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危急存亡的台灣 美國應改變對台政策(下)    rdrcntr:7152 2005-07-14
宗像隆幸
目錄

10. 聯合國亦承認台灣的國際法地位未定
11. 上海公報早已失去效力
12. 美中建交與台灣關係法
13. 克服重重政治迫害,突破國民黨一黨獨裁
14. 台灣的民主化
15. 毛澤東的建國精神與台灣
16. 美國與支那帝國的建國精神完全迴異
17. 瀕臨危急存亡的台灣

--------------------------------------------------------------------------------
作者簡介
宗像隆幸(MUNAKATA Takayuki)
1936年生於日本鹿兒島市。大學時期結識來日本的台灣留學生,瞭解到二次世界大戰後,佔領台灣的中國蔣介石政權以恐怖政治統治台灣人的 事實。1960年,在日台灣人留學生開始發起台灣獨立運動,翌年參加該運動,並協助從事月刊『台灣青年』的編輯等工作。至今仍不改其志。

著書
1987年『俄國革命的神話―全體主義體制是如何誕生的』東京•自由社
1988年『台灣獨立運動的思想與戰略―為自由而戰』台灣•南冠出版社
1990年『新台灣』(合著)東京•弘文社
1996年『台灣獨立運動私記―35年之夢』東京•文藝春秋社
1996年『台灣獨立運動私記―35年之夢』台灣•前衛出版社
-------------------------------------------------------------------------------

10.聯合國亦承認台灣的國際法地位未定

中國政府主張1971年阿爾巴尼亞決議案通過之後,聯合國也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但是,這完全是捏造的。反而,阿爾巴尼亞決 議案有「台灣的國際法地位未定」的意涵。有關這一點,擬定阿爾巴尼亞決議案的周恩來也曾對季辛吉說過,中國政府不可能不清楚。

阿爾巴尼亞決議案擬定時,周恩來費盡心機就是不能寫入「將中華民國的代表逐出聯合國」這樣的字句。如果這麼寫的話,就會變成是聯合國 會員國被除名,這在聯合國是不會過關的。於是,周恩來所利用的,就是台灣的國際法地位未定論。舊金山和約只是決定日本放棄台灣的領有 權,完全沒提及有關台灣的歸屬一事,因此台灣的國際法地位就一直處於未定的狀態。這是美國、英國、日本等國一致的官方見解。就因為台 灣的國際法地位未定,因此,中華民國沒擁有被國際法承認的領土。中華民國在1949年失去中國大陸領土的時候,已經喪失了做為主權國家的 資格,佔據台灣之後,揚言「反攻大陸」的,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蔣介石所率領的私人集團。周恩來之所以在阿爾巴尼亞決議案載明「將蔣 介石的代表逐出聯合國」,就是這個意涵。但是,最不想讓外界知道這意涵的正是中國。

「台灣的國際法地位未定」論如果在聯合國中形成一個話題,那麼衍生出一些問題,諸如,應該如何決定台灣的法的地位、聯合國裡頭該由誰 來代表台灣?

1960年聯合國大會所裁定的「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就言明「所有的人民擁有自決的權利,基於此權利,所有的人民有自由決定其 政治地位,並且自由追求其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日本既然放棄了殖民地台灣的所有權,因此應該承認台灣人基於人民自決的權利,有 權決定台灣的政治地位,亦即國際法的地位。

196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國際人權公約第1條「人民的自決權」中,就完全納入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的「自決權」。國際人權公約第 1條所揭櫫的自決權就表明自決權才是所有人權的基礎。如果自己沒有自由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是由他人來決定的話,那就不是一個自由人 ,而是奴隸。自己沒有自由決定自己國家的前途,而由他國來決定的話,那就不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而是一個殖民地式的從屬國。台灣人所 追求的,就是可以由自己決定台灣前途的自由。然而,千方百計要剝奪這項自由,將台灣納為殖民地的就是中國。

台灣人的自決權如果受到承認的話,中國就永遠不可能併吞台灣。因此,周恩來以台灣的國際法地位未定論為前提,研擬「阿爾巴尼亞案」的 同時,又深怕他國注意到這個決議案具有隱含台灣的國際法地位未定論的意思。季辛吉在1971年兩度訪問中國,與周恩來進行了多達14次的會 談。儘管如此,周恩來三番兩次要求季辛吉,千萬不能向聯合國提出台灣的國際法地位未定論。『周恩來與季辛吉機密會談錄』(岩波書店200 4年發行,159頁)


周恩來:「在這個提案之下,要插入有關台灣地位問題的條款就不可能了。而且如果這項提案通過的話,台灣地位就成了未定的局面」
季辛吉:「即使是阿爾巴尼亞案也是如此嗎?」

周恩來:「是有那樣的危險。當然,支持阿爾巴尼亞案的各國沒想過這方面的問題吧」

如果,阿爾巴尼亞決議案中載入「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這一條的話,有關台灣的國際法地位問題,就會在聯合國引起討論。如此一 來原本只注意究竟該由誰代表中國這問題的各國代表也會發現到大家都忽略了台灣以及台灣人民的權利。根據國際法,台灣的國際法地位未定 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因此,想當然爾,支持台灣人民擁有自決權的聲浪勢必會很高。不儘如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做為中國的代表加入聯合國 一事還可以,但是在聯合國裡面究竟由誰代表台灣人民這個問題自然會被提出來討論。屆時,可能會有意見認為蔣介石政權統治著台灣及台灣 人民,若要剝奪其普通席位的話,就會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除名案。

周恩來說:「如果這案子通過的話,那就變成了台灣的國際法地位未定」。這案子當然是指阿爾巴尼亞決議案。可是季辛吉卻還糊里糊塗地問 周恩來說:「即使是阿爾巴尼亞決議案也會那樣嗎?」。儘管季辛吉與周恩來會談了14次,但是對於台灣人民的事卻完全沒提到。或許,在季 辛吉的腦海裡,根本沒有台灣人的存在吧。連季辛吉都如此了,遑論世界各國的聯合國代表們。正如周恩來所說的「支持阿爾巴尼亞決議案的 國家,應該不會想到這一點」。在沒留意到這種作法會剝奪了台灣人民權利的情況下,蔣介石的代表就如此被逐出聯合國。


11.上海公報早已失去效力

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之後,聯合國完全忽略了台灣及台灣人民的存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台灣問題已經獲得解決。台灣問題,像是威脅世 界和平的危險火苗,隨著歲月的累積,問題日益嚴重。

被逐出聯合國一事對蔣政權來說是一大打擊。雖然蔣介石到死都高居總統寶座,但不知是否已對政治不再眷戀,他在1972年5月任命兒子蔣經國 當行政院長,將政治實權交給了蔣經國。台灣由於在國際社會上遭到孤立,也因此接受到不少的國際壓力。在台灣,蔣政權仍舊頑固地死守著 自己才是中國的正統政府這個虛構,不許任何人對此有異議。蔣政權持續實施恐怖政治,台灣民主化的希望也變得遙遙無期了。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在上海宣布了公報。在這份上海公報之中言明:「美國認識到(acknowledge),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 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美國政府重申對中國人本身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關心 」。

上海公報最初的草案就是根據周恩來和季辛吉會談內容,在季辛吉的主導、未與國務院商量的情況下所作成的。該草案中原本記載:「台灣海 峽兩岸的所有人民」。美國國務院在看到這份草案之後,強烈要求將「所有人民」修改為「所有中國人」。在台灣方面,支那人也都認為「台 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可是大多數的台灣人卻不這麼認為。他們只是因為生活在恐怖政治中無法說出心聲罷了。季辛吉甚至不知台灣人和支那 人有別,以為終有一日台灣會被併入中國,所以才不重視台灣。因此,他才會在聯合國大會快召開前的重要關鍵時刻,突然發表尼克森總統訪 中的訊息。不儘是美國國務院,就連在中國代表權問題上支持美國的國家都陷入一片大混亂,導致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的窘態呈現。當時, 如果有充分研擬對策的時間的話,應該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中華民國留在聯合國才對。

閱讀過2001年所公開的「周恩來與季辛吉密談錄」之後,筆者覺得在交涉中,周恩來似乎比季辛吉較佔上風。當 時,美國為了讓美軍趕緊從越南撤退,需要與北越締結和平協定,因此就需要中國的協力。但是,中國與蘇聯交惡,美蘇這世界上的兩大超強 國互為敵手,中國也陷入窘境。而且,當時的中國,因為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緣故,全體國民都陷入一片動盪不安的局面。中國需要美國 協助的程度遠大於美國需要中國的協助。

美國如此拙劣的對中國外交政策,讓台灣人民繼續深陷痛苦,使得國際社會留下了台灣問題這個棘手的問題。但是,仍有挽救的機會。爭取民 主化的結果,台灣人民獲得能與在台灣的支那人平起平坐的機會,並且能舉行總統大選和國會議員選舉。

美國在上海公報中,沒有觸及台灣的國際法地位一事。美國政府只是表明「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這個事實而已。忽略了台灣人的意志,只憑台灣海峽兩邊的中國人來決定台灣的未來,這是無法被容許、也不切實際的。從這樣的情況變化看 來,或許我們可說上海公報早已失效而成為歷史了。

12.中美建交與台灣關係法

根據上海公報,美國和中國對設聯絡事務所。尼克森總統連任之後,準備與中國正式締結邦交,但因為發生水門事件,結果在1974年辭職下台 。福特副總統繼任為總統。但是,在1976年的總統大選中,福特輸給民主黨的卡特,所以共和黨政權沒能與中國建交。

1978年12月16日,美國與中國發表共同聲明,宣布將在1979年元旦建立邦交。美中兩國政府,這次也是經由秘密交涉,突然宣布了聯合公報。 公報中言明:「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在此前提下,雙方同意美國人民將繼續與台灣人民維持文化、商業 與其他非正式關係」。聯合公報中並沒有記載究竟這個中國(China)是否包括台灣,但是美國政府並沒有宣布「台灣的國際法地位未定」這個 官方見解有所變更。所以我們可以解釋成這個「中國」並不包括台灣。

中美建立邦交,於是美國和中華民國斷絕邦交,美華共同防衛條約(譯注:國民黨時期稱中美共同防衛條約)也在1979年底失效。卡特政權並 沒宣布美國該如何參與日後的台灣的安全保障。在台灣,1975年,蔣介石去世,由蔣經國繼任為總統,但是他只能單方面責難斷交的美國政府 ,無法提出中(譯注:中華民國)美共同防衛條約失效後的台灣應該有何種安全保障對策。

填補這空隙的就是美國國會所制定的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相當關注的參眾兩院的議員們,以及與這些議員有私誼的留美台灣獨立運動人士相互 合作,擬定了台灣關係法的草案。這部台灣關係法在美國的參眾兩院以壓倒性的多數通過,於4月10日由卡特總統簽署公布。儘管這部台灣關係 法是在極短促的時間內擬定的,但是內容顯示美國對於台灣及台灣人民所處的艱苦立場非常理解與同情,並表示將協助台灣的民主化。

台灣關係法的概要如下:

「協助維持西太平洋之和平、安全與穩定,授權繼續維持美國人民與在台灣人民間之商業、文化及其他關係,以 促進美國外交政策」。

「該地區(西太平地區)之和平及穩定,與美國政治、安全與經濟利益相攸關,並為國際間關切之事。美國決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 係,係基於一項期望,即台灣之未來將以和平方式決定之。任何試圖以和平手段以外之方式,包括經濟抵制或禁運,決定台灣之未來,將被認 為是對西太平洋和平與安全之一項威脅,為美國所嚴重關切。提供台灣防禦性武器。維持美國之能力以抵制任何可能危及台灣人民安全或社會 經濟制度之武力行使或其他形式之強制行動。維持並提高在台灣所有人民之人權在此再次被確定為美國之目標」。

這部台灣關係法規定適用範圍為台灣、澎湖島及其附屬各島,並不包含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內的金門與馬祖。此外,適用的對象不限於197 9年元旦之前與美國有邦交的名為中華民國的台灣統治當局,也適用於繼承其後的統治當局。一旦制定台灣憲法,揚棄中華民國憲法,台灣國成 為台灣統治當局時,台灣關係法也可以繼續適用。

13. 克服重重政治迫害,打破國民黨一黨獨裁


一進入1970年代後半段,台灣人要求自由與民主化的聲浪愈來愈高張。當時的時空背景是台灣人的力量也愈來愈高,反觀,中國國民黨的統治 力卻逐漸衰弱。

首先是,台灣人的經濟影響力愈來愈大。能支持1960年代起步的台灣經濟高度成長,主要是歸功於台灣人的中小企業在出口產業方面急遽發展 。台灣的大企業幾乎都是舊日本資產,所以全被國民黨接收。其中大部分變成公營化,但是公營企業向來都缺乏國際競爭力。

台灣的中小企業家為了經營出口產業,便在美國等世界各地打拼,因此台灣早就無法一手遮天關閉外國的資訊情報。台灣人也逐漸體會到自己 身處何種非人道的恐怖統治。海外的台灣人所推動的台灣獨立運動思想也漸漸地傳到台灣內部。

此時,領導國民黨軍隊的仍是那批隨蔣政權逃到台灣的支那人將領,不過,大多數的軍人是台灣人。如果,台灣人的積怨達到極點,發生類似2 •28事件的抗爭的話,軍人們與台灣獨立運動者合流的可能性相當高。雖然恐怖統的陰影尚在,但是即使是獨裁者蔣經國也不得不謹慎行事。

被逐出聯合國之後,中華民國失去了大多數重要國家的邦交,到最後,竟然也遭同盟國美國棄離,斷絕邦交。因此台灣人民對於蔣政權的不滿 急遽升高。此時,美國制定的台灣關係法因載有「維持並提高在台灣所有人民之人權在此再次被確定為美國之目標」這一條條文,所以給台灣 人勇氣大增。

1979年8月,以推動台灣民主化運動為目標的『美麗島』雜誌創刊,引起了熱烈的迴響。集結在美麗島雜誌社的民主化運動家開始展開全台號召 同志的活動,組織也急速成長擴大。獨裁政權最害怕的就是有自己無法以權力掌控的強大組織誕生。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這一天,美麗島雜誌 社在台灣南部的高雄市舉行人權集會,聚集了3萬名的民眾。蔣政權下令憲兵部隊與警察強制解散集會之後,逮捕了美麗島雜誌社的幹部等151 人。蔣政權為了避免敵手的組織擴大導致無法應付,於是大刀闊斧地打壓美麗島雜誌社。這就是所謂的美麗島事件或高雄事件。

1980年2月28日白天,因高雄事件下獄的林義雄律師住宅,發生一樁血案。林義雄的母親(60歲)與雙胞胎女兒(6歲)被刺死,9歲的長女傷勢 嚴重幾乎死亡。因高雄事件下獄的主要關係人的住宅幾乎都遭國民黨特務機關的嚴密監控,因此,任誰都會認為這件兇殺案一定是特務所為。 國民黨軍隊在1947年大量屠殺台灣人事件的日子就是2月28日,在這一天犯下這種殘酷的暴行,一定是蓄意要大家憶起228事件的恐怖。林宅血 案的犯人至今尚未查明。

4月24日,以台灣基督教長老會總幹事高俊明牧師為首的長老教會人士10人遭到逮捕。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在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的1971年12 月時,發表要求台灣民主化與國會全面改選的「國是聲明」。這項「國是聲明」言明:「所有的人民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前途。上帝所賜,也是 聯合國憲章所保障的」。此後,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不斷地倡導台灣應該要走向民主化。原本蔣政權唯恐打壓基督教會將招致國際的譴責,盡 量避免進行正面打壓,可是這次卻斷然採取逮捕長老教會指導者的行動。

蔣政權可能是期待這一連串的打壓行動,台灣人會像228事件之後就變馴服那樣。不過,這次卻事與願違。許多台灣人對於遭到打壓的人或他們 的家屬,都給予安慰、鼓勵、援助。

世界上的基督教會和美國的政治人物也都嚴加譴責這種政治迫害行動,並且要求公正、公開的審判。因高雄事件遭到逮捕的人之中的8人及長老 教會迫害事件中遭到逮捕的10人,都接受了軍法審判。軍法審判幾乎未曾有公開的前例,可是因為國際間譴責的聲浪強大,所以蔣政權不得不 對外公開高雄事件及長老教會迫害事件的軍法審判。在高雄事件這方面,有1人無期徒刑,其他7人被判12到1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在長老教會 迫害事件這一方面,高俊明牧師等2人被判刑7年,4人被判2到5年不等的徒刑,其他的4人雖可緩刑也都被判有罪。這些事件的受害者及替他們 辯護的律師們,在往後台灣的民主化進程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例如,陳水扁總統就是高雄事件的辯護律師,呂秀蓮副總統(女性)曾因 高雄事件被判刑12年。

蔣政權雖然極盡打壓之能事,可是這一連串的政治迫害卻成台灣民主化蓬勃發展的契機。因此,蔣政權的大規模政治迫害便就此打住。只不過 ,小規模的政治迫害還是持續不斷。

留學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學系副教授陳文成博士利用休假返回台灣,1981年7月2日被台灣最大的特務機關•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強行帶走, 翌日清晨他被發現陳屍在台灣大學校園,死狀悽慘。有人認為陳文成博士是因國民黨特務認為他在美國進行台灣獨立運動,結果在接受嚴刑逼 供時死亡的。這樁命案的犯人至今也尚未查明。

1984年10月15日,華裔美國人江南(52歲)在加州的自宅中遭人暗殺。江南是一位記者,才出版『蔣經國傳』不久。犯人的友人在美國被逮捕 之後,才知道事件是台灣的支那人(外省掛)黑幫所犯下的罪行。這位黑幫頭子受命於蔣政權特務機關之一的國防部情報局長去暗殺江南,過 程中,他曾錄音,並將錄音帶交給在美國的手下保管。他或許是怕自己會遭台灣特務機關滅口,所以特意留下錄音帶。由於這捲錄音帶被美國 警方收押,所以事件的大致上情形才得以釐清。美國眾議院也通過了要求引渡犯人的決議。蔣政權雖沒有答應這項要求,可是下令逮捕情報局 長和黑幫頭子等人。根據該黑幫的成員表示,因為蔣經國的兒子蔣孝武非常不滿江南在『蔣經國傳』一書中批評蔣經國的不是,所以才下令情 報局長去暗殺江南。

妨礙民主化運動的政治性審判可說是家常便飯,但是台灣的民主化運動卻愈來愈蓬勃。陳水扁總統任職於台北市議員的1986年6月,他擔任社長 的政治性雜誌報導被控毀損名譽,因此與雜誌發行人、總編輯等人一同被判刑8個月入獄。此時已不是軍法審判,而是一般審判,所以從判決到 入獄大概是10天左右。入獄當天,3人身披「光榮入獄」的彩帶,來送行的群眾都高喊「我們也要一起進監獄」,並一路送行到監獄。政治犯變 成英雄,大眾已經不再懼怕政治迫害了。就因為人民會感到恐懼,所以恐怖統治才得以暢行無阻。但是到了這種地步,恐怖統治再也行不通了 。此時,準備成立民主進步黨的行動已經在檯面下暗中展開。

國民黨最懼怕的就是挑戰國民黨一黨獨裁的政黨出現。在戒嚴令之下,新政黨的創立是被嚴禁的,所以民進黨如果要成立的話,很可能會被視 為非法行為而遭打壓。在美國活動的獨立運動人士,尋求美國政治家的援助。1986年5月20日,美國參眾議院的有力議員們成立了台灣民主化委 員會(Committee for Democracy on Taiwan),發表了一項聲名表示:「促進人權的保障與民主化,是美國對台政策的主要目標。因此,本委 員會呼籲台灣當局應該解除戒嚴令並給予成立新政黨的自由」。

1986年9月28日,在台北,有135名的發起人齊聚宣佈成立民主進步黨。蔣政權的法務部長說這是違法行為將加以取締。但發起人都是全台灣最 具影響力的民主化運動人士。如果取締這些人的話,勢必在全台引起很大的騷動。10月7日,蔣經國表示:「不論哪個新政黨都該遵守憲法」, 這成了他表態默認民進黨成立的一項發言。克服了重重政治迫害,民主的政黨終於在台灣誕生,打破了國民黨一黨獨裁。

14. 台灣的民主化

1986年12月舉行了立法委員(國會議員)選舉。但是,322名的立法委員當中,經由選舉選出的只有73名。立法委員大多數都由國民黨的萬年議 員佔住,所以這次的選舉只不過是故意擺出有實施國會議員選舉的表面動作。但是,在這場選舉當中,剛成立的民進黨一舉拿下12席,成了台 灣民主化的一個突破口。無視於戒嚴令而成立的民進黨,在國會中擁有席次的事實,迫使蔣政權不得不解除戒嚴令。

1987年7月15日,實施了長達38年之久的戒嚴令終於解除了。翌年1月13日,蔣經國(77歲)突然病逝。身為副總統的台灣人李登輝升格繼任總 統。任命台灣人當副總統,那是一種針對台灣人的懷柔政策。副總統只不過是一個擺飾的存在而已。蔣經國之所以選擇李登輝當副總統,據說 李登輝雖是一位農業經濟學家,也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實務家。並被視為毫無政治野心的人物。

國民黨、軍隊、特務機關這三者是蔣政權的主要權力基盤。由於李登輝與黨、軍、特這三者皆無任何瓜葛,所以成了有名無實的總統。但是, 台灣已經沒有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那樣統治所有權力機構的獨裁者了。國民黨的實力派人士一邊進行權力鬥爭,一邊共同撐起政權的運作,視 李登輝為「傀儡總統」。雖說如此,台灣人對於終於有台灣人當上總統一事倍感欣喜,非常熱烈地支持李登輝總統。

戒嚴令解除,已不再有獨裁者,因此民主化運動普及於一般大眾之間。在民主化運動的領導人士當中,鄭南榕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鄭南榕 是『自由時代』這本雜誌的社長兼總編輯,他首度在公開場合主張台灣獨立,並且將在日本進行台灣獨立運動的許世楷執筆的台灣共和國憲法 草案,刊登在1988年12月發行的『自由時代』雜誌上。主張台灣獨立就等於觸犯刑法上的叛亂罪,所以台灣高等檢察署以叛亂罪嫌傳喚他。但 是,鄭南榕主張自己有言論自由,他一直待在編輯室內不出戶,並說:「國民黨只能抓到我的屍體,不能抓到我的人」。1989年4月7日,鄭南 榕(41歲)在重重警力的包圍中自焚而死。鄭南榕為了爭取自由,不惜捨身取義昭告世人。也因為如此,台灣的民主化運動也彷彿受到神的啟 示一般,急速地蓬勃發展,輿論蔚為一股龐大的力量。

李登輝總統繼任蔣經國總統殘留的任期,此任期做到1990年5月為止。國民黨對於下一屆總統由誰出任,內部曾發生過爭執,不過,國民黨不能 無視於支持李登輝的壓倒性輿論,因此選擇李登輝出任下一屆的總統。有壓倒性的民意支持,李登輝成了名符其實的總統,主導了台灣的民主 化。

1992年5月,由於刑法的修正,主張台獨的言論自由獲得認同,在外國活動的許多指導台獨運動的人士陸續回國。受到輿論的撻伐,萬年國會議 員被廢止,12月舉行第二屆立法院全面選舉。由人民選出的真正的國會就此成立。台灣也變成了實質的民主國家。

原本6年的總統任期改為4年,1996年台灣首度舉行由人民直接選出總統的選舉,李登輝獲得壓倒性的勝利。2000年的總統大選,李登輝卸任總 統,國民黨內部分裂,導致民進黨的陳水扁以39%的得票率當選總統,成功地實現了經由選舉所演變的政權和平轉移。

15. 毛澤東的建國精神與台灣

以「槍桿子出政權」為信條的毛澤東,在與中國國民黨鬥爭的內戰中獲得勝利,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他經常為了政治目的動用武力 。建國後才1年,國家基礎尚未穩固的1950年10月,接受史達林請託的毛澤東,把國家存亡作為賭注介入韓戰,向美國宣戰。當時的毛澤東,尊 蘇聯共產黨為中國共產黨的兄長,誇示「蘇聯和中國是團結一致的」。投入韓戰之後,中國與蘇聯的連帶關係也愈來愈緊密,毛澤東夢想著自 己能把中國變成和蘇聯一樣的世界霸權國家。

1957年,蘇聯在世界上首度成功地進行洲際飛彈(ICBM)的實驗,並成功地發射人造衛星。蘇聯共產黨書記長赫魯雪夫承諾毛澤東會支援中國 進行原子武器的開發。不久後,毛澤東在莫斯科演說表示:「東風壓倒西風」、「美帝是紙老虎」,中國表態將與蘇聯結為一體,壓倒自由主 義陣營。但是,赫魯雪夫對於這樣的毛澤東也感受到一股危險性。不久後,赫魯雪夫毀棄了對毛澤東的承諾,不打算援助毛澤東開發原子武器 。毛澤東決心獨力開發核武,也就是這個時候。要開發核武,必須有龐大的資金。

1958年,為了在短期間內讓中國經濟迅速壯大,毛澤東提出了「大躍進」政策。此時,毛澤東號召要「解放台灣」,下令砲擊國民黨駐紮在中 國沿海的金門、馬祖島軍隊。一般看來,這主要是因為毛澤東想藉此團結全體國民投入「大躍進」才出下此策。無視於經濟原理的「大躍進」 政策,雖然以慘敗的結局收場,但是毛澤東始終並沒放棄開發核子武器。

在此之前的1954年,毛澤東也曾高喊「解放台灣」,下令砲擊金門。這一年的5月,北越的Dien Bien Phu法軍基地遭北越軍隊攻略,法軍投降 。美、英、法等國為了防止共產主義勢力擴張至東南亞,於是加緊籌備集團防衛條約機構。毛澤東為了不讓台灣加入這個集團安全保障機構, 下令砲擊金門。泰國、菲律賓等國受到這場砲戰的震驚而提出反對的主張,最後台灣也因此無法加入東南亞條約機構(SEATO)。毛澤東以武力 恫嚇的手段,達成了政治目的。除此之外,毛澤東所發動的戰爭還有1962年的中、印國境之戰,1969年的中、蘇國境之戰,這些都是他為了達 到政治目的所發動的戰爭。毛澤東死後的1979年,鄧小平也宣稱要「懲罰越南」,下令20萬中國軍人入侵越南。這種為達政治目的不惜動武的 毛澤東的建國精神也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傳統。

原本在東亞就有個歷史傳統,那就是以武力統一支那的強國一旦出現,這個國家就會以武力統治周邊國家,稱霸東亞。但是,誕生於支那的霸 權國家,都是大陸型的民族所建立的國家,除了13世紀曾兩度企圖征服日本的蒙古大元帝國之外,幾乎都漠視海洋。但是,到了現代,只要沒 掌控海洋,中國就無法成為東亞的霸權國家。中國的領導階層深知這一點,於是在1992年制定領海法,片面聲稱東海的大部分以及環繞菲律賓 、印尼、汶來、馬來西亞、泰國、柬浦寨、越南、台灣的南海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

如果中國併吞了台灣,中國實質上就能將東海及南海納入統治,也能將南海周邊的東南亞各國納為實質的從屬國。如此一來,恐怕日本與東南 亞各國的緊密關係也就無法維持下去了吧。而且,通過台灣沿海再進入南海,穿過麻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的海上航路(Sea Lane)可以說是日 本通往中東產油國,甚至是通往歐洲的生命線。如果中國能將台灣納入統治的話,那就形同控制住日本的生命線。

台灣的人口僅是中國的60分之1,但是台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超過中國的4分之1,也擁有相當高的技術力。日本的人口僅是中國的10分之1 ,日本的GDP高達中國的4倍,技術力及資本力居於世界上頂級的地位。如果,中國能併吞台灣將日本納為從屬國的話,中國就會變成比以前的 蘇連帝國更大的大帝國。世界上的權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狀況勢必引起戲劇性的大變化。這對日本、對台灣而言,可說是再悲慘也不 過的局面。可是,對於隔著太平洋與中華帝國對峙的美國而言,能想像有比這更大的惡夢嗎?

這不是單純的想像而已。綜觀今日的世界,照理說沒有國家會去侵略一個人口多、但卻貧窮無資源的中國,可是中國卻那麼煞費周章地在加強 軍事力。從這點看來,很明顯地,這背後隱藏著很大的政治目的。中國的國內問題非常嚴重。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常被大肆宣揚,但是那只是 一個仰賴外國資本與外國技術的經濟發展,不是憑中國一己之力締造的。只要出現更有力的投資環境的話,資本就會移動。所以,中國未來的 經濟發展並沒有任何保證。而且,雖說中國經濟發展得快,但是中國的每人平均GDP只超過1000美元而已,貧富差距懸殊,因此佔大多數國民的 貧民都怨聲載道。儘管如此,中國還是不會將錢花在救濟貧民上,而是優先把錢投入強化軍事上。中國打的如意算盤是只要能攻取台灣,這些 國內問題便可迎刃而解。所以,即使要花再大的犧牲,也要持續加強軍力。

那麼,中國如果要併吞台灣,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

就中國來說,終將與美國一戰。與美國開戰的話,會對美國造成某種程度的損失,不過短期間內,中國勢必也會受到毀滅性的損失。中國一定 要避免攻打台灣之戰成為拉鋸戰。在台灣海峽展開戰爭的期間,外資就不會投入中國,中國的對外貿易也會受到相當大的限制。再者,中國很 可能會受到國際上的經濟制裁。如此一來,仰賴外資與貿易才得以發展的中國經濟將立刻面臨崩盤,中國共產黨也無法保住政權。

曾有中國的軍方高層表示,中國如果擁有可以攻擊洛杉磯和舊金山的核武的話,美國就無法以軍事力介入台灣問題。但是,光那樣還是不夠的 。

只要對美國發射一枚飛彈,如果美國立刻表態將展開全面報復的話,這樣的威脅仍是無法奏效的。為了防止美國的軍事介入,唯有不讓美國機 動艦隊靠近台灣近海。根據軍事專家指出,美機動艦隊最害怕的就是敵國的飛彈潛艦。據說即使是現在,美國機動艦隊能與國籍不明的飛彈潛 艦保持一定的可防衛距離前進。近年,中國的潛艇之所以常出沒於太平洋,或許是設定如此的戰略所採取的動作吧。

中國如果將多數的飛彈潛艇佈署在太平洋上,這不僅能牽制美國的機動艦隊,攻擊美國太平洋沿岸的都市而已,甚至也能威脅到紐約和華盛頓 。一旦演變成那樣的事態,中國一定會恫嚇日本,表示日本自衛隊若膽敢與美軍共同行動、提供軍事基地給美軍使用的話,將要攻擊日本。當 然,一方有軍事戰略的話,另一方必有與之對抗的戰略。美國的軍力原本就遠遠凌駕中國,所以如果台灣與中國之戰能撐久一點的話,美國就 會找出救援台灣的戰略。

台灣擁有陸海空三軍30萬名的兵力,防衛上必要的武器也由美國供應,所以只要有戰鬥意志的話,即使憑著一己之力也能防衛一段時間。如果 要以武力征服台灣的話,中國就必須讓數十萬的兵力登陸台灣,但是中國軍隊不具那樣的渡海登陸作戰能力,未來也不可能擁有那麼強的軍力 。然而,中國如果持續增強現在的軍力的話,不久的將來,中國就很可能以潛艇等包圍台灣,並且以飛彈、海軍、空軍從四面八方攻擊台灣。

雖說中國可能擁有那樣的軍力,但並不意味中國有能力立刻攻擊台灣。中國可能以軍力對台灣造成重大損害,但是台灣如果持續抵抗的話,美 國或許會提出救援台灣的對策,來自國際間的制裁也會迫使中國的經濟先崩盤。中國的目的是可能是想藉由軍事恫嚇來重挫台灣人民的抵抗心 ,讓台灣自動臣服。也就是讓台灣接受中國所說的「一國兩制」。如果台灣承認是中國的一部份,接受「一國兩制」的話,美國和國際社會就 無法干預台灣問題了。如同香港的情況,中國解放軍進駐台灣的話,等於是中國佔領了台灣。為了讓台灣接受「一國兩制」,中國容許香港擁 有某種程度的自由,可是一旦佔領了台灣,中國就不需要有那層顧慮了。

16.美國與支那帝國的建國精神完全迴異

貫徹美利堅合眾國歷史的,就是她的建國精神。17世紀,受到英國宗教迫害而逃出的好幾千名清教徒,為了堅持自己的信仰,建設自己的國家 而遠道重洋來到美國。1776年,原是英屬的13州北美殖民地在大陸會議上,通過了獨立宣言,與英國打了一場獨立戰爭。當時的西歐處於仿效 古希臘羅馬思想的啟蒙時代,美國的建國之父們所共通的思想正是基督教信仰與古希臘羅馬的自由主義及法治主義。

第1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支援同是自由主義國家的英國與法國,與德意志帝國開戰。第2次世界大戰也是如此,美國為了救援自由主義國家,與 日本、德國、義大利這三國同盟開戰。第2次世界大戰後不久所形成的冷戰之中,美國與共產黨獨裁的蘇維埃聯邦對決,終將蘇維埃帝國逼到瓦 解的境地。與為了守護自由而戰的各國站在同一戰線,支援為爭取自由而戰的人們。這就是基於建國精神的美國的使命。

1961年1月20日,甘乃迪總統就職演說就提到:「我們不敢忘記我們是那第一次革命的繼承人」。他說:「讓每一個國家知道,不管它盼我們好 或盼我們壞,我們將付出任何代價,忍受任何重負,應付任何艱辛,支持任何朋友,反對任何敵人,以確保自由的存在與實現」

甘乃迪演說內容以及這次的布希總統的「自由演說」內容,都充滿了為自由不惜一戰的美國的建國精神。幫助為了守護自由、追求自由而戰的 人們,這就是確立天賦人權。同時,將自由推廣於全世界,才能確立世界的和平。這就是美國的建國精神。

與此美國的建國精神相對立的,就是支那的中華思想。講到中華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紀元前3世紀的秦始皇的統一支那大陸全境。秦始皇確 立了擁戴專制君主的中央集權體制,這就是支那人所說的「統一天下」。從此以後,誕生於支那的所有王朝都以「統一天下」為最高目標。秦 始皇統一天下的特色在於,他不僅是統一領土而已,甚至連統治階級的知識份子的頭腦也一併統一了。秦始皇實施「焚書坑儒」,燒毀所有與 自己思想相左的書籍,並且活埋與自己思想相左的學者。因為,如果容許有思想自由的話,統治階級之間就會產生對立,如此一來容易導致天 下分裂。

自秦始皇以降,誕生於支那的統一國家都在支那的周邊建築萬里長城以便防禦敵人,但是卻不斷地有異族越過萬里長城入侵支那。這些異族所 追求的目標也是統一天下。他們能藉由武力征服支那,可是卻無學識,所以在思想的統一方面,就需要借助支那人的智慧。於是,支那人認為 ,即使被人以武力征服,但是反而在文化上征服了統治者。其結果,支那人漸漸相信,中華思想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如此,不僅是領土 而已,連統治階級的思想都要統一這種專制君主統治全民的「統一天下」主義,就成了誕生於支那大陸的所有國家的建國精神。

俄國的沙皇專政主義(Czarism)也與支那的「統一天下」主義相類似,但是有一點不同。誕生於16世紀俄國的獨裁統治主義,憑藉武力擴大領 土的同時也嚴格地進行思想統一工作。俄國的知識份子幾乎都是貴族階級,他們在公開場合只能重述沙皇(Czar)所說的話,不敢做出任何反 沙皇的發言。但是,從小時候開始,他們接受法語教育,透過法語學習到西歐文化的俄羅斯貴族們,深知俄國即使變成如何強大的帝國,在文 化上也難免有「落後的俄國」這種自卑感。

雖然俄國戰勝了拿破崙佔領了巴黎,但是俄軍的貴族將校們反而受到法國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返國後,對沙皇起叛心。這就是Dekabrist叛亂 。因此,雖然有人說「俄國革命是由貴族發動的」,可是,最後的革命勝利者卻是共產黨。蘇聯共產黨所建設的蘇維埃帝國只不過是沙皇專政 主義的翻版罷了。第2次世界大戰獲勝的蘇維埃聯邦,一併統治了東歐各國建立了大帝國,與美國並駕齊驅成為世界的超強大國。但是俄國的知 識份子內心還是無法避免有一股「落後的俄國」這種自卑感。蘇維埃聯邦的戈巴契夫(Gorbachjov)總統,推動改造(Perestroika)的民主化 運動,可惜結果卻導致蘇維埃帝國的瓦解,就連蘇維埃聯邦也解體了。見識到這種局面的中國的統治階級,再度體認到支那的「統一天下」主 義是優秀的,所以對於思想統治可說是念茲在茲地,絕對不容許有絲毫鬆懈。

17.瀕臨危急存亡的台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不久,征服了西藏和東土耳其斯坦,成為支那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以前只是統一了萬里長城內側就算是完成「統一天 下」了。因為,那樣的國家可以變成在軍事上、經濟上都壓倒周邊鄰國的大帝國,可以確立稱霸東亞的霸權。但是,在現代,只要沒將西太平 洋各國納入統治,中國就無法在東亞確立霸權,無法達成「統一天下」。從中國的立場來看,現況是以美國為核心的自由主義勢力從海洋包圍 過來。為了打破這種現狀,達成「統一天下」,中國一定要不擇手段併吞台灣。

中國之所以不放棄對台灣的野心,主要是因為台灣的政治地位不穩定,所以存有可併吞台灣的可能性。台灣與菲律賓做一比較的話,可以很明 顯地看出台灣的特殊性。與台灣同為西太平洋島國的菲律賓是台灣的鄰國,在經濟上和軍事上,都比台灣還要弱許多。如果,中國奪取菲律賓 的話,那就與併吞台灣的情形一樣,可以統治南海,在東亞確立霸權。但是,中國無法對菲律賓恫嚇說:「不答應統一的話,就要動武」。誠 如聯合國憲章規定:「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 完整或政治獨立」(譯注:第一章 第二條 第四項),國際法嚴格禁止對他國進行武力恫嚇或行使武力。

但是,中國卻不斷地對台灣恫嚇說「如果不答應統一,就要動武」。3月,中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賦予政府及中央軍事委員會可以以非和 平手段統一台灣的權限。不論是世界上的哪一個國家,如果採取了這種不法行為的話,必會遭到國際社會的糾彈,並遭到國際制裁。為何單單 對於台灣,國際社會竟會默認中國的武力恫嚇呢?

如果台灣和其他國家一樣,被國際社會公認是一主權國家的話,照理說絕不會容許中國對台灣採取不法行為。1971年,聯合國不承認台灣為一 個主權國家將台灣逐出,才將台灣陷於如此不穩定的地位。但是,台灣並沒有喪失做為主權國家所必要的人民、領土及統治的政府這三個條件 。而且,台灣在人口和經濟實力方面,在世界各國中居於上位,而且擁有充分的領土,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儘管如此,台灣不被國際社會 承認是個主權國家的唯一理由,應該就在於台灣目前的名稱仍與當初退出聯合國時一樣還稱為中華民國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世界宣稱的官方立場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份,絕對不允許分離 獨立」。但是,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來都沒有統治過台灣,現實上也沒有統治台灣,所以根本不存在台灣「從中國分離獨立」的問題。 對於這一點,中國的說法是「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戰所殘留的問題。中華民國早已消滅不存在了,但是叛亂份子佔據台灣,還持續在與中國政府 抵抗。因此,統一台灣是中國的國內問題」。中國說台灣問題不是國際社會嚴禁以武力恫嚇或動武的國際問題,而是國內問題。中國想藉此合 理化對台灣進行武力恫嚇及動武的舉止。

就因為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內戰戰敗後逃到台灣,形式上就變成了中國的內戰被帶進台灣。但是,台灣人未曾與共產黨打過仗,台灣也未 曾是中華民國的領土。現在,實施民主化之後,台灣人民成為台灣的主權者,台灣人揚棄以前佔領軍所強迫接受的中華民國,期盼擁有一個屬 於自己的國家也是理所當然的。那是台灣人民基於人民自決權所擁有的理所當然的權利。中國最害怕的也就是這一點。因為台灣變成台灣國之 後,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就成了國與國的關係,也就是國際關係。很明顯地,中國所說的「統一台灣」就是一種侵略。

台灣如果要制定台灣憲法或將國名正名為台灣的話,中國就會以武力恫嚇台灣人,並且加以阻撓。而且,中國要求台灣「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 及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決不會說出要台灣「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這樣的話語。因為那樣的要求連台 灣內部的統一派人士都不會答應的。

例如,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台灣統一派人士承認「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若問這些人:「你承認台灣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嗎?」他們會辯說:「我們所說的中國是中華民國」。對中國而言,這樣就夠了。因為世界上任誰都會認為中國就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指中華民國。雖然只是台灣內部的事,但是這種不合理的情況之所以能夠行得通,主要是在台灣有一部中華民國憲法的存在,中華民國的國民還存續著的緣 故。到目前為止,台灣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斷地在付出努力。

1999年7月9日,李登輝總統在接受德國廣播電台的專訪中指出,「台灣與中國是國與國的關係,至少也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此時的李總 統,還沒有想到要變更中華民國的國名。他希望藉由釐清中華民國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同的國家,以打破中華民國的領土還涵蓋中國大陸的 虛構。但是,中國認為這種說法是企圖「台灣獨立」,因此感到怒不可抑,甚至非常不理性,不斷地進行假想攻擊台灣的大規模的登陸演習。 即便是現在,中國還是擺出一副要攻擊台灣的態勢。感到震驚的美國政府對台灣施加強大的壓力要求台灣「別再刺激中國」,所以李總統最後 無法達成目的。

2003年9月28日,陳水扁總統對人民提出「2006年共同催生台灣新憲法的誕生,並在2008年實施」的政見。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敗選的總統候選 人連戰與宋楚瑜,在2004年3月的總統大選成為正副總統候選人搭檔競選,陳總統因而提出多數國民所殷切盼望的制定台灣新憲法的政見。就因 為提出這項政見,陳總統的人氣便急遽竄升。連宋等統一派人士嚴厲責難陳總統說:「這等於是提示台獨的時間表一樣,會招致中國對台動武 的危險政策」。中國也恫嚇說「不論付出多大的犧牲,絕不允許台灣獨立」。

同年12月9日,布希總統與訪美的中國首相溫家寶見面時表示:「我們反對中國或台灣任何改變現狀的決定,以及顯示台灣領導人可能有意片面 決定改變現狀的言談與舉措,這是我們反對的」。對於中國的恫嚇早已習以為常的台灣人都對布希總統的發言感到非常驚愕。萬一,中國攻擊 過來,很擔心美國不會支援台灣。為此,陳總統的人氣又急遽下滑。

唯恐統一派奪回政權的台灣人,在總統大選前的2004年2月28日,也就是國民黨軍隊屠殺3萬名台灣人事件的紀念日,舉行了一場從台灣北端到 南端的手牽手護台灣運動來支持陳水扁總統。這項護台運動有220萬人,相當於台灣人口10%的人參加。在2•28事件的紀念日舉行這項手牽手 運動奏效,陳水扁得以連任成功,而贏對手的票數差距是0.228%,因此被稱為奇蹟式的勝利。

雖然陳水扁總統僅以些微的差距險勝,但是與4年前的總統大選相較,他的得票率增加了10.8%,超過半數,因此一般都認為統一派前途將愈來 愈黯淡。同年12月的立法院選舉,一直苦於國會席次不過半的民進黨與台灣團結聯盟期待能夠奪得壓倒性的多數。可是,出乎意料的,國民黨 與親民黨這兩個在野黨,以些微差距獲得立法院過半的席次。選前不久,美國政府對陳水扁政權的一些細微處也都施壓表示:「反對任何形式 的變更現狀」。或許這舉動也影響到執政的民進黨敗選吧。因為這讓台灣人感到不安,擔心美國就此不支持陳水扁政權。

執政黨在立法院選舉敗選,使得台灣的政治頓時陷入混亂。因為陳水扁政權一直都是未能過半的少數執政黨,所以在國會中,只要是在野黨反 對的法案一項也都無法通過。例如,2001年美國政府決定要賣給台灣潛水艇和愛國者3型飛彈等的防禦武器案,因為在野黨的反對至今軍購所需 的預算案都還懸而未決。台灣的統一派認為,這些武器一旦得手之後,中國勢必強烈反對,所以拒絕通過這項軍購案。

與台灣有密切利害關係的美國和日本,對於台灣複雜的政治勢力似乎是不太瞭解。

以佔領軍之姿從中國來到台灣的支那人,統治了台灣大半世紀。但是,由於李登輝總統時代開始實施民主化,導致這些人喪失了大多數的既得 權益。台灣的民主化是身為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總統憑著他那領導國民黨的強大能力以及靠民進黨的合作所推動而成的。反對民主化的支那人 領導階層都紛紛離開國民黨。宋楚瑜就是其中一人。他所創立的親民黨就是支那人的政黨。國民黨主席連戰曾公開表示:「感謝上帝,我是純 正的中國人」。誠如此言,連戰是一個中國意識濃厚的人物。他繼承李登輝當上國民黨主席以後,許多國民黨內民主派人士都遭到排擠,變成 統一派掌握了國民黨的支配權。統一派的最大目標是奪回政權。但是,因為台灣人的台灣意識一年比一年高漲,所以統派如果想奪回政權的話 ,就需要中國的協助。另一方面,中國為了併吞台灣也需要有統派人士的協助。由於利害關係一致,所以中國與台灣的統一派互相提攜。

對於台灣,美國的影響力可說是比中國還要大許多,但是在北韓問題等方面,美國需要中國的協助,因此才會接受中國的要求,阻止台灣的民 主化。中國就非常懂得巧妙地利用這一點。

中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脅迫台灣人「如果不接受統一的話,隨時都會動武」。另一方面,中國也以國賓的待遇接待統派的連戰和宋楚瑜,撒 下誘餌表示:「只要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就不會對台灣動武」,打算以懷柔政策來對待台灣人。統一派的主張之所以 有份量,主要是因為美國反對制定台灣新憲法和更改國名等變更台灣現狀的情況。由於無法承受來自美國的這個壓力,陳水扁總統收回原來的 政見,承諾「不制定新憲法。尊重中華民國憲法。不改變現狀」。陳總統放棄以法律來保障台灣的自由與民主化。向來都支持陳總統的推動民 主化人士批評陳總統在攸關台灣生存的基本原則上竟然對統一派讓步。透過輿論的凝聚方式,為了制定台灣憲法,目前仍持續進行大眾運動。 但是,一般大眾之間都瀰漫著一股「既然美國反對,那也沒辦法」的無奈感。

台灣的民主化勢力分裂,陷入大混亂的局面,這種狀態若持續下去的話,2008年總統大選時,統一派獲勝的可能性就相當高。如果,統一派取 得政權,台灣政府承認「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屬一個中國」這主張的話,那麼整個趨勢就會有 利於中國併吞台灣。台灣可說是瀕臨危急存亡的危機。

這不僅是台灣的危機,也是亞太地區的和平將受威脅的世界危機。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唯有美國。而問題並不那麼難。只要布希總統公開聲明: 「美國支持台灣人為了確保自由推動民主化。制定台灣憲法是台灣人基於人民自決權應有的權利」。做此表態就足以應對。如果有美國的支持 增添勇氣,台灣人就能自主地開拓自己的未來。

瀕臨危急存亡的台灣 美國應改變對台政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