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orum 台灣e廣場


文化:台灣社會的新動能    rdrcntr:3180 2011-10-11 10:54:21
張燦鍙
2011.06.07

Some men see things as they are and say why;
I dream things that never were and say,why not?
--------- Robert F. Kennedy

有人看到已發生的事情,而問為什麼;
我卻常夢想未發生的事情,而問為什麼沒發生?
------羅勃•甘迺迪

壹、社會變遷

1992年我在大家的協助下,終於突破黑名單的禁制,回到闊別多年的台灣社會。返台近二十年來,當我貼近去感受台灣社會的脈動,心情卻是十分複雜,可說是憂喜參半。喜的是,台灣人的自覺,已經逐漸被喚醒;憂的卻是,自覺的幼苗,在尚未成蔭之前,又被嚴重污染。

長期以來,無論是島內或是海外的「台灣人運動」,大部分都聚焦在台灣人所受的種種政治壓迫。經過30多年的打拚,的確創造了一個政治架構全然不同的台灣社會,使台灣人在政治上享受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民主,彷彿潛藏在社會的種種鬱抑,一時之間完全被解放。這些束縛的解放,使得社會充滿生機,但是卻也帶來脫序的亂象,甚至價值觀的混淆。文化議題,被八卦緋聞所淹沒;民主體制,被政黨惡鬥所取代。於是,權力競逐成為政治行為的最高指導原則,功\利掛帥成為文化養成的惟一考量,在權力競逐與功\利掛帥的盲從下,逐漸喪失民主精神與文化價值的台灣社會,到底要走向什麼樣的未來?

面對這樣的亂象,我才恍然大悟,當前的台灣社會,需要進行一場深度和廣度兼具的台灣文化重建與創新運動;而台灣人運動的終極目標,應該是確立台灣立國價值觀的文化運動。

貳、文化興邦

文化是一種非常抽象的概念,涉及了不同層面的知識領域。一般而言,所謂的「文化」,是指在一個特定的社會裡,形成人們思想、行為的規範,也就是一群人共同的價值觀。具體而言,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價值觀,一種蘊含教養、品味、智慧、心靈和創意的結合體。好比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文化,既要觀看它的建築、市容和景觀,也要了解市民日常生活所展現的特定活動內容,包括民俗節慶,生活禮儀、藝文活動、生活涵養等。換句話說,一個城市的文化已經和城市的特質與市民生活品質,畫上相當程度的等號。因此,什麼樣的文化,造成什麼樣的社會;有什麼樣的人民群眾,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政府。有什麼樣的過程,就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從人類歷史的演進來看,現代人之所以了解古代人的生活,評價古代文明的高低,幾乎都是靠他們遺留下來的價值觀、道德、思想與藝術的遺產。至於經濟活動,譬如國民所得的高低、外匯存底的多寡、生產效率、統計數字、經濟效益、投資報酬率,這些統計數據可能有如過眼雲煙。當這個世代結束了,下個世代的人就忘記了。但是道德、文化、藝術的遺產,則會一代接續一代的流傳下去,影響深遠。

事實上,任何人類的經濟活動,如果沒有道德約束,恐怕會變成爾虞我詐,強取豪奪,互相算計,處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人類的生活就沒有任意義和品質可言了。而在經濟活動裡面,如果不能對文化、藝術有所提升,則經濟活動越頻繁的同時,就會造就越多急功\近利的人。甚至,當經濟活動脫離了道德、文化與藝術之後,社會奢靡成風,經濟反成為墮落與敗亡的催化劑。歷史上的迦太基與羅馬帝國的興亡歷史,就是最好的例證。
近十年來,台灣社會的功\利主義,更加嚴重。過度重視財富的追求,導致社會奢侈成風,到處充斥著浮華與墮落。我非常擔心,經濟掛帥、財富至上的價值觀,是否也會讓台灣社會步上迦太基、羅馬帝國的後塵?

然而,文化建設這條路,自古迄今,從來就不是平順的坦途─它不能立竿見影,它像一株小樹,需要不斷地澆灌、培育和呵護。譬如教育,十年樹木,才能造就百年樹人。在經營的過程中,既難以得到立即的掌聲,成效更只能等待歷史的見證。尤其在功\利社會裡,文化或藝術,往往被誤解成裝飾性、欣賞性、宣傳性的事物或是奢侈品,可有可無,甚至認為對經濟的發展一無是處,是只會花錢而不能賺錢的。

歷史的教訓,使我們了解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遠在經濟發展之上。歐洲在西元十四至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Renaissance),使原本封建的歐洲社會,轉化成現代文明的公民社會。十九世紀的日本京都文藝復興,終結了長達三百年的德川幕府,推動明治維新,使日本成為現代化強盛的國家。二十世紀的法國,1985年法國總統密特朗(Mitterand)推出劃時代的「十大計劃」,讓巴黎成為現代歐洲與世界文化、藝術及思想的中心殿堂。這些例證都足以說明,厚實的文化建設,才是奠定國家可長可久的重要礎石。

參、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
印度聖雄甘地,生在大英帝國的顛峰時期,當時流行的印度兒歌是:「好大個子的英國人,統治小小的印度人,因為他們吃肉多,一長長到七呎高。」因此甘地常常偷吃肉,想變成魁梧的英國人,對印度的東西看不上眼,一心想模仿英國人。後來到英國留學,又到南非當掛牌律師,以為自己攀上了白人上層社會階層。直到有一天,他買了頭等艙的火車票,卻被禁止進入頭等艙,因為那是有色人種的禁區。受辱之後,他才決心要確立印度人的主體性,領導印度人反英國殖民運動。他說當他放棄虛偽的自我,肯定真我的時候,是他人生的分水嶺。這不只是甘地人生的分水嶺,更從此奠定印度人民的信心。

對照殖民時期的印度,台灣的過去,何嘗不是如此?

台灣過去的教育,讓台灣人喪失了台灣的主體性。學生從課堂上熟知中國的歷史人物與地理環境:文天祥、岳飛、以及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知道歷史古蹟萬里長城、紫禁城、中山陵、也知有長江、黃河、黑龍江、喜馬拉雅山、甚至還背得出聖母峰的高度。端午節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驅逐韃虜;當然對旗袍、刺繡、國畫、京戲、北平烤鴨也都不陌生。可是提到郭懷一(1652)是第一個發動叛亂荷蘭人的台灣人;朱貫一(1721)、蔣渭水、林獻堂等人又是什麼樣的人物,恐怕就少有人知了。即使不少人遊過安平古堡、赤崁樓、億載金城、大天后宮,但對它的歷史背景,也只是一知半解。台灣的山川濁水溪、大甲溪、曾文溪的確切位置?玉山又有多高?一定考倒不少人。又如大甲媽祖南下進香共八天七夜,來回長達三百七十二公里,善男信女長途跋涉,抵達嘉義新港奉天宮舉行祝壽大典,是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很是熱鬧,但在課本上竟沒有半字提及。再說,台灣各地土產鳳梨酥、太陽餅、擔仔麵、炒鱔魚;台灣戲劇歌仔戲,布袋戲,廟會的宋江陣、車鼓陣、台灣的民謠望春風、雨夜花的時代意義,更是鮮有人知。

過去的教育,使台灣人民普遍熟悉中國的歷史地理文物,卻反而對台灣的史地文化懵懵懂懂,所知有限。1998年以後,教育部開始稍作調整,在歷史課程中,中國歷史佔40%,台灣歷史佔20%,外國歷史佔40%;在地理課程中,中國地理佔百分之53%,台灣地理佔20%,外國地理佔27%。看來是略有進步,不過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正確的認識,就是台灣史地不應只是鄉土教育的輔助教材,而應是正統教育課程的一環,台灣人子弟在課堂上理所當然的要先了解台灣的歷史、台灣的地理、台灣的人事地物。

新加坡李光耀資政說過:「新加坡人有中國人的血統,但重要的是,他們以新加坡的立場思考,關心新加坡的權益,而不是以中國人的立場,為中國人的權益著想。」台灣社會正如同新加坡一般,不論從文化、從歷史、從血統等各方面的角度來看,台灣人與中國人密不可分;然而現代的台灣人應該以台灣的立場來思考,關心台灣的權益,這才是以台灣為主體的本土文化的精神所在。

1993年開始,台灣社會陸續出現的社區總體營造運動、鄉土教學運動等本土化的文化運動,確實是讓被掩蓋\的台灣本土精神,露出一線曙光。我們更期待,教育當局能針對歷史、地理、社教、音樂、文化、語言、文學、編出一套實用的基礎教材,不只是作為輔助性的鄉土教材,更應該優先納入正軌教育的位階。教育的學習原則,本來就是由近而遠,由具體而抽象,才是符合邏輯的。也只有如此,才能讓學生真正能體會到教育的目的。如此一來在台灣成長的孩子,才能認識台灣、關心地方、疼惜鄉土、台灣人的命運共同體意識才會形成。

肆、推動台灣民俗活動的優質化

文化就是生活。台灣社會有許\多隨不同節令而舉辦的廟會民俗慶典活動,如元旦行春、元宵花燈、三月迎媽祖、五月扒龍船、做十六歲、中元普渡、年底廟寺建醮等等。這些活動反映出一個地區居民歷代相傳成俗的生活脈絡,不但豐富了市民的生活記憶,凝聚著生活情感與城市認同,也展現出一個城市精彩文化的深度。

可惜因生活型態的改變,許\多傳統民俗活動已逐漸式微,庸俗化,參加的人愈來愈少,層次也日趨低俗。目前台灣的民俗活動,往往只追求熱鬧而流於庸俗、粗糙,沒有文化內涵可言。雖然活動頻繁,但多數是各自為政,只管熱鬧,不求品質,以致艷舞、打情罵俏的表演當道,不然就是鞭炮大作、紙屑飛舞,噪音、垃圾充斥,實在不忍卒睹。像電子花車、鋼管女郎之類,出現於酬神廟會,怎不令人感慨。

反觀外國的一些民俗活動,卻能經過精心的設計而提升為優質文化。例如:日本的相撲,以前是年輕人在街頭上的角力,有人戲稱為胖子打架,只是力的較量;經過去蕪存菁,竟能提升為「力」與「美」的競賽。更難能可貴的,在出手之前的撒鹽動作,一方面表示驅邪,另方面也宣示選手的光明正大,不會搞小動作,這種沒有暴戾之氣,揖讓而升的君子之爭,變成大和民族心靈上共同的美感而揚名國際。又如義大利的歌劇(Opera),不也是從街頭獻唱開始,最終演變成世界級的歌劇。其他如美國南方的爵士樂、西部的鄉村歌曲都能登大雅之堂,我們不禁要羨慕的說:有為者亦若是!

更具體的例子,如京都的祇園祭。它是日本的三大祭典之一,從京都這個千年古城發展出來的街町民俗活動,每條街的居民都打扮得很威武,由居民擔任轎伕,拉著代表自己街道的神轎祭器遊街,向瘟疫之神告祈,避免瘟疫的來臨。令人感動的是,當地居民在活動期間,生意不做,公司關門,全心投入,這樣的全民動員,代表了城市居民認同這個城市,認為該祭儀是城市的歷史傳統,而願意投入。當然又有藝術家的積極參與,使得活動優質化,精緻化,具有相當高的文化內涵。有傳統才有根基,有創新才能永續。以傳統文化為根,以現代藝術為葉,這樣的文化藝術之樹,正足以散發城市的魅力,進而帶動觀光產業的發展,成為聞名國際的年度觀光盛事,突顯日本風貌,確實令人激賞。

身為開台首府,府城的歷史文化,令人著迷。我常常說:「在台灣,只有這個城市因文化而永恆。」因此,在我主持台南市政期間,也曾試圖將傳統民俗文化化。台南市政府在2000年恢復停辦了二十多年的媽祖文化節,以傳統的「迓媽祖,百百旗」、「南北路媽,府城會香」,來喚起大家對府城珍貴傳統民俗活動的歷史記憶,促進市民對城市的情感認同。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節慶來推動民俗活動的精緻化與優質化。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要求參與者儀容整潔,不得嚼檳榔、刁煙、穿拖鞋。當時,台南市政府還特別招募了九十餘位大學生充當媽祖轎班,重現傳統秀才扛神轎的情景。如此一來,不但將宗教活動提升為文化、歷史、教育層次,促進舊街道新美街的再造與古蹟的活化,進而提升城市文化的內涵與深度,讓這項活動成為府城的文化產業和觀光產業的重要資源。

伍、營造具有文化的優質社會

文化建設是一項永續發展的大工程,當然需要一步一腳印的經營,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抄短線,而是務實的先從短期目標做起,例如在生活上要求乾淨、整潔、誠實、守秩序等等。就以新加坡為例,我們都會稱讚新加坡是一個花園城市,市容乾淨、整潔、一切都條理井然。不過,它卻也給人一種「呆板、單調」的印象,並且被譏為文化沙漠。

不過近幾年來新加坡變了,從一個強調效能與實用的國家,進一步追求生活的美感與品味。工程讓城市變大,文化使城市變偉大。在西元2000年,新加坡政府更提出「文藝復興城報告」( Renaissance City Report),宣示政府將積極由上而下、由硬體而軟體,雙管齊下,改造人民心靈、提昇社會整體美感與文化活力,讓新加坡人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多元學習以及人文素養的文藝復興人。除了耗資新台幣120億元打造的海濱藝術中心等有形建設之外,無形的觀念與作法,更值得我們參考:

一、追求城市品味:把城市當藝術品設計,政府興建國宅,不只是考量土地成本,讓住宅成為火祡盒般的組屋建築,天際線、外表的色調、視野與空間感,更是政府規劃的重點。不過更重要的是,政府的責任,應該規範城市的設計,強調城市的整體視覺景觀,絕不能讓個別的建築,各自為政。

二、從生活環境改造提昇民眾美感:以二○○一年開幕的兀蘭區域圖書館為例,設計新穎美觀、人性化,結合咖啡香與書香。在裡面,有人點了咖啡,討論起功\課;也有人戴上五顏六色的耳機,聆聽流行音樂;有人則在暈黃的燈光下,慵懶地坐在沙發上看雜誌。此外也打破傳統,在購物中心裡面設置社區圖書館,完全融入民眾生活。這種重視設計、增加親切感,吸引民眾與學生的結果,讓新加坡圖書館的借書量,五年內由一千五百萬本增加至二千五百萬本。

三、政府栽培藝術家,藝術走進社區民眾的生活:新加坡政府不僅談理想,更進一步解決藝術家普遍的生活問題,新加坡政府提出藝術之家計畫(Art Housing Scheme),將廢棄的倉庫、閣樓或商店,改裝成藝術家或藝術團體的落腳處,並補助房屋租金。同時,政府增加預算補助藝術團體,進駐社區中心,創造一個民平化的藝術環境,讓人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藝術活動,培養人民對藝術的了解與鑑賞能力。

四、推動「藝術教育計畫」(AEP:Art Education Program):讓藝術向下紮根,從中小學校內落實,政府挹注AEP每一次活動的百分之六十經費,讓學校邀請藝術團體到校演出,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外各項藝文活動,甚至有藝術家進駐校園,成為校內專職。同時更開放校內的表演空間,讓儲藏室變成藝術管理中心,空地搭起露天舞台,禮堂成為芭蕾舞劇場,走廊變成畫廊等等,使新加坡邁向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國家。

陸、國家因文化而永恆

新加坡能,台灣不能?除了上述新加坡經驗的移植複製外,我覺得在國人的心態上,更應該適度調整:

所謂建立台灣新文化,並不是要全部剷除舊的文化,而是「融新匯舊」,去蕪存菁,同時也要創新,既有本土,也有國際。換句話說,就是讓世界的進步價值和進步文明,本土化、台灣化。

文化建設的開宗明義,就是先要有虛心學習、虛心求教的態度,摒棄自負托大,孤芳自賞,自我陶醉的心態。日本人常說世界都是我的教室,我們也應見賢思齊,學習日本人那種謙卑為懷,接受優質文化的雅量,才能使台灣新文化既有深度,也有廣度。

既然要推動文化建設,就必須具有發展台灣成為「文化國家」的文化視野。除了「經濟指標」之外,更應該重視「社會指標」和「文化指標」的品質,政府應該為文化提供最大的發展空間,讓政治為文化服務,讓文化為經濟加值。

此外,加速以台灣為主體的教育改革,讓住在台灣的人,認識台灣,關懷台灣,熱愛台灣,形成真正的生命共同體。法國大文豪暨思想家盧梭說:「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人』教育成為『人』」。所以我們更要推動「人文思想」教育,使人能過著真正是『人』的生活。如此台灣人才能轉化成有良知理性,有公德文明的新台灣人。

我也期盼有德望的宗教家,本著宗教家的使命感,發揮宗教家慈悲、寬容、博愛的情操,由下而上,積極全面推動心靈改革及社會改造,提昇人的品質。更進一步以「甘地」的「尊重」「理解」「接受」「欣賞」的精神,來了解、包容各族群的歷史經驗,文化背景,促進族群融合,建構獨特的多元文化,重建祥和的社會。

至於政治人物,雖然社會大眾已經不敢奢望他們能起帶頭作用,做好的典範,不過我仍然要引用紐約洛克斐勒中心紀念碑上一段發人深省的名言:「我相信每一種權利,暗示著一種責任;每一個機會,暗示著一項義務;每一種所有權,暗示著一份應盡的本分。」我期許\台灣的政治人物,能深切體會權力與責任、權利與義務的相對性。

新世紀的台灣,正面臨了一個大轉型(Great Transformation)的時代,不是國民所得的量增,也不是民主政治的型式發展,而是在於生活,文化及社會層面的質變。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教誨後人:「我到處走動,沒有做別的,只是要求你們不分老少,不要只顧你們的肉體,而是要顧全保護你們的靈魂。」我之所以引用哲人的這句話,無非就是要說明當前台灣最嚴重的社會生態問題,便是整個社會的精神心靈污染。只有將經濟發展和政治民主化的經營,轉化為提高生活品質及豐富的生活內涵,進而促進文化、藝術、思想的提升,「台灣文明」或「台灣文化」才有可能建立,而「台灣人的尊嚴」也才能隨之而來。唯有如此,台灣的社會才會是一個高貴、樸實,富而有禮,有文明,有文化,有「尊嚴」的社會,台灣人才是真正的文明人,台灣才是真正的現代文明國家。

我想,這才是台灣人運動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