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FI40週年】台獨聯盟的標竿作用    rdrcntr:3273 2010-03-16
陳儀深2010-03-12

台獨聯盟創盟40週年《傳承與前瞻研討會》

台獨聯盟的標竿作用 ──賀獨盟「四十而不惑」

陳儀深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中華民國是否擁有台澎的主權?由於「開羅會議公報」的真相已被愈多人所知悉,它曾經具有政治效力而未嘗是法律效力。不過國民黨理論家還有兩項武器,一是1945∼1949年他們對台灣「由佔領到流亡」的過程,世界各主要國家(包括擁有主要佔領權的美國)皆無表示異議,對此(個人認為)當韓戰發生以及舊金山對日和約對台澎以「地位未定」的方式處置,等於已經表示了異議;另一項武器是,台灣人民乖乖納稅服兵役,不再反抗,不啻默認中華民國合法領有?這時候,好在有五○年代廖文毅的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以及六○年代接續的美日台獨運動組織,尤其1970年組成的世界台灣獨立聯盟(WUFI),更清楚標誌著台灣人的反抗。如今WUFI已經成立四十年了,我們對於它在艱難的時代所起的標竿作用,應該要有滿滿的感恩。

戒嚴時代島內高壓統治,促使海外獨盟走向「以打倒蔣家政權,建立台灣共和國為目標的革命組織」,要採用「有計畫地群眾起義的模式來達到革命的初步目標」。這種意識型態自然會鼓勵1970年鄭自財、黃文雄的刺蔣事件,1976年王幸男的郵包炸彈案,以及1983年中央日報和聯合報大樓等爆炸案的發生,然而獨盟領導階層基於「美國社會的價值」、「組織存續的考慮」等因素做了矛盾的處置,當然造成內部衝突、分裂的危機。獨盟內部的危機,還包括標榜社會主義革命理念的洪哲勝,在1981、1984年兩次競選聯盟主席失敗,進而離開另組革命黨;郭倍宏、李應元等雖然沒有跟著洪哲勝離開,但不斷對「中央」有嚴苛批判,1987年「學生組」終於出來擔負責任,由郭、李分別當WUFI-USA的主席、副主席。

九○年代初期獨盟主要人士紛紛闖關回台,正逢李登輝總統推動民主化以及民進黨開始「轉型」為選舉黨,獨盟要不要成為民進黨內的一個派系?要不要支持李登輝的「改革」?不時有矛盾的言行。例如1993年張燦鍙曾說「民進黨主攻選舉、台獨聯盟側重體制外運動」,但是他們在郭倍宏挑戰民進黨的時候(既然不是民進黨內的一個派系)卻不支持郭,張燦鍙隨後自己也「主攻」選舉。

從台灣政治發展的過程看,解除戒嚴、結束動員戡亂的時候可以說海外獨盟已完成階段性任務,「歷史不是按主觀意志前進」,九○年代返台的獨盟只能為民進黨添加薪材,最主要的加持可能是陳隆志的「演進獨立說」;二○○○年以後獨盟繼續對民進黨「批判地支持」,在激進與保守之間、理想與現實之間移動,發揮的是另一種意義的標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