;2009年3月,在距離中國12海里領海之外的南海,數艘中國軍艦騷擾正在執行公開任務的美國偵察船「無畏號」(Impeccable)。
既然中國的海軍力量在抱負與能力之間存有落差,要在短期內建構足以和美國抗衡的海軍更是難上加難。儘管如此,中國的戰略規劃者也百般想方設法,要讓美國海軍在特定海域的行動有所顧忌,所以力圖發展針對美國海軍的不對稱戰力。文中指出:
北京正在發展「不對稱的戰力」(asymmetric ways),意圖阻止美國海軍進入東海及中國其他的近海水域。中國進行驅逐艦隊的現代化,並打算建造一艘或兩艘航空母艦,但不是要全盤取得各式戰艦,而是專注於建造新型的傳統潛艦、核子攻擊潛艦、以及彈道飛彈潛艦。根據專家評估,在15年之內,中國的潛艦部隊將有75艘現役潛艦,數量將超過美國。隨著中國急速增加的潛艦部隊,最後可以用來阻絕美國海軍輕易進入西太平洋的重要地帶。
在力圖控制台灣海峽和東海的近海水域這方面,中國也改善水雷作戰的能力,從俄羅斯買進第四代戰機,並在沿岸地帶部署約1,500枚俄製的地對空飛彈。而且,他們正在埋設地下光纖系統,並把防衛能力深入移往中國的西部,遠離潛在敵人海軍的飛彈射程。此外,中國也在發展一種攻勢戰略,企圖攻擊象徵美國強權的標誌─航空母艦。
計畫當然很美好,但要達成目標,牽涉的是技術、資金以及執行成效的總和。中國所發展的不對稱戰力是否真的足以擊毀美國的航空母艦,仍有待觀察。但從實際面來看,中國在短期內攻擊美國的航空母艦幾乎不可能,而且想要在軍事上直接挑戰美國,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必須縈繞心頭的是,中國的目標在於沿著自己的海岸線發展可以威脅美國航空母艦的不對稱戰力。如果擁有這種能力,只要中國願意,無論何時或是何地,對於想要進入第一島鏈和中國沿海之間的美國海軍,中國就可以予以勸阻(dissuade)。北京的企圖心很旺盛,也積極在建設海軍力量,因此可以預見的是,一個包含海上和陸上的大中華圈正在成形當中。
目標直指台灣
北京想要發展足夠的海軍力量,來阻絕美軍艦隊進入第一島鏈和中國沿海之間的海域,最優先的設想是:一旦中國決定對台動武,就必須具備足以勸阻美軍介入台海戰爭的實力。這是一個現實問題,以美、中兩國的軍事力量來說,只要北京無法確定美軍不會介入台海戰爭,中國就不敢貿然發動台海戰爭。從這個角度來看馬英九在接受CNN專訪時所說的「我們永遠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這種說法就是在為中國發動台海戰爭預先排除障礙,替中國武力犯台在鋪路。
北京一心一意要併吞台灣,因為台灣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且對於中國面向海洋的發展戰略也極具關鍵。中國軍方刊物《艦船知識》1996年5月號,刊出一篇文章〈台灣島海洋戰略地理價值〉,其中部分內容指出:
中國四大外貿航線中,有三條要南下通過台灣海峽,中國本身南北貨源調節也一定要通過台灣海峽;台灣海峽對於中國內部經濟發展及對外貿易的進行,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國際大戰略方面,台灣位於第一島鏈中央位置,又連結東南亞海運的樞紐,台灣向東跨1,200海浬,可以進出第二島鏈。收復台灣將徹底打破(中國)海域現行半封閉狀態,並打通太平洋的大門;但若台灣被「敵人」控制,不僅這扇門及台灣海峽都被封死,而且中國北方出海將受制於琉球群島,整個海洋事業都將受到重挫。
在2004年初,北京《環球時報》刊出中國「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所長姜志軍的專訪報導 指出:中國的海域是一個被「第一島鏈」環抱著的封閉和半封閉的海域。台灣本來是中國天然的門戶,但如果搞不好就可能成為別人攻擊中國的跳板。只要解決了台灣問題,所有這些海上安全的戰略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只要台灣在手,中國東入太平洋就豁然開朗。統一台灣之後,「第一島鏈」的封鎖自然被打破,中國軍隊就可以東出太平洋擴大海防縱深,從而更好地保護大陸沿海和內地的安全。那時,台灣海峽將成為中國國內一條安全的海上運輸通道,軍力和戰略物資的南北調動就變得又方便又安全。在中國的海洋權益問題上,台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旦完成統一大業,向北,釣魚島及其海域就在中國的火力保護範圍之內;向南則可以大大縮短軍力到達南海諸島及其所轄海域的距離。相反來說,只要台灣問題不解決,就會大大牽制中國的海上防禦力量。
針對此,卡普蘭也認為北京在建立大中華圈的過程當中,台灣的戰略地位極具關鍵因素。他在文中的分析有更進一步的闡述:
台灣的未來對於大中華圈的來臨至關重要。誠如麥克阿瑟將軍(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所言,台灣是在中國海岸線中間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海軍戰略家霍姆斯和吉原俊就說,像美國這種外來的強權,可以從台灣把力量「輻射」到中國海岸線的周圍。反之,如果台灣回到中國大陸的懷抱,中國海軍在面對第一島鏈時,不但馬上可以處於一個有利的戰略位置,也能夠釋放武力投射的能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多極」(multipolar)這個詞是在描述未來的世界秩序,而只有把台灣和中國大陸融合在一起,在東亞地區才會真正出現多極的軍事秩序。
既然台灣是北京發展海洋戰略首要奪取的目標,中國就必須擁有足以奪下台灣的硬實力,而經過長年積極建軍的成效,中國也的確逐漸打破台灣海峽的軍事平衡而位居上風。而且根據2009年蘭德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到了2020年,美國將不再能夠保護台灣免於中國的攻擊。此外,還有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是,中國阻止美國海軍進入特定水域的戰略,不但有攔阻美軍的一般軍事手段,也另有特殊的方法,就是培植它在台灣的支配力。也就是說,北京圍困台灣的手段,除了軍事上的準備之外,還包括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手段。
台灣對中國出口已占出口總額的42%,對中國的貿易依賴度愈來愈高;在投資方面,對中國的投資逐年增加,2008年對中國(包含香港)投資約占對外投資的73%,若加上英屬加勒比海群島這部分,則約占84%;雙方商業航班的往來頻繁,今年到台灣旅遊的中國觀光客可望達到100萬人,每年住在中國半年左右的台灣人有75萬人。中國與台灣之間的整合看來是越來越增加,中國「以商逼政、以經促統」的籌碼愈來愈多,台灣可能會陷於無法自拔的地步,終被中國吞噬。面對這種情勢,如果美國袖手旁觀,勢將減損美國的威信。文中說:
如果美國輕率放棄台灣,那麼日本、南韓、菲律賓、澳洲、以及太平洋地區其他的美國盟友、還有印度、甚至一些非洲國家,將會開始懷疑華盛頓的安全承諾是否可靠。如此將很可能會鼓勵這些國家向中國靠攏,因而出現一個真正涵蓋\東半球的大中華圈。
這就是為何美國和台灣必須考慮在軍事上發展「不對稱的戰力」來抵抗中國的理由之一。其目的不是在台海戰爭中擊敗中國,而是使北京感受到戰爭的代價將是「不可承受之重」。於是,在中國成為一個更自由開放的社會之前,維持台灣的獨立運作(functionally independent),美國將可維持它對盟邦的可信度。在面對中國以及所有歐亞大陸的國家之前,歐巴馬政府於2010年初宣布64憶美元的對台軍售,對美國的立場而言至關重要。
南海將成為亞洲的地中海
在軍事現代化的過程中,北京除了把重點擺\在台灣之外,中國海軍也在南海投射更多的武力,因為南海是中國通往印度洋及全球原油運輸通道的門戶,也是大部分中國油輪和商船的必經之路。鑑於在總體戰略上的意義重大,南海可能會成為「波斯灣第二」(second Persian Gulf),從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的主權爭議即可看出端倪。「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這個詞的意思就是「中國的南海」,中國會強勢地把南海視為自己的內海,原本就是戰略上的必然。所以文中指出:
二十世紀美國的地緣政治學家史派克曼(Nicholas Spykman) 指出,縱觀歷史,許\多國家都進行「周邊和橫越海洋的擴張」,以便掌控鄰近海洋。他把加勒比海稱為「美國的地中海」(the American Mediterranean),以強調其對美國的重要性。南海,則可能會成為「亞洲的地中海」(the Asian Mediterranean),也是未來數十年在地緣政治上的心臟地帶。
不穩定的危機
中國積極發展強大的海軍,力圖在南海及更遠的海域投射武力,但因抱負與能力之間存有落差,所以一直存在著矛盾的情境。一方面中國打算阻止美國船隻隨意進入它的近海水域,另方面中國卻還沒有能力保護它的海上交通線,因為美國海軍只要藉由封鎖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中國船隻,就可以輕易切斷中國的能源供應,所以中國對美國軍艦的任何攻擊都是徒勞無功的。既然如此,中國又何必虛張聲勢來唬人?如果你不打算真槍實彈的幹架,為什麼還要擺出一副阻止美軍進入的姿態來煩人?文中的分析如下:
根據國防顧問賈桂琳•紐麥爾(Jacqueline Newmyer) 的說法,北京的目的在於建立「很有利的強權態勢」,如此「將沒有必要實際動武就可獲取利益」。擺\出新的武器系統,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建造港口設施和監聽站,對於位處中國的疆域到印度洋之間的沿岸國家給予軍事援助─每一項行動都是公開進行,全部都是蓄意在展現實力。與其和美國公然對仗,中國寧可恰到好處地影響美國的行為,以避免和美國對抗。
但是中國海軍的一些行動也的確具有某種優勢。中國在海南島的南端建設一個重要的海軍基地,剛好插在南海的心臟,地下設施可容納多達20艘的核子和柴電潛艇。這是在附近的國際水域行使門羅主義風格的主權。無論目前或是未來,或許\中國並不打算和美國打仗,但動機是可以改變的,最好是盯緊它的能力。
目前由於美國霸權的衰退,而同一時期中國的經濟和軍事都有增長,因此亞洲地區的權力關係將會愈來愈呈現多極的面貌,區域內也在進行軍備競賽。雖然亞洲並沒有國家有發動戰爭的動機,但是對於權力平衡的誤判會增加危機。文中也說:
在陸上的緊張將會增加海上的緊張:中國目前正在填補權力的真空,未來至少必定和俄羅斯與印度造成摩擦。昔日的真空地帶正湧入大量人口、道路、輸油管、戰艦和飛彈,亞洲越來越成為危險的場所,而這種勢頭仍將一路往前。
美國在亞洲的新戰略
面對中國的擴張政策造成亞洲不穩定的危機,美國如何能夠在避免與北京發生衝突的情況下,來維護亞洲地區的穩定、保護在亞洲的盟友、並限制大中華圈的浮現?一位前印度的高級官員在今年初指出,美國在亞洲的主要盟邦(如印度、日本、新加坡和南韓),都希望美國的海空軍在行動上能夠和他們的軍隊協調一致,使美國成為亞洲陸地和海域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不單單是一支埋伏在遠處的部隊而已。咸信當前五角大廈正在執行的一項計畫,就是把基地擺在以關島為主的大洋洲上,並加強美國海軍在印度洋的行動,如此一來,在大中華圈非正式的邊界範圍內,以及在歐亞大陸的幾條主要航道上,美國的海空軍可以建立「區域性的臨場軍力」。文中的闡述如下:
美國能夠「以非直接的軍事對抗來反制中國的戰略力量」,方法是美國艦隊從現有的280艘減為250艘,並削減國防支出15%。這項由美國海軍退役上校嘉烈特(Pat Garrett)提出的計畫,加重了大洋洲在歐亞均勢中的戰略份量。大洋洲上的關島(Guam)和卡羅琳群島(Caroline)、馬紹爾群島(Marshall)、北馬里亞納群島(Northern Mariana)、所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其中有的是美國領土,有的是和美國訂有防衛協定的自治邦,或是有可能開啟防衛協定的一些獨立國家。大洋洲的重要性將會提高,因為不但相當靠近東亞,而且也位於中國執意阻絕美國軍艦隨意進入的區域之外。從關島飛往北韓僅需4小時,兩天即可航抵台灣,如果未來美國把基地擺\在大洋洲,比維持在日本、韓國和菲律賓的基地更不具挑釁性。
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是美國對任何地方投射硬實力的最大指揮平台,庫存有10萬枚炸彈和飛彈,並儲存6,600萬加侖的戰機用油,是美國空軍在全世界最大的戰略性「加油並出動」(gas-and-go)設施,基地的跑道擺\滿了C-17型全球霸王(Globemasters)運輸機和F/A-18型大黃蜂(Hornets)戰機。關島也是潛艇分遣艦隊的母港,並且正在擴充為一個海軍基地。從關島或附近的北馬里亞納群島到日本和麻六甲海峽,幾乎都是等距離。而且從大洋洲的西南端(澳洲的一些離島泊地),可以監控從印尼群島到印度洋的水域。因此在嘉烈特的計畫中,美國的海空軍可以利用在大洋洲的地理優勢,在大中華圈非正式的邊界範圍內,以及在歐亞大陸的幾條主要航道上,建立「區域性的臨場軍力」(regional presence in being)。
這種加強美國在大洋洲的海空軍力量是一種折衷的方案,一方面可以避免不惜一切代價來阻止大中華圈的出現,另方面也可以制衡中國海軍未來對第一島鏈的控管。而且當中國打算對台灣採取任何軍事侵略時,這種戰略部署確信可以讓中國付出慘重的代價;同時,美軍在第一島鏈的現有基地也可以縮小規模,且不影響美國軍艦和戰機繼續在這個地區巡邏。
除了大洋洲的戰略部署之外,該方案也大幅增強美國海軍在印度洋的行動。文中也談到:
嘉烈特也計畫大幅增強美國海軍在印度洋的行動,但並非擴大現有的美軍基地,而是打算利用在安達曼群島(Andaman Islands)、科摩洛(Comoros)、馬爾地夫(Maldives)、模里西斯(Mauritius)、留尼旺島(Réunion)、及塞席爾群島(Seychelles)等地的簡單設施,當中有些島嶼是由法國和印度直接或間接管理,而且美國和汶萊、馬來西亞、及新加坡也有防衛條約,如此將可以確保整個歐亞大陸的航行自由與能源輸送。一方面降低目前在日本和南韓的美軍基地之重要性,另方面使美國在大洋洲的行動更多樣化,這項計畫將可以裁掉容易被列為攻擊目標的「天王級」基地 。
現實上,這項計畫也是為了因應美國在第一島鏈的駐軍終究必須撤出的情況,因為當地人民愈來越不歡迎美國駐軍。比如說,日本的鳩山(Hatoyama)政府 強調對美外交將構築「對等」關係,要向美方提出修改日美地位協定,爭取重新定位駐日美軍基地的存在方式,希望駐日美軍撤出沖繩,甚至也宣稱要和中國發展更深的關係。此外,美國在朝鮮半島的駐軍也無法永遠維持。因此,這個計畫將會為亞洲的未來規劃出一個新的戰略景觀。文中描繪如下:
在中亞、印度洋、東南亞、以及西太平洋的整個範圍,將會出現一個政治、經濟及軍事上的大中華圈,但是在這個新勢力範圍的外緣,將會有美國軍艦川流不息,許\多這些軍艦的總部可能設在大洋洲,或是與印度、日本、以及其他民主國家的海軍合作搭檔。而中國早晚也會增強自信心,它的藍水海軍可能不會追求領土的拓展,而是把自己規劃成一個大型的區域性海軍同盟。
根據評估,面對中國的軍事崛起,美國在歐亞大陸邊緣的周圍並不需要維持大規模的陸軍,所以即使美國在大中華圈的邊界周圍縮減駐軍,美國海軍還是會繼續領先中國海軍。在文章結尾,卡普蘭引用米爾斯海默的話說:「西半球的霸主美國將會力阻中國成為東半球的霸主,這可能是當代的主要劇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