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及台語之語言名稱的誤會及誤導

鄭良偉◎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推會的委員專長是語言學,委員語言專家一般看法是:
(1)執政黨可能輪替,但台灣的語文情況及語文工作需求不可能有大改變,人類的語文共性更不可能改
           變。
(2)母語教育影響人格尊嚴、自我認同文化意識以及學習的自信及效果。
(3)保護少數民族語言及文化,合乎民主精神,有助於族群的和諧,順乎世界潮流。
(4)將少數民族語言看做國家文化資產有助於人性及特性的體驗、瞭解及尊重。
(5)同一社會的語言不平等,會產生社會不公,族群不和。
(6)以法律保障族群,合乎文明國家的法治精神,遠勝過以利誘及分化的人治待遇。

基於以上原則,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於92年2月10日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中,通過語言平等法草案,在這個版本裡有一些改變值得注意:

一、國語?華語?

國語會放棄「國語」一詞,採用「華語」的理由。

(一)「國語」一詞含義有所改變。
語言平等法中結構語言包括,三種漢語及十一種原住民語言。因此將「國語」改用「華語」可以避免誤解。

(二)「國語」一詞有不平等對待其他語言的含意。
國語與方言對立,國語是指政府要推動的國家標準語,方言是政府不鼓勵使用,甚至要禁止的。按照30年前的行政命令「國語推行法」第十條規定廣播應使用國語。其含義便是,說方言是法令所不允許的,在學校要受處罰的,是當政者視為不贊同的。

(三)保護少數民族,將它看做國家文化資產,放棄「國語」這種國家至上觀念,是世界潮流。
日本算是推行國語相當「成功」的國家。這對日本的方言使用者,以及少數民族Ainu產生過自卑感及壓迫感。日本教育學會已經宣佈將在2004年改名為「日本語教育協學會」。美國的英語是實質上的官方語言 (official language),同時也是國家語言 (national language),但是憲法並沒有明文規定。曾經有位加州的日裔參議員,一位舉世聞名的語意學家Hayakowa提議:將英語列為美國的國家語言,但是沒有通過。中國大陸早就不用「國語」這個名稱,而用「普通話」一詞。教育課程上採用漢語課、漢語課本等字眼,有別於朝鮮語,蒙古語,藏語。

(四)「華語」指以北京語音系統為標準的Mandarin。
台灣國內外都有人使用。國內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華語文研究所;有幾十年來政府補助經費的「世界華語文促進會」。國外有全世界的各地華人的子弟學校,都採用華語這個名稱。自從國推會版國家語言平等法草案公開,有些媒體強烈反對國語改成華語,國推會在收集資料時將,特別注意四個問題:
(1)誰反對採用華語一詞?
(2)以何理由?
(3)是否出自既得利益的動機?
(4)對族群關係有何影響?

媒體及民間也有不少人贊成採用華語的,本會也將注意同樣的問題。

二、選一個語言做全國性的共通語?

這個問題在國語推行委員會的兩次提議會中都曾被提議過,本人當主席時就曾提議問過全體委員,有沒有人附議?結果是兩次都沒人附議。沒有附議的理由主要有二:
(一)違反平等的原則。
(二)閩南語佔多數,如選了閩南語,有人不希望再學另外一個語。

三、原住民是一個語言還是十一個語言?

委員會的成員雖然覺得太複雜,也同意三位原住民委員的說明。
(一)從推廣的觀點看,團結產生力量,分散減弱力量。原住民主張列舉各別語言,等於自我分化,減弱
             其競爭力。
(二)從爭取保護的觀點看,面臨滅亡的語言需要保護,需要加強研究,主張列舉突顯,各個語言都有搶
             救的急迫性。
(三)從媒體及民意的觀點看,列舉愈多的語言,愈會產生混亂的恐懼感,愈會引起單一法定共通語的聲
             音及要求。
(四)從國家語言計劃的觀點看,當局一方面需要為各個語群肯定平等的地位,設定發展的措施,另一方
             面需要為語言使用提出可行而合理的遊戲規則,行使明智的語文選擇。
(五)多元選擇與規範效率之間,國民教育已經合情合理規定每一個學生只選一種鄉土語言。

四、Holo(台語)到底是按怎講才正確?

真 che 人問,仝一種話名稱 hiah che 種:台語、福台語、閩南語、台灣閩南語。到底是按怎講才正確?

(一)台灣人的經驗中自己語言的名稱:筆者自細漢一直到現在,一向就是慣勢「台語」抑是「台灣話」。閩南語表示台灣屬中國:閩南語這個名稱是第二次大戰後才聽著的名。戰後的中國國民黨政權接收(接管)台灣的理由之一就是:台灣的住民及中國的福建省民是同族同語。閩南語代替台語出自強調台灣語言屬中國方言的考量。閩南語在學界裡另外有無仝的內涵:是語言及方言分類的專用學術語。當時的執政者及媒體攏瞭解這種用法的意義。

台灣的少數族群反對台語、台灣話名稱狹義用法:後來有意識著需要分別無仝種的台灣人。大家攏 beh 認同做台灣人,所以台語就無應該幹單指 Holo 話。也就是講:有福佬台灣話,客語台灣話,原住台灣話的需要。台語是簡稱,嘛會使講是狹義的指稱。廣義的台語,台灣話就是台灣的語言的簡稱:包括福台語、客台語、原台語。這是各族相爭做台灣人的好現象。但是大家猶未解決兩項問題:
(1)按照尊重族群的精神,各族群有家己號名的權利(語言命名權)。
(2)各族群猶未 chhoe 著,一個多數族群願意接受的名稱。閩南是門來蟲。福佬在廣東話及客話攏有輕視的含意,河洛是後來有人 beh 仰慕中國中原想出來的,違反語源根據,ma 違反一寡人的台灣認同意識。

少數族群無愛 hou 福佬話演變做台灣的共同語:這種態度出自過去的國語政策,台灣各族群無機會互相學習、使用互相的語言。這種現象造成各族群的分化,各人對民選政府有無仝的期待。多數族群認為政府對家己的母語無夠照顧。少數族群認為已經慣勢華語,無愛閣再用另外一種別人的語言做國語。民主法治社會,少數服從多數,多數保護少數:目前保護少數族群有直屬行政院的原住民委員會,客家委員會, 都是保護族群文化及語言有實質意義的措施。他們對Holo 台語的號名的聲音顯示在政府的公告裡閩南語這個字眼裡。 Holo 台語(簡稱台語)反映台灣語文經驗。

(二)世界學術界的語言名採用慣例:沿用本族的號名。若是要指一個社區明確的語言時,研究者的命名原則是:語言使用者按怎叫家己的語言,就按照按呢叫。這是因為當地人既然有家己的名稱,一定有社會及文化因素。所以在國際上的學術論文絕大部分是用Taiwanese 來指台灣最大族群的語言。中國強調台灣語言屬中國方言的考量,閩南語這個名稱是第二次大戰後才聽著的名。這是根據中國語言及方言分類的講法。

(三)語言分類的語言分類用法,語言學界為著一個大語系做種種分類。親屬關係的分類 (Geneological classification)、語言類型的分類 (typological classification) 和地區分類。如下圖所示:

親屬關係

語言類型分類

地區分類

 

使用地區

印歐語系

印度、伊朗語族

 

 

 

 

斯拉夫語族

俄語、波蘭

日爾曼語族

英語、德語

阿爾泰語系

突厥語族

 

蒙古語族

日、韓語族

漢藏語系

藏語族

漢語族

官話(普通話)

 

北京、重慶、南京

閩南語

 

廈門、漳州、泉州、海南、潮州

福佬台語

新竹、鹿港、台中、台南、高雄

新馬福建話

 

英語、德語的親屬關係在學術界有如上的分類。          英語、德語的親屬關係在學術界有如上的分類。通常是語言分類或比較特點時才使用。如果指稱族群 (people) 就用Englishman、British,無用Germanic這個字眼。若是語言 (language) 就用English(英語)。德國人從來m bat 要求英國人mai 用英語這個名,改用日爾曼語。中國人要求台語是閩南語,就像萬一有一日德國想要統治英國,要求用Germanic 這個字眼來代替英語這個名。同屬於閩南語的有海南、潮州、同安等互不相通的語言,其間距離並不近於德語和英語之間。

在語言親屬關係的分類中,將北京話、重慶話歸類為官話的兩種語言。漳州、泉州、廈門、汕頭歸類做閩南語的方言。過去台灣的學者討論台語的時候,對閩南語實際情形並無瞭解,也沒有採用福建省的語料,這是政治的幹擾所致。無仝名,各有無仝的內涵,對名稱的選用,講的人及聽的人攏有可能 chin特別的反映。

以上分類的根據主要是根據詞素 (morpheme)。若是漢語的分類,學者就偏重字音的異同。無仝學術背景,對台灣話的分類及號名有無仝的看法及主張。

*以上只代表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教育部立場。

 

2003年5月  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