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orum 台灣e廣場


美國之鷹放眼何方──簡介美國新版的《國家軍事戰略》    rdrcntr:3978 2011-05-04 14:13:51
陳國雄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將軍(Admiral M. G. Mullen)於2月8日公佈《國家軍事戰略》(National Military Strategy),這是美國軍事戰略的綱領性文件,由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根據法律規定,每兩年必須公佈一次《國家軍事戰略》,但每次公佈可以不作實質的內容更新,上一次有內容更新的《國家軍事戰略》發佈於2004年,直到今年才再更新內容。時隔七年之後,美軍再次對其軍事指導性文件做顯著調整,顯然是認為外部安全形勢已有實質的變化。因此審視這些調整的內容,也可從中了解美國軍事戰略的新指向。

報告出爐之後,引起各方注目。根據美聯社的解讀,與2004年版的《國家軍事戰略》來做比較,新版的戰略重心有所變化,過去美軍著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個戰場的戰略比重如今下降,而「亞太地區」和「網路戰」儼然成為美軍關注的新戰略重點。這種詮釋固然不虛,但是《紐約時報》把話講得更直接,指稱這份報告的關鍵詞就是:「中國、中國、中國」。

其實,美國安全戰略最高層次的指導文件,是由美國總統簽署的《國家安全戰略》(NSS),涉及對美國面臨威脅的判斷、確保國家安全的措施等;其次是由美國的國防部長簽署的《國防戰略》,屬於國防戰略的層次,闡述美國所面臨的威脅,並對美國的國防建設提出具體要求;而由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相當於各國軍隊的參謀總長)簽署的《國家軍事戰略》報告,是要執行《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的軍事指導性文件,涉及國家武裝力量建設、使用、戰備、訓練等具體內容的戰略報告。這項報告開宗明義指出其目的,在於提供美國軍事的各種方法和手段,來促進2010年《國家安全戰略》所提的美國長期國家利益,並達成2010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的目標。也就是展望美軍聯合部隊的軍事能力足以捍衛美國及盟邦,並提升更廣泛的和平、安全與繁榮。

《國家軍事戰略》(以下簡稱「新戰略」)的全文21頁,內容包括:(一)序言、(二)戰略環境、(三)長期的國家利益與國家軍事目標、(四)結論。而主要細節在於「戰略環境」和「長期的國家利益與國家軍事目標」兩個章節,分別簡述如下。

國家安全與國家繁榮密不可分

新戰略的序言強調,國家安全與國家繁榮密不可分。美國的安全與繁榮是由美國的價值觀以及在國際秩序的領導力所支撐的。在這個相互依賴的世界裡,美國的長期利益愈來愈和其他的國家及非國家組織綁在一起。國際體系的複雜性及其挑戰,需要美軍聯合部隊重新思考美國如何進行領導。序言也提醒民眾,美國仍然在國外進行戰爭,以便捍衛國家並擊敗對美國本土的威脅。而美軍最優先的要務,就是保衛美國人民、領土、以及生活方式的安全。在目前的作戰環境中,這意謂著美軍聯合部隊的每個組成單位將要持續合作,來獲取在阿富汗戰爭的勝利,並與巴基斯坦進行安全合作,同時也要對抗全世界的暴力極端主義。美國必須持續防止對美國及其盟邦的攻擊、提升國際與區域安全,並做好準備,來嚇阻或擊敗破壞國際穩定的侵略。

演化中的戰略環境

新戰略指出,雖然有愈來愈多的國家和非國家組織表現出相當的影響力,但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強權。權力版圖的變動顯示,世界正朝向「多節點」(multi-nodal)的方向發展,其特點是,比起對立集團之間刻板的安全競爭,有更多的轉變是基於外交、軍事及經濟實力所形成以利益為取向的結盟。有些世界及區域強權充滿民族主義,也展現出自信心,不但考驗著美國的夥伴的應變能力,同時也在考驗美國的領導力。而必須注意的是,當前亞洲有兩個崛起中的世界強權和一些區域強權,中東地區也出現一些有影響力的區域強權,尤其是在亞洲和中東的動態發展情勢,可能會挑戰到區域的穩定。

當前戰略環境所面對的問題有:人口趨勢、繁榮與安全、大量殺傷性武器、全球公域與全球聯通網域、非國家組織等要項,新戰略的分析如下:

人口趨勢 ── 世界將有愈來愈多的遷徙和城市化的趨勢。到了2025年,全球人口將會增加12億人左右,其中10億以上將居住在城市。大部分的人口成長會在發展中國家發生。在中東、非洲和中南亞的人口成長和城市化,將會加大用水的匱乏與治理上的挑戰。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不確定衝擊,加上人口集中或靠近沿海的環境,可能對弱國或發展中國家應付天然災害的能力構成挑戰。

繁榮與安全 ── 在可見的未來,美國依然是最強的經濟與軍事強權,而亞洲地區將會增加在全球財富中的比重。雖然面對一些國內問題的挑戰,中國數十年來不斷的經濟發展,也促進了中國持續的軍事現代化,並在區域內和區域外擴張自己的利益。而當其他亞洲國家的經濟越繁榮,在軍事上也變得更有能力。此外,雖然北約組織(NATO)當中有些國家因為採取更廣泛的緊縮措施而削減國防支出,但是北約組織仍然是美國最堅強的軍事同盟。當然,這些縮減可能會影響到盟國對集體安全的貢獻。還有,由於國營企業將會控制全球碳氫資源的更多股份,加上資源短缺的長期性挑戰也可能會同時發生領土爭議,因此,能源國家的關係將是地緣政治所關切的焦點。

大量殺傷性武器 ── 在國家、國家資助、以及非國家的敵手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當中,是大量殺傷性武器擴散和核武恐怖主義最危險的領域。在亞洲,北韓的核武能力和權力轉移的不穩定狀態,對於區域穩定和國際不擴散核武的努力構成危險。在中東,一個擁有核武的伊朗可能會引發區域內一連串國家也要追求同級的核子武器,或是增加傳統武器的能力,如此一來,將會導致區域性衝突。如果在中東地區有多個擁有核武的政權,他們的安全、指揮和控制機制並不成熟,這種情景將會增大衝突的威脅,也會大大增加錯估的機率,或是失控將核武器轉移給非國家組織。

全球公域(Global Commons )與全球連結領域(Globally Connected Domains)── 確保在全球公域(共有的海上、空中及太空),以及例如網路空間的全球連結領域的使用權利和行動自由,這些領域愈來愈受到國家與非國家組織的挑戰。像是犯罪組織、販毒組織和恐怖組織的非國家組織,他們發現可以利用這些公域來獲益。有些國家正在發展反介入和區域阻絕的能力和戰略,來遏制美國和國際的行動自由。

非國家組織(non-state actors) ── 由國家資助的組織與非國家組織,透過以前只是國家才有的先進科技來擴展他們的影響範圍,因而使威懾(deterrence)與究責(accountability)變得很複雜。恐怖分子、犯罪組織及海盜,他們破壞法律規則,使暴力在國際體系中揮之不去且加速進行,同時也挑戰各國的回應能力。

美國長期的國家利益和國家軍事目標

基於上述的戰略環境,美國的外交政策與國際安全架構必須持續適應這種動態式的安全環境,2010年《國家安全戰略》重申美國的承諾,繼續維持全球的領導地位,並界定美國長期的國家利益如下:

•美國國家與人民的安全,以及盟邦和夥伴的安全;
•在開放的國際經濟體系中,一個堅強、創新且愈來愈成長的美國經濟,可以促進機會和繁榮;
•在國內及全世界,尊重全球性的價值;以及
•由美國領導推升的國際秩序,透過加強合作來應付全球的挑戰,將能夠促進和平、安全與機會。

而且,根據2010年《國家安全戰略》(NSS)與《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QDR)的方針,建立國家的軍事目標如下:
•反制暴力極端主義
•嚇阻並擊敗侵略
•提升國際及區域安全
•塑造未來的軍力

新戰略強調,在追求這些目標當中,美軍聯合部隊對於美國的領導地位和國家安全提供了關鍵性的貢獻。但是單憑軍事力量並不足以應付複雜的安全挑戰,軍事力量與外交手腕的協調運用將更有效。在盤根錯節的世界裡,軍隊對美國領導地位的貢獻不僅是軍事實力而已,而是軍力運用的方式。

一、反制暴力極端主義

新戰略明白揭示,沒有比美國人民、領土及其生活方式更重要的利益了。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要在中南亞作戰的原因,因為這是暴力極端主義的集中地區。阿富汗是塔利班(Taliban)提供庇護所給基地組織(al Qaida)的地方,而基地組織就是規劃在2001年9月11日的攻擊事件,謀殺了超過3,000名無辜人民的恐怖組織,基地組織的高層領導人至今仍然藏身在巴基斯坦,並打算繼續攻擊美國、盟邦、以及美國的夥伴。

在這場戰爭中的國家戰略目標,就是要破壞、摧毀並打敗基地組織以及他們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成員,並防止他們重返這兩個國家。如果想要獲得成功,美軍聯合部隊就必須和北約組織、美國的結盟夥伴、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密切合作。

暴力極端主義的威脅不僅在中南亞而已,也包括諸如在阿拉伯半島的基地組織(Al Qaida)、伊斯蘭北非基地組織(Al Qaida in the Islamic Maghreb)、伊斯蘭「青年黨」(Al-Shabaab)、拉什卡•塔伊巴組織(Lashkar-e-Tayyiba),以及源自索馬利亞、葉門和其他世界各地的恐怖組織等等。

美國將加強並擴大其夥伴網絡,使美國夥伴的能量可以提高安全。如此一來,在暴力極端主義生根之前,將有助於減少潛在的庇護所。

二、嚇阻並擊敗侵略

新戰略指出,預防戰爭和贏取戰爭同等重要,而且成本也少很多。一個繁榮和相互聯繫的世界需要一個穩定與安全的環境,國與國之間沒有領土的侵略或衝突,而且在穩定的市場中得以可靠地使用資源和網絡空間。美國做為安全保證者的角色,也要盡可能與盟邦及夥伴協調一致,美軍聯合部隊將會做好準備,來嚇阻並擊敗會威脅到美國國家利益的區域性侵略。

在嚇阻侵略方面,美國追求一個和平與安全的無核武世界。但是只要有核子武器存在的一天,嚇阻對美國、美國的盟邦及夥伴的核武攻擊,將是美國核子武器的根本角色。美軍聯合部隊將會提供嚇阻侵略的能力,並以美國的核武器和飛彈防禦能力,來向美國的盟邦及夥伴提供保證。美國將在飛彈防禦能力上繼續領先,以便對抗有限的攻擊,同時也在這個領域上尋求和盟邦及夥伴的合作機會。

美國也會持續反對大量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因為那是對美國和其他國家致命性的共同威脅。此外,美國也必須維持一個強健的傳統性嚇阻力量。有效的嚇阻與保證,需要具備迅速且全球性的全方位武力投射能力。因此,武力態勢(包括部隊輪調和前進基地),應當依照地緣的需求來分派,運作上要彈性靈活,而且透過有形的合作努力,在政治上才能夠持續維持下去。

美國將會運用整個國家的嚇阻手段,混合經濟、外交及軍事手段來影響敵手的行為。阻斷侵略者獲得其目標的利益,或是透過威脅報復的手段,都可以有效改變侵略者的戰略算計。有效的嚇阻方法,就是運用這兩種手段,同時還要提供潛在對手可以接受的替代性做法。
在擊敗侵略方面,美國武裝部隊的核心任務,就是捍衛國家並贏取戰爭。為了達到目標,美國必須提供擊敗敵人侵略的能力。有時候,軍事武力可能需要來捍衛我們的國家和盟邦,或是用來維護更廣泛的和平與安全。為了堅守國際規範,美國將儘可能協同盟邦與夥伴國家來使用武力,同時在必要時也保留單獨行動的權利。同時,美國也很在意潛在對手所發展的「反介入」和「區域阻絕」戰略,新戰略針對這點指出:

要擊敗侵略,就必須運用美軍聯合部隊來對抗敵手的反介入與區域阻絕戰略。所謂「反介入」(anti-access)戰略,就是要阻止我國武力投射的能力並支撐戰鬥力量進入某個地區,同樣的,「區域阻絕」(area-denial)戰略就是要限制我國在區域內的行動自由。要擊敗這些戰略,對於所有領域的核心軍事能力,聯合部隊的準則將需要更好的整合,也要考慮地緣上的因素與限制條件。這些核心的軍事能力包括:互補性、多領域的武力投射、聯合強行進入的能力、一旦發生爭議時仍然可以共同確保進入全球公域和網路空間的能力、以及戰鬥並戰勝敵人的能力。

此外,美軍也很重視得以進入全球公域與全球聯通網域的權利。新戰略認為,美軍聯合部隊保證進入全球公域與全球聯通網域的權利,乃是構成美國國家安全的核心層面,而且也是美軍聯合部隊的持久性任務。新戰略指出:

全球公域與全球性連結的領域,構成了所有國家的安全與繁榮都需要依賴的連結網絡。海上的公域可以使大部分的美軍聯合部隊進行前進部署和支援,同時也支撐商業上的全球經濟體系。空中、太空以及網路空間的連接網絡,可以使人員、意見、商品、情報和資本獲得快速及大量的交換,這對全球經濟同樣至關重要。美軍聯合部隊要嚇阻並擊敗侵略所需要投射和支援的武力與能力,這些集體的公共領域不但不可或缺,也是彼此相互倚賴的媒介。

為了支持美國的國家利益,美軍聯合部隊將在國際上扮演強力的角色,來捍衛進入全球公域與網路空間的權利、維護安全、提供監督和追究責任,並推動負責任的規範。我們將在公共領域和網路空間方面促進合作,以透明的、慣例的、以及可預測的常規,來做為我們戰區戰略的一部分。

尤其是我們在太空和網路空間有效運作的能力,對於打敗侵略是愈來愈不可缺。在太空和網路空間方面,美國面臨來自國家與非國家行動者持續、廣泛、而且愈來愈多的威脅。我們必須增強能力,一旦公共領域無法使用或無法進入時也可以運作。在空中、陸地和海洋等領域,太空和網路空間能夠提供有效的全球性作戰,並能在戰場上隨心所欲。由此可見,掌握太空和網路空間有效運作的能力至關重要。

三、提升國際和區域安全

做為世界強權,美國的利益和廣泛國際體系的安全與穩定有很深的糾結,這個國際體系包括盟邦、夥伴、及多國組織。要提升國際間和區域性的安全,美國不但需要擁有全球可用的軍力,也要有足以應付區域性的軍力。因此,美國將改進同步的作戰計畫和區域性戰場之間的武力調動。而且透過夥伴國家的支援,美國將維持前沿的軍事存在,以及進入公域、基地、港口和機場的權利,來維護美國在全球的經濟利益和安全利益。當前的全球態勢仍然維持著美國最強有力的承諾形式,並提供美國在各個領域和地區的戰略縱深。而美軍新戰略的關鍵性變化,在於重新評估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和任務,在重估北美洲、加勒比海、中南美洲、中東、非洲、以及歐洲的形勢之後,新軍事戰略的重點在於亞太地區的形勢,這部份與台灣的安全形勢有關。新戰略分
析如下:

亞太地區 ── 國家的戰略重點和利益將會愈來愈著重在亞太地區。亞太地區在世界財富中的比例逐步提高,使各國都有能力發展自己的軍事實力,因而導致這個地區的安全結構快速改變,對我們的國家安全和領導地位造成新的挑戰和機會。儘管仍由美國雙邊同盟體系在支撐著,但是亞洲的安全結構變得更為複雜,交錯著正式和非正式的多邊關係,還有各國之間擴大的雙邊安全關係。

我們預期在未來的數十年間,依然在東亞地區維持強大的軍事存在。我們將和日本自衛隊進行合作,提高他們的境外作戰能力,以調整他們的防禦態勢。南韓無疑是一個堅定的盟邦,支持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安全任務;由於北韓仍然是區域穩定的一個挑釁性威脅,我們對南韓的承諾決不動搖。一直到2015年,我們將會保留在朝鮮半島的聯軍作戰指揮權,並對南韓提供援助,因為他們增大了自己的安全責任。我們將繼續和日本及南韓攜手合作,協助改善他們之間的安全關係、加強軍事合作,並維持區域的穩定。

如同我們的軍事存在以及對盟邦的安全承諾仍是維持東北亞穩定的關鍵因素,我們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也必須投注新的關注。我們將尋求一些安全機會,來支持我國日益重視與東協(ASEAN)及其他多邊論壇的關係。在雙邊關係方面,澳洲在區域性安全事務上的領導地位,而且我們的共同價值和長期的歷史關係,也提供了日益重要的關係基礎,我們將樹立我們同盟關係的一個典範,可以進行互相共通的操作性、透明度,以及有意義的全方位行動。

由於亞洲地區的軍事能力及能量日益增加,所以我們將尋求新的途徑來促進區域安全的更多合作。利用我們的號召力,我們將擴大範圍並參與整個區域的多邊演習。在防止武器擴散、維護全球共同利益、打擊恐怖主義及其他領域上,我們擴大與印度的軍事合作。我們也和菲律賓、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印尼、新加坡、以及在大洋洲的其他國家等,擴大軍事上的安全合作、交流和演習 ── 和他們一起應付國內及外國對他們國家完整與安全的威脅。如此也將有助於確保我們保持在該地區持續性和多樣性的存在及運作。最後,我們在該地區的盟國與夥伴之間,我們會大力鼓勵發展安全關係和安全承諾,這將有助於加強區域內的規範,並展現更大的責任與合作關係,來解決區域安全的挑戰。

我國將尋求和中國維持一個積極、合作和全面的關係,歡迎他們採取一個負責任的領導角色。為了支持這項工作,美軍的聯合部隊尋求與中國更深的軍事關係,來擴大共同利益的領域、增進了解、減少誤解及預防誤判。我們將透過與中國的合作來促進彼此的共同利益,包括共同打擊海盜和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並利用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來維持朝鮮半島的穩定。我們將繼續審慎監視中國的軍事發展對台灣海峽軍事平衡的影響。我們對中國軍事現代化的程度和戰略意圖保持關注,並關心中國在太空、網絡空間、在黃海、東海、南海的獨斷獨行。為了維護美國及夥伴國家的利益,我們將展現意志,並承諾提供所需的資源,來對抗任何國家危害進入或使用全球公共通道和網絡空間的行為,或是威脅到我們盟邦的安全。

四、塑造未來的軍力

面對戰略環境的變遷,美國必須塑造足以應付未來挑戰的軍力。至於要如何塑造未來的軍力,新戰略認為重點在於領導力,並不僅是追求勢力而已,所以必須強調美國的價值觀與人才,這和作戰平台與能力是同樣重要的。新戰略也認為,全志願的部隊是美國最大的戰略資產,也是代表美國價值的最佳典範。軍事力量主要是由軍人素質與武器裝備所構成,想要塑造未來的軍力,當然需要優秀的軍事人才與武器裝備,所構成的軍力才足以應付未來戰略環境的任務。而在人才方面,新戰略的要求是:

要塑造未來的軍力,我們必須培養許\多領導人才,在思考與創新方面能夠真正勝過對手,同時在日益複雜和動態的環境中,也能夠獲得我們合作夥伴的信任、理解與合作。為了面對長期的挑戰,整個國家所需要的領導人才,必須具備靈活、機敏和適應力的特質,而且能夠建立獨特的傑出團隊來完成任務。

對大家所選出的領導人和民眾,軍方將保持信任和信心,提供坦率、專業的軍事建議,善盡管理公共資源之職責,並盡力執行合法的命令。軍隊堅守憲法中的理念,這是對其他國家一種意義深遠的典範。

至於在軍事能力與軍事整備方面,新戰略指出國家與軍隊的預算將會面臨愈來愈大的壓力,軍方也不能寄望國防預算會增高。在調適這些壓力的同時,整個龐大的軍事結構一定不能成為空洞的武力,缺乏整備、訓練及所需的現代化裝備。反而,軍方將維持一個完整的聯合部隊,保有優良的人員,維持並發展適當的能力,同時維持一定水準的發展步調,以便有效降低作業、制度、軍隊管理、以及未來挑戰的風險。美軍也必須繼續維持科技優勢的幅度,並確保美國在工業基礎領域的能力,使軍隊所需要的能力和能量可以派上用場,以便在任何應變事件中獲得勝利。同時也要力求改進審慎的採購程序,在精選部隊的現代化方面,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來引進新設備和技術。至於所要建構的軍事能力和軍事整備,新戰略的要求約略如下:

軍事能力 ── 經過戰爭的千錘百鍊,我們的戰略著重在派出模組化(modular)、有適應力、通用的部隊,可以運用在全方位的軍事行動。

在包括陸地、海洋、空中、太空、以及網路空間在內的所有領域,聯合部隊必須確保可以進入的權利、軍事調動的自由、以及全球各地投射武力的能力。

聯合核武部隊將維持確切的第二擊能力,以便繼續支援戰略上的穩定。我們將確保核武部隊維持有效、安全與牢靠。我們將保持足夠的核武結構,來防範未可預料的地緣政治變動、技術問題、以及操作上的弱點。聯合特種作戰部隊將保持分散、靈活、具有區域性的專門知識,並維持廣泛的能力,以便支援我們國家的反恐作戰和其他任務,這些都需要他們的獨特屬性。

在當今以知識為基礎的環境中,執行作戰任務的優先事項,不僅要注重部隊的派遣,也要重視「情報(intelligence)、監視(surveillance)、偵察(reconnaissance)」(ISR)能力的配置。因為如果想要以較小型的部隊和較少量的後勤來創造精確和理想的戰果,這種能力有賴於健全的ISR結構。

軍事整備 ── 軍事整備必須保持最高優先,因為我們的部隊、體系及能力,將會持續承受特殊的壓力。軍事整備能夠提供並整合作戰指揮官所需的作戰能力,來執行他們所指定的任務。

短期內要改進軍事整備的重點,在於重置裝備和重建部隊,在某些狀況下 ── 最顯著的是輪調和遠征部隊 ── 這方面將要加大腳步。

台灣的安全戰略何去何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新版的《國家軍事戰略》到底對台灣有何可資借鏡或啟示之處?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美國新戰略所高揭的戰略目標,乃是美國人民、領土、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強調沒有比這些目標更重要的利益了。反觀台灣所承受來自對岸中國的安全威脅,乃是包括人民、領土及生活方式的全面性威脅,並非僅止於邊界糾紛而已,北京始終信誓旦旦,不惜動用武力來吞噬台灣的全部領土主權。然而,當今馬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不但缺乏堅決的抗敵意志和積極備戰,反而在國家發展政策上張手去擁抱敵人,這種作風導致軍方與民間的心防漸失,長期建立的國防長城正在崩解之中,這是當前台灣安全的最大罩門。

其次,與過去比較,「亞太地區」和「網路戰」是美軍關注的新戰略重點。而當前可能會挑戰亞太區域穩定的國家,最主要的霸權國家就是中國。也就是說,美國新戰略中所要嚇阻並擊敗侵略的主要對象就是中國。因此,美國關切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進程,及其在區域內和區域外擴張利益的野心。此外,美國特別在意潛在對手所發展的「反介入」和「區域阻絕」戰略,這兩種戰略就是中國近年來專門為了遏制美軍介入中國的侵略戰爭所發展的戰略。而新戰略也明白揭示,若要擊敗侵略,就必須運用美軍聯合部隊來對抗敵手的反介入與區域阻絕戰略,這個假想敵是誰?不言而喻,就是中國!

新戰略提到,美國將尋求和中國維持一個積極、合作和全面的關係,歡迎他們採取一個負責任的領導角色,這種說法暗指目前的中國並非一個負責任的領導角色。因此,美國將繼續審慎監視中國的軍事發展對台灣海峽軍事平衡的影響。同時,美國也對中國軍事現代化的程度和戰略意圖保持關注,並關心中國在太空、網絡空間、在黃海、東海、南海的獨斷獨行。由此可見,無論外交辭令如何溫文婉約,中國已是美國的戰略敵手,這是再明顯不過的事實。

根據2010年《國家安全戰略》所界定美國長期的國家利益,首要就是美國國家與人民的安全,以及盟邦和夥伴的安全。台灣曾是美國的正式盟邦,後來演變成為美國的實質盟邦與夥伴,當然是美國協助維護安全的對象。然而新戰略也明白指出,美國為了提升國際間和區域性的安全,透過夥伴國家的支援,美國可以維持前沿的軍事存在,以及進入公域、基地、港口和機場的權利,來維護美國在全球的經濟利益和安全利益。因此,做為美國夥伴國家的台灣,若想持續獲得美國戰略力量的安全支持,也必須思索在這方面所能貢獻的事項。

美日同盟是美國在亞太地區安全戰略的基石。新戰略也提到,在亞太地區,除了日本與韓國之外,美國也擴大與印度、菲律賓、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印尼、新加坡、以及在大洋洲的其他國家的安全合作。講白一點,這是從印度到西太平洋的一條戰略防線,所要防範的對象就是中國。而台灣位居東北亞與東南亞之間的橋樑地位,是控制日本航向東南亞及印度洋的必經水道。在美國的亞太戰略海洋防線上,台灣是連結東北亞與東南亞的中間鎖鑰,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一旦台灣落入中國之手,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防線形成一個破口,中國將可利用台灣為基地,進軍太平洋,屆時台灣將會成為中國對抗美國的馬前卒,所對抗的對象將是全世界軍力超強的美國。敢問,這是台灣人希望的戰略態勢嗎?

近年來,亞太地區的不穩定與安全威脅,主要是中國軍事崛起的因素。演變到去年的新亞洲局勢,形成一個以美國為首來抗衡中國霸權的聯盟,陣容包括美國在亞洲的盟邦,以及印度、東南亞等美國的夥伴國家。然而在這種新局當中,台灣到底要站在哪一邊?繼續當美國的民主夥伴國家,或是靠向抗中聯盟對面的中國?

根據觀察,當中國屢屢以霸權姿態處理與周邊國家的爭議,導致亞太各國包括日本、南韓及東協國家,都希望藉由美國的力量來制衡中國的蠻橫,唯獨台灣無意展現同盟的意志,反倒選擇與專制獨裁的中國站在同一陣線,引發售台武器終將落入中國手中的疑慮,而導致美國推遲出售包括F-16 C/D型戰機等尖端武器系統給台灣的惡果。這就是當前台灣國家安全戰略的最大悲哀!要如何扭轉這種困境,答案在於人民手中選票的抉擇,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