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orum 台灣e廣場


中國,一個似曾相識而實遙遠的國家    rdrcntr:3647 2010-07-13 11:11:38
鄭欽仁
── 中國沿用的詞彙是世界普遍性的,但內容迥異

鄭欽仁�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一、引言


近年來中國武力增強、經濟持續成長,馬英九的統治集團誤以為中國統治「天下」(世界)的時機成熟,急於向北京輸誠,在政治上的總目標倡「終極統一」;在國際社會上主張「外交休兵」而放棄以中華民國作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屹立於國際社會的嚐試;在經濟上試圖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套牢在「中國經濟圈」內,而不再努力爭取與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及拓展台灣在地緣政治上早已持有的海洋國家特質的多邊經貿關係,以確保台灣的經濟安全保障。

馬政權營造的中國和平、安定以及可以與之協和的景氣假相,誤導人民對中國真相的瞭解,誤將以台灣自己已經與世界接軌的近現代普遍合理的觀念來銓釋中國,而造成文化摩擦的苦悶。

但中國在近現代與世界接觸,仍然沿用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詞彙,如民主政治、國內生產總值、失業率等等名詞,但是其隱含的內容或概念與眾不同,而在自由世界的台灣,受「中國至善主義」的洗腦教育,常誤以為彼此的價值觀是一樣的。

譬如失業率問題,中國只計算都市,但佔有國土絕大部分的農村失業率並不計算在內。做假的經濟統計數字,也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二、中國的GDP與其他


中國最近公佈2010年第一季的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11.9%,創下2007年以來新高,其信憑性受到置疑。
中國的統計資料,尤其是各地方的統計資料,一旦加以比較,便知其信憑性與精確度有問題。中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地方政府的資料,在2008年的成長率竟達11.5%;但中央政府發表的成長率是9%;兩者差距竟達2.5%。同樣在2009年,各地方政府在第一、第二季的GDP數字合計,成長率超過12%;但中央發表的是7.1%的成長,還不能「保八」(即8%)。兩者差距竟然高達5%。各地方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合計是15兆3769億元,比中央政府發表的數字多出1.4兆元。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多摩大學教授沈才彬,也是前三井物產戰略研究所中國經濟中心的負責人,他在去年(2009年)11月出版的新書『中國經濟的真實-上海萬博後的七個不安』一書,指出中國的統計數字一向是灌水的。他說要讀中國的GDP統計,必須將三個問題放在腦裡:

第一個是統計手法:中國的方法與日、美、歐等先進國家的方法不同。中國主要是以「生產法」為中心的統計手法;有別於與日、美、歐先進國家以「支出法」為主的方法。生產法是不管生產後能不能銷售出去而貯存倉庫裡,只管製造量計算在GDP的成長率上。

第二是統計比較對象的不同。先進國家的GDP成長率是與上一季比;譬如說2009年的第二季(4到6月)與同年的第一季(1至3月)比。但中國所採用的GDP成長率是與前年同季比;譬如說2009年的第二季與2008年的第二季比的成長率。

總之,與前年同季比要間隔一年;但與前季比是間隔三個月。當然,以後者比較正確。

以上是關於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統計方法,以及其信憑性與精確度問題;總之,對這個「特殊國家」,不能以世界上普遍性原理去瞭解。

三、外貿、內需與振興經濟策


中國的經濟發展,一方面靠貿易拓展海外市場,一方面打算內部消費帶動經濟。近年,中國的貿易依存度已經超過60%,轉出與輸入的減少,沒有恢復的跡象。

中國的經濟成長模式,依照青木直人的一篇文章報導,與亞洲四小龍興起的模式不同,而是拉丁美洲型的成長模式,財富集中在極少數的人。因此,中國要靠內需來刺激經濟,國民之間的購買能力差距太大。所以就不能像日本型的消費。

日本是由於高度成長而誕生中間階層來主導消費(日本現在的情形是個人消費佔GDP的60%,即內需主導型);相對的,中國的情形如青木直人所說的是「階層消費」。

2008年9月以來全球發生經濟危機,中國恢復較快,因此傲慢,雖然中國的GDP今年超過日本而耀居世界第二位,但以人均的GDP計算也只不過世界的第一百位左右,這個數字相當於非洲新興國家的情形。中國的財富集中在全國2%的富裕層,大多數的庶民之購買能力不高。台灣的居民有一部分人天天指望中國,勢必帶來台灣的衰運。

四、傲慢、外強中乾與幻想


中國因經濟成長而態度傲慢,已在上文略微提過,哈佛大學教授奈伊(Joseph Nye)在一次座談會上談到美國總統歐巴瑪受中國侮辱的情形。

去年(2009年)12月歐巴瑪參加「COP15」的會議(即12月19日召開的「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簡稱COP15),本擬與溫家寶(總理)會談,但中國方面卻另派官員為代表,對歐巴瑪指指點點,構成侮辱行為。
奈伊接著指出:因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恢復得快,對國力太過自言。衡量國家經濟力成熟的基準是國民所得,但中國只不過是美國的十分之一。因國際上「力」的關係加強而來自信,未免是認識錯誤。奈伊一向給筆者的印象是親中派,但仍壓不下他的不滿。

另外,如許多專家所指出的,中國的醫療、退休制度還很落後,庶民只好靠自己的節儉和儲蓄來保護自己,但中國仍與各國一樣,人口老化的現象出現。

許多人被馬政權洗腦,台灣的前途在中國,就業的前途在中國,把台、中雙方簽訂ECFA視為萬寧丹。台灣人民應該冷靜的想一想,從政治安全保障、軍事安全保障、甚至應如上文所提的從經濟與社會保障考慮本身的前途。

五、「人民幣」、偽鈔與「中華經濟圈」


最後談到人民幣升值的問題。中國不當操作幣值,以促進生產與外銷。借奈伊的話來說,美中的經濟愈是活絡,中國愈是對美國失業「輸出」。

中國現在是金產國,根據宮崎正弘的評論,中國的政治動向是回歸到金本位制的投機行為,不然就是乘美元貶值、要金價暴騰,野心滿滿的中國系多國籍企業配合連動。

中國企圖以「人民幣」做為國際通行貨幣,與一些國家已簽訂在交易上以「人民幣」為換算機制。這是中國營造「中華經濟圈」的重要步驟。中國的躍進,將成為國際政治上的「政治力」,甚至「軍事力」;台灣對此不能不謹慎。

另外,中國的「人民幣」多偽鈔,佔其貨幣通行量的20%,中國遲未有偽鈔對策。偽鈔橫行,但因中國尚無高額紙幣,所以不太引人注意。目前在台北的民權東路之免稅商店及其附近店鋪,已公開以人民幣交易。

根據《大紀元時報》6月22日的報導,中國最近破獲張良成等集團在湖南省衡陽市印製假鈔,自2009年9月到2010年4月27日印製兩億一千萬元。在此之前有兩次印製的一億四千萬元假鈔已運往廣東銷售一空。由此可見中國偽鈔氾濫之嚴重。

六、結語


中國以幾千枚飛彈對準台灣,台灣經常所發表的數目往往比國際評論所說的少(,遠程飛彈常不計在內);中國的潛艦常出沒近海,也在事後偶而透露。台灣暗中被「計算」,執政當局不但視若無睹,還製造和平假相;馬政權還以此做為其執政業績。因此,台灣人自己不能不努力認識真相,藉此而進一步研究因應之道。這是筆者執筆的目的。

台灣有一部分人受到台灣社會的福蔭而賺錢(包括軍公教的退休金、退撫金在內)卻到中國消費,利益輸送中國。但要醫療等社會福利則消費台灣的公共財,而在政治上、意識上,其言必稱中國,要引狼入侵的「統一」;理應捫心自問,其道德心何在?其中的「知識人」更應自省何以稱作精英elite、intellectual的道理。


參考著作:
1.沈才彬著『中國經濟の真實-上海萬博後の七つの不安』,Art Days出版,2009年11月20日初版。

2.宮崎正弘論「人民元」等文章,以及青木直人論中國經濟的文章,皆收入『2010年中國經濟攻略のカギ』,PHP研究所『Voice』編集部編,PHP研究所發行,(PHP文庫)2010年1月22日第1版第1刷。

3.關於Joseph Nye的議論。2010年5月號的『文藝春秋』刊載「日米同盟『チヤイナカ-ド』で壽命をのばせ」一文,係由田中均(日本國際交流中心高級研究員)、ジョン•ダワ-(麻省工科大學教授)、春原剛(日本經濟新聞編集委員)與ジョセフ.ナイ(Joseph Nye,哈佛大學教授)對談的文章,四個人都是有份量的人物,由日美同盟之舊安保條約、新安保條約論起,對區域安全與中國問題的議論,是台灣國家安全保障不能不留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