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的變革、改編與亞洲安保體制」國際演講會 美軍的變革與臺灣海峽 2005年12月16日 張錫模(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副教授)日安!今天很榮幸,也很愉快地,能夠參加這一場演講會,與諸位先進一起探討美軍變革與重編對亞太安全的戰略意涵。 根據美國總統布希於去(二○○四)年八月十六日的聲明,美國政府將於未來十年內實施全球美軍的重新部署。從巨視的歷史眼光來看,這是當代全球地緣政治的一個重大事件。 根據既定的政策,美國政府預定調整六至七萬名作戰部隊,以及相關的七萬至十萬名文職人員和軍事附屬人員。這些人員之中,三分之二是駐歐美軍,主要是駐德美軍(計畫自目前七萬五千五百名駐軍中移出一半以上),其次是駐韓美軍(計畫自目前三萬七千名駐軍中撤走一萬五百名的部隊)。這些部隊將從歐洲與亞洲移防至東歐與美國本土,另有一些軍隊則移防至中亞與中東。 日前,美軍現役人員總共一四二萬五六八七人(含女性)。今後十年間,預定調整的駐軍約七萬人,主要是調整陸軍的部署,而陸軍目前總兵力約為五十萬人。換言之,調整大約十分之一的現役陸軍,這不能說不重要,但也不能說很關鍵。 重組全球美軍部署的邏輯有二。第一,將許多美軍從海外拉回美國本土,藉以極小化盟友對美國軍事行動的影響力。二○○三年的伊拉克戰爭給予美國很大的教訓。將七萬名大軍駐屯在反戰的德國,並將海外空軍戰力的主要部分部署在德國,對美國的軍事行動是個惡夢。 第二條邏輯與軍事事務革命(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RMA)及美軍轉型(transformation)有關。從冷戰結束與蘇聯解體以降,美國便著手展開調整全球軍事部署的規劃,而其基本思維則是:刪減駐屯海外的美軍數量,並不減少美國的海外軍事承諾。這意味著,美國必須找出以較少兵力來執行同樣作戰任務的方法,此即提高部隊的作戰效能與戰力。 從柯林頓總統第一任國防部長亞斯平(Les Aspin)到目前布希政權的倫斯斐(Donald Rumsfeld)部長,執政黨有異,但軍事政策的基調卻相同:透過強化軍事科技以減少所需兵力,焦點是速度與殺傷力,核心目標則放在如何快速地移動部隊,以及如何快速地摧毀敵人武力之上。 具體而言,美國追求擴大對空權(air power)的依賴及增強陸軍裝備的殺傷力,藉以減少部隊規模,並使部隊能夠更快速地移動。在這種思維下,航空、特種作戰與輕步兵成為五角大廈的最愛,而裝甲車和大砲變成問題之所在。 當然,全球美軍的重組,將改變全球的地緣政治景觀。在歐洲方面,德國的地位明顯下降,不再被視為美國可信賴的盟友。相對地,美國海軍考慮將一些指揮部從英國(駐屯美軍約一萬兩千人)移往義大利(駐屯美軍約一萬三千五百人),意味著義大利和美國的關係將更為緊密,並顯示美國海軍今後在歐洲的重點,與其說是大西洋,毋寧說是地中海與其他。 相對地,將美軍部署至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不僅意味著增加美軍在東南歐的存在,而且強化著美軍前進中東與前蘇聯(尤其是中亞)區域的機動力,確認與強化美國和一些中亞國家的既存關係,藉此謀求降低俄羅斯在前蘇聯的影響力下降。正因如此,我們可以很容易地觀察到,最近半年多來,俄羅斯正強力地謀求鞏固與強化在中亞的影響力,並設法降低乃至排除美國在中亞的軍事存在。 美軍在中亞的存在,尚有一些重要的地緣政治影響。維持這些美軍基地補給線的安全考量,將使高加索成為美國的軍事通廊。這就意味著,豐富能源蘊藏地的裡海盆地兩側,將出現一些美軍基地或親美國家。更重要的是,當美國結束在阿富汗的戰事後,仍繼續在該國保有永久性軍事基地,而阿富汗就在中國的「後門」。 這就聯繫上中國的「前門」----東亞.西太平洋區域的變局。美軍兵力結構的調整,重新啟動先前在亞太的一些戰略性基地,並將美軍帶到新的地方。其中,最大的數量變化是南韓,四萬美軍將撤出三分之一,等於是在提醒南韓人要注意他們究竟想要什麼:如果南韓人想要美軍走開,那麼美軍可能會真的走開。 與此相對,美國與西太平洋兩大盟國----日本與澳大利亞----的軍事關係則更形強化,在美澳作戰同盟之後,正漸次將美日同盟從先前的法律同盟改造為美英同盟式的作戰同盟。而在日澳之間,美軍在東南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以及洽談中的越南)的存在繼續鞏固,而美國與蒙古軍事合作則在擴大的軌道之上。 這就說明了,全球美軍的重組,不僅具有軍事綱領的特性,而且清楚地顯示出,美國地緣政治的關切正從歐洲轉向亞洲。華府的根本目標是,建立在西太平洋靈活機動、因應有事態勢的軍事體制,據此確保美國的戰略優位。 那麼,這樣的戰略動向,對臺灣海峽的安全有什麼影響呢? 首先必須確認的是,在未來十年間乃至更久,美國的軍事霸權仍將處於絕對地位。此一霸權地位的條件,部分是美國海軍艦艇在數量上與科技上的優越,部分則是美國在太空偵查科技上的優位。在未來十年間,將沒有國家有能力挑戰美國海軍在海洋上的支配地位,但會有一些國家謀求在太空軍事科技上挑戰美國。 更具體地說,在未來十年間,美國軍事事務革命的下一步,極可能是超音速衝壓式噴射戰機(scramjet)的導入與實戰化。過去二十年間,美國已投入大量的資源來研發此一科技。未來十年間,這項新科技將成為美軍的固定景觀。屆時,美國最先進戰機的飛行速度將可以達到音速十五倍。這意味著,從西雅圖到北京,只需要不到半小時的時間。 這種新科技的導入,將可以使美國對全球各地,包括東亞,作出更快速的反應,並迅速地在戰場上取得支配權。再者,此類新科技的導入,也將解決涉及後勤的兵力投射問題,因為美國不需要事先在戰區部署重要的軍事資產就進行兵力投射。因此,華府一方面撤走一些駐韓美軍,另一方面卻加強部署在西太平洋的第七艦隊與關島的空軍基地。 當然,這不等於傳統的戰術與科技將被取代。要影響戰區在戰爭之後的政治變遷,使其結果有利於美國,美國仍需要地面部隊。不過,在美國的地面部隊尚未抵達戰區與戰場時,新科技將賦予美國快速的第一擊或報復能力。 簡言之,軍事事務革命與全球美軍的重新部署,意味著這個世界將看到一支規模較小、戰力更精強、對外介入的戰略目標不變且介入行動更為自由的美軍。 這意味著,對東亞各國而言,美國駐軍的調整,並不會影響美國在必要時對東亞.西太平洋衝突地區----包括臺灣海峽----的軍事介入。相反地,美軍的介入將會更為快速且更有效率。 然而,美軍的變革也意味著,盟國對美國的重要性相對下降,尤其是在軍事上。任何希望成為軍事上對美國有價值的盟國,必須投入鉅額的資源,加速本國的軍事事務革命。這是一項嚴峻的挑戰。對臺灣而言,問題更是困難。 鉅額的財政赤字與國會杯葛,已嚴重限制臺灣軍隊轉型的財政資源。嚴重的外交孤立與欠缺和美、日等國軍隊協同規劃與演練的機會,使臺灣軍隊的轉型閉門造車,導致臺灣軍隊實質戰力的急速減弱。隨著美國與日本日益推進軍事事務革命,跟不上變革的臺灣軍隊,便日益成為美日的軍事包袱而不是軍事資產。 與此同時,美國海軍的宰制性地位與空權的突飛猛進,將迫使企圖在臺灣海峽上反制美國的國家----中國,更積極地尋求不對稱的方法與手段,尤其是在太空科技、飛彈與海洋上的游擊作戰之上。 確實,中國整體的軍事力量發展,受限於昂貴的太空計畫所造成的資源排擠效果,以及中國經濟困難所帶來的限制。不過,日益崛起的中國民族主義與軍國主義,將會否決這些經濟與社會限制而繼續推動中國的軍事擴張,據此使北京當局將繼續擴大其飛彈計畫,並因此在區域上對美軍的霸權構成一定程度的牽制。再者,美軍的獨霸存在,將迫使中國思考與推進更為細膩的非軍事策略來對付臺灣,包括目前正日益成形的和平併吞策略。 因此,未來臺灣海峽的景觀將是二律背反。一方面,美軍調整全球軍事部署,並未損及美國軍事介入臺海的能力與承諾,而且在實質上還將賦予駐日美軍與日本軍隊在維護臺海乃至西太平洋區域安全更吃重的角色,並據此對中國構成有力的嚇阻。但另一方面,臺灣的軍隊將越來越跟不上美日軍隊的變革,美日將日益發現臺灣軍隊是包袱而不是資產,而中國則將謀求與推進和平併吞臺灣,或是僅僅使用極為不對稱的軍事手段就迫使臺灣政治意志屈服而接受被併吞的策略。 簡言之,在純粹軍事力量的競賽中,美國與日本將有十足的能力協防臺灣。然而,在心理戰場上,臺灣卻正在輸掉這場戰爭。 展望未來,臺灣海峽的安全,關鍵將在心理戰而非純粹物理力量的對決。要贏得這場心理戰,臺灣當然必須自立自強,而美日等國,也應該慎重考慮協助臺灣突破孤立,以便臺灣軍隊擺脫閉門造車而戰力日益傾頹的困境。 以上淺見,謹就教於諸位先進。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