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國漢語拼音是唯一的標準?
江永進、蘇育德、劉俊秀、陳鄰安、洪慧念、范文芳、張國財◎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新竹師院教授 四位語言學出身的中研院院士,投書主張,〈請以(中國)漢語拼音為中文譯音的唯一標準〉(《聯合報》2000/10/18/15版,),該文分三節,第一節先宣傳中國拼音e國際現狀,第二節舉例宣傳台灣若不採用中國拼音的後果,最後一節則是替台灣政府規劃主動被統一所需要e步驟。我們深不以為然,試論如下。 首先,中國的中國漢語拼音是國際標準,並不足為奇,但是請注意,那是中國地名人名的標準,不是用在台灣的標準。這些人所謂的國際標準,適用在中國,其實和台灣無關;超過全文篇幅的三分之一只是在作中國拼音「國際化」的介紹宣傳,與台灣拼音爭論無關。 不過,這些院士倒也提出一些實質討論:如何在外國找中文資料,以及台灣人應如何用拼音去外國找資料。之所以難得,是因為其他支持中國拼音的論點,多錯誤假設譯音只是外國人的需要;台北市馬市長應該知道,台灣人也需要拼音。 在外國找中文資料,需要看到底是誰在找、找什麼;此外,中文圖書資料應該是以中文書寫,查尋的目標應該是資料本身,而查尋只是工具,更何況拼音只是找資料的工具之一。 從資訊觀點,拼音轉換(人、電腦)並不是什麼問題,方法多得很;通用拼音與漢語拼音的轉換很容易,難道語言學家不知道?圈內人都知道,還有(免費的)自然輸入法,連連轉換也不用,不管通用拼音中國拼音,可以一起輸入(《自由時報》2000/10/11/41版;http://www.togetn.com.tw)。未來電腦語音輸入普及,甚至可以不用學什麼拼音就可以用聲音輸入,圖書館的查資料有何困難? 科技人最怕「不懂技術的人將技術說成好像萬能」,這些院士則將沒有什麼問題的技術誇大為無法克服,難道院士級的語言學家如此無知?而且,就算四位院士所說的情況是真的,那麼真正嚴重無法國際化的其實是ㄅㄆㄇ,為什麼避開ㄅㄆㄇ的不能國際化? 更重要的是,找資料的目的是為了使用資料,是不是外國的中文資料都用中國漢語拼音?其實,絕大多數資料是以漢字方式而不是以拼音的型態存在,那麼按照院士們的論點,如果資料多是簡體字,是不是台灣應該全用中國的簡體字?或者資料多是繁體字,他們是不是應該向中國主張台灣繁體字是唯一標準? 如果有人連有簡單對應的拼音方案互換都如此誇大攻擊,困難大幾百倍的漢字繁簡互換呢?莫非攻擊通用拼音其實是廢繁體字大陰謀的前哨?他們未免將問題過度簡化、將漢語拼音的功能過份誇大了,而且雙重標準,避重就輕。 拼音爭論,至少應該先平心看新政府提出的理由是不是充分,不是一味用其他理由炒作,可惜媒體報導很少給教育部適當份量的說明。台灣新政府致力多語政策,發展多語族文化,為吾人所重視珍惜與支持。吾人認為,教育部范次長的說帖是很有力的:通用拼音有台灣特色,兼顧台、客語需要。 長年久住國外的四位崇高院士語言學者,明顯不知台灣拼音爭論的焦點,不知台灣的需要,或者故意忽略,以國外圖書館做名,鐵口直斷只有漢語拼音才可以找到資料,繼將此點等同國際化,又試圖將複雜的拼音爭論,簡化成「語言專業」一項。難道,母語學習的考慮就不是語言專業? 歸根究底,這些人只是要逼迫台灣只能聽從「中國化等於國際化」的語言學家之言。其實,他們的意向很清楚,就是冠冕堂皇的「國語是統一的標準語」,在這個假設下,只拿中國漢語拼音方案做唯一的標準,不需要任何討論。如果容許我們開個玩笑,台灣乾脆不要國統會、陸委會了,只要國外圖書館決定中國統一台灣就好了。 詳細思考四個院士的文章,其實暗藏了一個陷阱:如果我們採用中國漢語拼音,無形中默認「國語是統一的標準語」這個價值觀。原來不是單純討論拼音問題!母語受盡迫害的母語人,相信多元化的台灣人,情何以堪!這種被著語言專業外衣,真是令人感覺,處處陷阱,處處惡毒。 要知道,通用拼音為多層目標,顧慮國際化、資訊化等因素,又兼顧本土化母語需要,是經過長期研議及教育實驗的,結果算是差強人意,雖然不是一百分;但是現在,有人隨便用偏頗國際化名義反對,必須要先說服我們,通用拼音的國際化程度到底是多低? 為什麼較公平的語族需要考慮不應該,反而要聽從所謂「語言專業」在漢語拼音的基礎上調整字母的「小媳婦母語政策」?若按照他們定義的國際化,通用拼音還不足以妨害國際化,元兇應該是ㄅㄆㄇ,元兇可能是繁體字!通用拼音是多元化台灣的需要,有台灣特色,這樣有政治考量?中國拼音等於國際化,這樣就沒有政治考量?真是打人喊救人。 總而言之,這是文化、土地認同的問題,這是反壓迫的問題,這是台灣要不要改正過去錯誤壓制的語言政策的問題,這是台灣是不是要多元化的問題。我們無法同意四位國外院士找資料薄弱的理由。 吾人不禁感歎,趨炎附勢是容易的。現在需要光的是奄奄一息的弱勢母語。
|
2000年9月 第1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