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安全保障台、美、日三國國際研討會

中國的最近動向與美中兩國在東亞的權力競賽
提高對海洋關心的中國最終的野心

2002年8月17日

金田秀昭(前海將、海上自衛隊 護衛艦隊司令官)


1.中國的最近動向

(1) 政治體制.經濟.外交的最近動向

A 政治體制…課題堆積如山中的黨領導階層的年輕化

中國政府的課題,是發展國內經濟與維持共產黨的權威。經濟發展雖看似順利開始進展,但相反地國內矛盾卻日益顯著,而相對降低共產黨的權威。江澤民總書記前年提出「三個代表」──黨代表中國的「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為共產黨領導方針,並在去年7月1日的創黨80週年紀念大會上加以確認。然後表明今後將網羅各階層優秀的人材,在所有領域強化黨的領導力,繼續持續性的經濟發展,才是共產黨存活之道的想法。

2002年預定召開的共產黨第16屆大會,是迎接黨人事新舊交替的重要時期。黨領導階層認為在冷戰後國際環境的變化中,舊西方勢力企圖將中國「西方化」、「分裂化」,極度畏懼西方的「和平演變」(以和平的手段顛覆中國的活動),在新舊交替的節骨眼,讓現領導階層以所謂交代的形式,對雖已累積經濟方面的經驗,思想方面卻相對不成熟的年輕領導階層千叮萬囑,來指向黨的安定、存續。其根本就是20年來所進行的改革.開放政策,雖帶來經濟發展,但結果也為中國社會的結構帶來極大變化,同時促進國民的意識或價值觀的變化,可能因此讓黨產生如果不能柔軟因應這種變化,就無法存活的危機感。

今後共產黨在領導階層年輕化的進展中,如何迴避加入WTO的不良影響等,採取適切的經濟政策或消除國內矛盾等,將成為一大懸案。對中國的近未來,有人持極悲觀的見解。如果這種見解成為事實,無法承受國內情勢極端惡化的共產黨政權,為使國民的不滿指向外在,拿出最後一張王牌的「愛國主義」,不顧一切貿然對台灣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對國內採行某些大膽的對策也非不可能之事。因為對一黨獨裁政治與軍事,完全掌握國家與國民命運的政權來說,是可以辦到的事。

B 經濟…在成長背後擴大的不安

2001年中國展開第10次5年計畫(2001-05),把今後5年的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設定在7﹪左右,並加以維持,並把2005年的GDP提高到$1.5兆,國民每人的GDP提高到$1,100為目標。而且,在近年世界經濟的鈍化傾向,911恐怖事件的影響等不利因素中,為提升國內需求,發行超過$2百萬的長期國債,同時因加入WTO、2008年北京奧運等有利因素,加速對中國的投資,因此在2001年達成7﹪以上的成長率等看起來似乎順利演變。

不過國有企業改革等導致下崗者或失業者的增加、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增加、職種.業種間、都市地區與農村地區間的所得差距擴大等,中國經濟所擁有的不安因素不少。尤其國有銀行.企業與農村問題,可謂中國安定的基礎,可是狀況卻極為深刻。加之,加入WTO將直接衝擊國有部門或農村地區經濟,必將招致伴隨結構改革或自由化而來的經濟.社會的混亂,如何克服這些問題,極力排除國民的不公平感,維持穩定的成長,均非易事,勢必將考驗黨、政府的能力。目前,黨領導階層認為維持經濟成長的穩定,可謂吸收國內各種不安因素的唯一方策,而採取把經濟建設做為最重點的政策,可是並未提示創新的政策,以致仍留下不安因素。有人預測今後如果經濟政策窘迫,在極端的情形下,內部不滿的膨脹恐將引發農民示威或勞工鬥爭,與法輪功等非法宗教團體勾結,達到市民革命的臨界點。

C 外交…交相運用協調與對立

冷戰後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是把自己置於亞洲的中心(中華思想),排拒美國在世界或地區的「獨強」,來實現世界的多極化。推動經濟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的中國外交,反映出所謂發展中國經濟與維持共產黨權威的政治課題,具有在協調與對立中搖擺的的特徵。中國為了持續發展經濟,需要包括日本在內先進諸國的協力或援助,因而展開重視與各國協調的外交。但另一方面,也必須維持共產黨的權威,統合國內輿論,以確保身為大國的面子,此外,最後必須拒絕美國的「獨強」,因此對國內外不能顯示出軟弱的姿態,以致在經濟以外的問題,毫不隱藏與美國或日本的政治性對立。

對中國來說,美國是外交上的最重要國家。這是因為美國能帶給中國各種利益,另一方面,對統一台灣、增大在東亞的影響力等實現中國揭舉的國家目標,美國也是唯一具有以實力阻止的能力所致。於是,中國在經濟領域也以和美國協調為基本,可是對台灣問題、NMD(全國飛彈防禦)開發計畫等,卻不改和美國尖銳對立的姿態。中國對美國的警戒心,姑且不論其壓倒性的軍力,但誠如1999年介入南斯拉夫所示,以人道為由來干涉他國的內政。最近因E-P3問題,美中關係曾一度惡化,但在911恐怖事件之際,因考量如何處理新疆維吾爾地區的回教激進主義勢力,以及國際社會對美採取共同步調的潮流,在上海召開APEC高峰會等,而清楚展現對美協調的姿態。

中俄關係可說是「戰略性夥伴」。冷戰後,就不容許美國「獨強」的意味而言,重視維持和俄羅斯的戰略關係,最近更大量採購現代化武器。此外,對最優先經濟發展的中國來說,必須極力把安全保障上的疑慮止於最小,因此重視維持與擁有長遠國境線的俄羅斯或中亞諸國的關係,去年6月設立上海協力機構(SCO)。此外,在7月簽訂中俄睦鄰友好協力條約。可是,911恐怖事件卻對這些努力無異於澆了一盆冷水,以致中國對俄羅斯或中亞諸國接近美國抱持警戒心而注視。

有關朝鮮半島,中國和南北雙方均維持良好關係,把強化對朝鮮半島的影響力做為基本路線。此外,對邁向經濟發展的中國來說,朝鮮半島的安定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當前應該會繼續維持與南北雙方的平衡外交。

在對日關係上,經常要求日本對歷史認識、戰爭責任問題等道歉或反省,並不斷強調有關日本強化防衛力軟硬體方面的警戒心。另外在經濟方面,因無法無視日本協力的立場,而首次對日本長年提供的ODA(政府開發援助)表達感謝之意,由此可看出活用江澤民在1998年訪日時的教訓,尋求改善關係的意願。自911恐怖事件後,對日本的反恐特別措施法或派遣自衛隊等活動,僅採取保守的因應。對5月8日的瀋陽領事館事件,也展現比較穩當的因應態度。

近年來有顯著變化的是對ASEAN(東南亞國協)。中國對ASEAN,原本就重視對個別國家的二國間關係而非全體來展開外交,但卻以1997年的ASEAN+三國(日本、中國、韓國)為契機,積極參與跨國間組織。究其根底,可能是想把美國排除在外的ASEAN+三的場合,用來做為展現除經濟之外也包括安全保障存在感的場合。

D 中台關係…政治的膠著與經濟的進展

在1999年7月中國對前總統李登輝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發言反彈,而片面中止對話後,中台關係一方面未重開政治性對話,另一方面軍事性恫嚇也受到牽制,故可謂處在一種停滯狀態。中國重開對話的前提條件是台灣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因此在政治上,短期間恐難再度恢復對話。

台灣方面,陳總統數度以政治性聲明或金門.馬祖地區「小三通」的合法化,傳達邁向擴大與中國交流的政治、經濟雙方面的訊息,此外,在APEC等跨國間的經濟.文化相關的國際機制中,中台間的非正式接觸也靜悄悄的進展,可是中國方面卻未改其強硬的姿態。

在這當中,中國方面藉由拉攏台灣在野黨或退役高級將領等形式,企圖繼續對陳總統及民進黨進行孤立化政策,在2001年12月台灣的立委選舉中,民進黨與台灣團結聯盟的成果耀眼,可謂對陳政權主張的長期安定化鋪路,但對中國方面則是一大打擊。中國在選舉後不久就言明對台政策不變,可是以長期來說,今後勢必對台灣加強軍事壓力,採取更強硬對策。

另外在經濟方面,中台關係可說順利發展,台灣的對中投資或中台間貿易總額均大幅成長。這是因為政治性主張的差距太大,在無法預料中台間何時再重開官方對話的現在,以2001年11月雙方同時加入WTO為契機,透過WTO的經濟交流領先政治,謀求中台間實質上的安定與對將來展望的機運,在中台雙方有升高的可能性。

(2) 一般軍事動向

A 政軍關係…危機感引起黨的加緊控制

冷戰後,中國共產黨政權仍顯示出世界絕不安寧,霸權主義或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強化軍事同盟對和平與安全將構成威脅,內戰或局部紛爭將不斷發生的情勢認識。因此,為防止侵略,維護社會主義體制,確保國家的主權、祖國的統一、領土及領海.海洋權益,必須建設強大的國防力。

國防力中心的人民解放軍,是以實力支撐中國共產黨政權的重要角色。人民解放軍本來並非為防衛國家所創立的軍隊,而是為達成共產黨革命而創立的,可謂經由革命戰爭而成長的軍隊。如所謂「槍口出政權」這句話所示,做為中國共產黨的柱石,具有經常隸屬共產黨來存續的軍隊性格。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以來,共產黨再強化對軍隊的領導,但有鑑於法輪功等非法組織的活動對軍隊內部造成相當影響的事實,或資訊化社會所帶來軍隊內西方化(自由化)或國家化(排斥黨領導).非黨化(軍隊隸屬國家)的傾向,因此當前正強化思想的加緊控制,由此可看出黨的危機感。

B 軍事戰略…重視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戰略

人民解放軍在1985年從「重視大戰」向「重視局部戰」進行戰略轉換,為因應冷戰後的情勢,1993年再次進行戰略轉換。定位為「新時期的軍事戰略方針」的這種新戰略,更強調重視向「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的轉換,這是強烈意識波灣戰爭所採取的戰略。1998年依據江澤民主席的「科技強軍戰略思想」(利用科學技術建設強大軍隊),展開「科技練兵」(採用科學技術的訓練)。在戰術方面,汲取波灣戰爭或南斯拉夫空中轟炸的戰訓,自1999年6月起,提出「新三打三防」(打擊隱形飛機、巡弋飛彈、武裝直昇機,防禦精密攻擊、現代化偵察監視、電子干擾)。

2000年10月進行的「全軍科技練兵成果交流活動」,重視資訊戰,以攻擊為主體的訓練備受矚目。2001年6月底起,進行名為「解放1號」的為期約2個月的三軍聯合登陸作戰演習。在新華社網際網路版明示該演習的目的是為了「攻擊佔領台灣」與「打擊航空母艦」,也傳出在其他訓練,設想以空軍的戰鬥機部隊進行正式的海上對抗演習,或以海軍轟炸機部隊奇襲攻擊台灣本島的超低空轟炸訓練,向台灣或美國明確表達牽制的意向而備受矚目。

C 軍事組織…緩慢進行的少數精銳化政策

人民解放軍在1997年提出刪減50萬兵員,2000年3月,江澤民宣布完成刪減,可是從相關的國內徵兆來看,卻不由令人懷疑。因為這次不像1985年刪減100萬兵員般,進行大規模的部隊改編,除改革軍隊教育機關或三軍聯勤體制,即後方支援部門的三軍統合化之外,陸軍刪減三個集團軍,同時把一部分兵力移交人民武裝警察,海、空軍的部分編成部隊被解散。有關刪減50萬兵員的詳細內容,軍官20萬、士官.兵10萬,合計30萬,其餘可能主要是以徵兵人員提前退伍或精簡錄用來調整。無論如何,這些改革是依據更進一步進行軍隊的高科技化、少數精銳化的方針。

D 軍事裝備…積極推動現代化

人民解放軍應該會從事提高在台灣或南海的戰鬥能力,其首要前提無疑是時時謹記逐漸現代化的台灣軍的兵力結構,但另一方面,可能也意識到和美軍的對抗。為此,人民解放軍軍事裝備的現代化,是以改善飛機、水上艦艇、潛艦、各種飛彈等遂行對稱戰爭的能力,同時致力於提高短程彈道飛彈或網路戰等遂行非對稱戰爭的能力為特徵。 在對稱戰的領域,是以獨自開發在短期內無法趕上的裝備,採取向顯著改善關係的俄羅斯採購武器的手段。在這數年間,除引進2艘現代級驅逐艦、約90架Su-27(蘇愷27)戰鬥機、約40架Su-30戰鬥機、4艘基羅級潛艇、8個營S-300SAM(地對空飛彈)之外,也開始Su-27的授權生產,傳聞也計畫Su-30的授權生產或追加採購艦艇。據說在2001年2月,中國和俄羅斯之間訂定今後6年內軍事技術協力的方針。  此外,共同開發中的FC-1戰鬥機(巴基斯坦)或J-10戰鬥機(以色列),似乎已經開始生產,而具有3000km射程的「紅鳥」空對地巡弋飛彈的開發,似乎也正進行中。有關戰略武器方面,據說在1999年8月與2000年11月,成功試射DF-31(東風31)。此外,一部份人觀測,也開始建造新型094型SSBN(核能彈道飛彈潛艇),而且在2001年6月,已成功試射這種潛艇所攜帶的射程8000km的SLBM(潛艇發射彈道飛彈)「巨浪2A」。

另一方面,除這些裝備、即「硬體」面的現代化之外,似乎也致力於「軟體」面的現代化。和制海權、制空權一樣,為獲得作戰的主導權,在制情報權也很重要的認識下,進行C4ISR(指管通情監資)的現代化。此外,在人的層面也著重現代化,修改兵役法等,建立確保專業性士官的制度。

在非對稱戰的領域,首先可舉出的是在台灣對岸地區急速增強短程彈道飛彈。此外,也顯著致力於非正規戰的領域,除電子戰裝備或對電腦網路的攻擊手段之外,可能也邁向開發電磁波衝擊彈、導向性武器等。這些動態可謂強烈意識到美國所進行的情報RMA。

E 進軍海洋…貪得無饜的對海洋的關心

1974年4月,鄧小平在聯合國特別大會上的演說,把中國定位為開發中國家、第三世界的盟主,展開集結第三世界力量的理論。其中強烈意識到從前一年開始的聯合國第三屆海洋法會議的資源民族主義的主張,可謂成為中國迄今積極進軍海洋的理論性根據。

中國現實上已認識到海洋的經濟.軍事的重要性,而積極因應的是從50年代末開始。在50年代後半和蘇聯之間產生的各種傾軋,60年代中蘇對立公開化後,產生將以往依賴蘇聯經由西伯利亞鐵路陸運的通商路線,改為和西方國家海運的必要性,因而依據毛澤東的指示,開始走上重視海運、自力更生的道路。

另一方面,在同一時期制定科學技術發展計畫,為了海洋科學研究、資源開發,提出致力於海洋調查的方向性,1964年從確保海上各種活動的安全,活用水產資源或海底礦物資源,整備國防上海洋資料的觀點,創設國家海洋局做為國務院直屬機關,之後海洋調查活動日趨活絡,自1970年末以來,海洋科學與海洋石油工業或深海潛水技術急速發展。1982年提出在海洋調查活動上,和海軍維持緊密關係的重要方針。

軍方對國家發展與海洋開發重要性的認識,是在80年代中期的「解放軍報」,當中論述刪減100萬兵員後中國軍的發展方向,是「追求戰略性邊疆(國家的軍力實際支配、關乎國家利益的地理性空間範圍的界限)」以及「已擴展到太空空間與海洋的戰略競爭」。尤其在戰略性邊疆中「…所謂「國門」的概念,是從原來的領海線…擴大到海上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轄區域的邊緣…在太空空間方面,進入高度境界才能保障國家的安全與發展」,這種看法值得矚目。在這種理論性根據的支持下,中國海軍把海軍戰略從「沿岸防禦」改為「近海防禦」,隨著以艦艇大型化、現代化為背景,急速提高海軍艦艇在遠方海域的部署能力、作戰能力。

中國海軍進軍南海從70年代就已經開始,因在冷戰中看清美蘇在南海方面的動向而趁虛而入、巧妙遂行。在1974年以武力攻略南越的西沙群島,在1988年部署海軍力,進軍南沙群島靠近越南南部的海域,並以實力有效支配幾座珊瑚礁,進入90年代後進軍菲律賓海域,在菲律賓主張領有的美濟礁建設永久設施,美國與蘇聯基於當時的狀況,持續採取不介入的方針。不過對1997年黃岩島的衝突,中國從1998年秋到1999年初冬在美濟礁的行動,想以美國為後盾對抗中國的菲律賓,和1995-96年在台灣海峽發射飛彈以來,希望具體牽制中國進軍海洋政策的美國,在想法上是一致的,於是美國開始政治性介入,重開中斷已久的美菲聯合訓練。不過美國卻認為南海的領有問題「未解決」,而採取不適用美菲兩國相互防衛條約的立場。

中國進軍海洋不只是南海而已,也開始逐漸擴大到東海或日本的排他性經濟水域,甚至日本的周邊領域。其模式和南海一樣,一開始都是先在領域問題尚未解決的海域從事一般海洋調查,如果見對方反應保守,就逐漸升級到以探勘資源為目的的海底地質調查或蒐集反潛戰資料,甚至展開軍艦的活動或以情報蒐集艦蒐集各種情報,實施演習.訓練。只差沒有做的是建設該海域的油田.海底資源挖掘設施或離島地區的設施。2000年,情報蒐集艦巡航日本週邊海域或越過中日中間線進行艦艇部隊的各種訓練,2001年,戰車登陸艦或情報蒐集艦在日本週邊的活動受到矚目。如果日本的因應稍有差池,中日的海洋係爭點將變成對中國方面有力的既成事實,即依據環繞兩國EEZ(距排他性經濟水域領海基線200浬的水域)境界的大陸棚延長說的畫線(日本是中日中間線說)或牽涉佔有水產資源、海底資源,最後可能關乎以實力有效支配尖閣諸島(釣魚台)。(從2000年9月起,中日兩國政府展開調查船活動事前通報協議)如果更深入解讀本問題,中國海軍進軍海洋的最終目標,就是和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的戰略性對決,有關這點容後再述。

(3) 中台軍事關係

A 台灣的對中軍事戰備…在美國的支援下使現代化進展

2000年1月,中華民國立法院制定「國防法」,謀求軍令.軍政的一元化,正式廢除國民黨對軍隊的領導制度,明文規定確立文官控制,由此台灣軍終於整備做為國軍的型態,並於5月成立國防大學做為軍隊最高學府。 台灣2000年版的國防白皮書中預測,隨著中國軍現代化的進展,中台間的軍備競爭將從量轉為質,中國軍的軍力在數年後可能會超越台灣。此外,也指出中國武力進攻台灣的型態今後可能日趨多樣化。

對台灣來說,最大的威脅是在對岸部署的約400座彈道飛彈。其中射程300km的DF-11(M-11)與射程600km的DF-15(M-9)是最大威脅,不過預測在2005年,這些飛彈將增至600座。此外,2000年7月陳水扁總統也指出,今後5年以內中國空軍可能成為台灣海峽的威脅。

在這種認識下,陳總統指示將來的建軍方向為「境外決戰」(在本土外阻止進攻台灣),國防戰略也加以反映,從原來的「防衛固守、有效抑制」改為「有效抑制、防衛固守」。

台灣軍從1997年起推動所謂「精實案」的兵力重估改革,並於2001年6月完成。邁向「小.精.強」軍隊的重編,以陸軍為中心,把總兵力從45萬刪減為40萬。陸軍從師編成重編為任務別的聯合兵種旅,海軍則強化反潛能力或水陸兩棲作戰能力,空軍著手提升把150架F-16A/B共同做為主力的130架「經國號」戰鬥機IDF的能力。此外,最近更引進具有限定性彈道飛彈防衛能力的愛國者PAC-2改良型。台灣本身又開發射成500-1000km的巡弋飛彈「雄風2E」,且據說更進一步開發射程2000km的中程彈道飛彈。

2001年4月,布希政府為了強化台灣的防衛能力,決定大規模出售武器,可謂改善台灣安全保障環境上的一大創舉。在對台灣出售武器清單中,值得一提的是有助大幅提升制海權的柴油引擎潛艦、紀德級驅逐艦、P-3反潛巡邏機、統合戰術情報傳達系統等。如果能順利引進或戰力化,台灣軍將蛻變成為一隻真正現代化軍隊。傳聞中的神盾艦,因涉及彈道飛彈防衛問題,故這回被擱置,不過另一方面,決定把以往每年4月定期召開的美台間武器販售會議,自2002年度起改為不定期,這是美國為避免將來中國過度的干涉,所採取的保留對中行動自由的對策。

2001年3月,以依循「境外決戰」、「有效抑制、防衛固守」戰略的型態,在台灣南部進行設想阻止登陸作戰的「漢光17號」三軍聯合演習。此外,台灣海軍也首次橫斷太平洋做為遠洋航海訓練,訪問中南美與加勒比海的友邦。

台灣軍之所以有這些弱點,是因和美國斷交後,沒有機會進行共同訓練或演習所致。這點美台雙方均有充分的認識,因此才有增大「非正式的」軍事交流傾向。陳總統為推動特別落後的C4ISR(指管通情監資)方面的國防現代化,在2001年7月表明期待提升包括實施聯合軍事演習在內的美台軍事交流層次。此外,在2001年6月試射愛國者PAC-2改良型反彈道飛彈之際,也有美軍相關人士會同,除定期召開軍方間的戰略對話「孟特雷會談」之外,據傳最近美台共同在台灣海峽週邊進行反潛艦探測網的敷設計畫,而備受矚目。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眾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在5月初認可強化美台軍事交流的法案,可說是一大捷報。

如今反攻大陸既已成為非現實,台灣軍可謂把全力投入因應中國軍的進攻,謀求充實戰備。依據公開資料所示,現在的基幹兵力,地面戰力有12個戰鬥師、2個海軍陸戰隊師、2個空降旅等約27萬,海上戰力有32艘驅逐艦等、4艘潛艦等約350艘22萬噸,航空戰力有約660架海.空軍作戰機。

部署的細節當然不會公佈,但依據敝人的推測,在地面戰力中,3個師與1個裝甲戰鬥群部署在金門島,1個師部署在馬祖島,台灣本島部署的8個師、6個裝甲旅、2個空降旅、2個海軍陸戰隊師等,將投入防衛戰。空降旅與海軍陸戰隊旅是為了防衛、反擊,適宜機動性運用。必要時動員預備役輕步兵師,隨戰況進展而逐次投入。 海上主戰力是部署在澎湖島的馬公、本島南部的高雄(左營)、北部的基隆及東北部的蘇澳基地。 航空主戰力是部署在本島北部的新竹、桃園,中西部的清泉崗、嘉義、西南部的台南、東部的花蓮、台東等。

B 中國的對台軍事戰備…稱不上充分的進攻兵力

近年來人民解放軍的訓練、演習,是意識到對台行使武力,而且政治性目的有增加的傾向,上述的「解放1號」演習是其中最受矚目的。以往也進行過數次以台灣對岸東山島為舞台的登陸作戰訓練,在1996年曾用來做為政治性恫嚇台灣首次總統直選,而這回則把重點置於牽制李登輝的訪日及陳總統訪問中南美時在美國轉機等事。 依據公開資料所示,人民解放軍的綜合戰力,地面戰力有62個師184萬人(其中海軍陸戰隊5千人),海上戰力有約800艘、約100萬噸,航空戰力有海.空軍機合計約4080架作戰機。

中國方面如果企圖對台灣發動軍事進攻,除和台灣軍戰鬥之外,也要考慮到因應美國或日本,以及因應大陸週邊國家,維持國內治安對策等,因此必須控制一定的戰力。預測戰略武器或對台灣軍進行第1擊(奇襲)後的現代化戰術武器,可能預留下來做為對美(對日)兵力。

在地面戰力方面,如果考量各軍區的特性,做為攻台的兵力可能投入的地面戰力的規模,是以南京、廣州軍區為主體,再加上部分北京、濟南軍區等,共計約20-30個師左右。

有關這些地面戰力渡過台灣海峽的運輸手段,應該是採海上運輸與航空運輸。有關海上運輸,如果是強襲登陸作戰,假定全部投入大型運輸艦(LST)等登陸艦艇約400艘(大型艦約60艘),具有1~2個海軍陸戰隊旅左右兵員、裝備(含戰車)的運輸能力。如果是確保橋頭堡後的後勤補給作戰,前提是在台灣海峽的海上、航空取得優勢,中國只要動員所擁有的1000噸級以上的一般商船(擁有1000艘以上)、100噸級以上的漁船(擁有15000艘左右)等,就能同時運輸數~10數個師。有關航空運輸,預測指向台灣本島的可能性低,但可能會利用特種部隊等來達到擾亂後方的目的。

如果是攻擊金門、馬祖島,除登陸艦艇之外,只要大量徵用一般商船或漁船進行海上運輸,就能連續運輸數個師,此外,預測也能同時大規模並行航空運輸。

在海上戰力方面,主要的水上艦艇有約20艘驅逐艦、約40艘護航艦,其中除不能運轉、控制兵力之外,以東海艦隊為主力,預估能投入30~40艘。同樣地,潛艦在約50艘攻擊型潛艦中,預估能投入30~40艘。水雷戰.掃雷戰部隊則恐將全數投入。

在航空戰力方面,擁有約130架H-6、約90架H-5,合計220架的轟炸機。如果考量不能運轉、控制兵力,可投入160~190架。戰鬥機合計約3000架,同樣能投入約1500~2000架左右。 指向台灣的飛彈,除DF-15(M-9)、DF-11(M-11)之外,可能以DF-21為主力。 除這些之外,中國軍將進行所擅長的「超限戰」,即藉由網路戰(CYBER)等一舉癱瘓台灣政治、軍事的情報中樞,大幅活用非正規戰、非對稱戰的手段。

C 中國的對台軍事進攻戰略…閃電式侵略與對美戰略持久

中國雖再三公開宣布,如果台灣宣佈獨立,具有能立即發動軍事性侵略的意志與能力,但實際上也應該了解目前的進攻能力有限。此外,不論是哪種進攻型態──例如僅針對政經中樞或軍事基地,使用彈道飛彈來攻擊台灣本島──如果是在一定期間內持續戰鬥狀態,不僅要考慮做為對抗兵力的台灣軍,當然也要考慮到從駐日美軍基地前來支援的美軍兵力。

中國對台發動軍事進攻作戰,是為了達成所謂「國內統一」的政治目的。因為對共產黨政權來說,不僅是其存立基盤,也是最重要且絕對非達成不可的目標。因此不論直接理由為何,一旦發動時,為達成目的,將不惜付出任何代價。而這是共產黨一黨獨裁的非民主主義國家才能做出的選擇。

由此,中國的對台軍事進攻戰略基本,是以極力排除美軍干涉的形式,為儘早有助達成其政治目的,將以奇襲.閃電方式來達成軍事目標,造成一定的既成事實後,傾注全力來維持並持久這個狀態的方向,這就是所謂的「閃電進攻、狀態持久」戰略。之後的展開,對美軍是維持戰略性持久的態勢,儘可能迴避正面的海空作戰,對台灣軍則是動員緊急輸入戰力或非現代化戰力,致力於消耗戰,並操縱國內外輿論,指向台灣的政權或國民已喪失繼續作戰意願的方向。

亦即,對在某個階段必須和美軍發生衝突要有心理準備,在和美軍的作戰上,對稱戰方面,自認以海空軍為中心的現代戰鬥能力居於劣勢,因此維持即使打不贏也不敗、至少不會遭受破壞性打擊的守勢性態勢,另外在非對稱戰方面,將對準美國或美軍的要害,進行攻勢性超限戰,最後可能採取讓美國政府或國民感覺插手中台問題沒有任何好處的挑撥手法。中國將傾注全力於網路戰,做為超限戰的一種手段,另一方面可能考慮TPO(時間、地點、場合)來使用WMD武器。不過應該不會考慮升級到使用戰略核武的選項。

如果從能力上來思考人民解放軍的對台軍事進攻劇本,以單一劇本來說,可能考慮1)進攻金門.馬祖島,2)對台灣進行海上封鎖,3)對政經中樞、軍事基地集中進行彈道飛彈攻擊以及/或是航空攻擊,4)對台灣本島進行渡海攻擊等。此外,從這些組合也可想到接著3進行1、2,或和4搭配的劇本。不過,即使中國領導階層壓制不住軍事進攻台灣的冒險做法,當前也沒有和美軍直接對峙的實力,因此可能考慮在美軍正式介入前的短期內,進行能獲得具有一定政治目的既成事實的作戰。此外,當然會徹底隱藏或欺瞞進攻的意圖。以現實的選擇來說,可想到單獨進行1或3,或1和3的搭配,不過視3的效果和美軍、台灣軍對此的因應等,也可能會發動4。此外,為降低日本支援美國的意願,或壓制駐日美軍的行動,可能會對駐日美軍基地或其週邊地區進行彈道飛彈的先制攻擊。而且如果日本實施週邊事態法,開始支援美軍,也可能會對自衛隊部隊發動某種形式的恫嚇或攻擊。

2. 美中二極對立結構…在東亞的地政學性權力競賽

(1) 冷戰後東亞的權力競賽構圖…美中二極對立

冷戰時在東亞的地政學性權力競賽的最大特色,是在全球以美國為中心的東西對決中,存在以第三勢力(核武保有國、聯合國安保常任理事國、共產主義國、第三世界的盟主)平衡者自居的中國。對美蘇來說,當時的課題是如何把中國拉進自己的陣營。

在冷戰中敗北的俄羅斯,姑且不論在歐洲,在東亞顯然已稱不上是地區的「獨強」,雖然和日本都具有實力,卻已變成次要的一「極」。由此,雖仍採行共產主義體制、卻在冷戰中存活下來的大陸勢力中國,和冷戰的勝方且又是最重要角色的海洋勢力美國,在東亞展開二極結構的權力競賽。

中國共產黨政權具有的理想世界觀,是認為冷戰後的世界乃指向中、俄、歐、美、日的非同盟多極化,中國本身則成為亞洲的「超級」強國,在這種狀況中,現在美國在世界或地區的獨強或在亞洲的美日同盟均為其障礙。

 大陸勢力的中國,從90年代起逐漸開始積極確保大陸方面的安定,和俄羅斯或北韓締結睦鄰性條約的同時,在創設上海協力機構上也發揮主導權,致力於改善和中亞諸國的關係。此外,也願意改善和印度的關係,並滲透東南亞,在ASEAN或ARF(東協區域論壇)等扮演積極性角色的同時,也對ASEAN+3發動攻勢來爭取主導權。

由此,現今大陸方面僅存在朝鮮半島的海軍勢力駐韓美軍,從宏觀來說,變成傳統的大陸勢力安定共存的態勢。這恐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首次在大陸方面沒有不安定因素,才能讓中國將大陸方面的戰略縱深性優點大肆發揮在權力競賽上。從其他角度來看,已經形成美國即使再怎麼強大,也不可能從大陸方面來包圍中國大陸的態勢。在亞洲則逐漸形成以美國為核心的海洋勢力和以大陸勢力為核心正面對峙的圖式。當前中國一心只想讓將來統一的朝鮮變成靠向中國的大陸勢力,因此在朝鮮半島採取維持現狀政策。另一方面,在繼香港、澳門之後祖國統一的名義下,把海洋勢力逐出台灣做為急迫的戰略課題。

另一方面,美國經由冷戰時代,從美國自身的亞洲政策觀點來說,是僅止於靜觀中國對大陸方面的動向,對70年代以後中國對海洋方面、即進軍南海或東海,也採取默認的態度。冷戰後不久一直持續這種狀況,但明確出現變化的是在1996年台灣總統直選時對台灣海峽發射飛彈,美國這才領悟到中國進攻台灣的意圖並非說說而已,因而派遣2艘航空母艦行使實力,明確向中國的權力競賽表達挑戰之意。由此也衍生出所謂超越冷戰時代的對台政策,與共產主義對決的範例,與新強敵對決(陸.海勢力對決,或文明間的對決)等因素。不僅是意識形態或政治性意味而已,從軍事戰略上的觀點來看,對非大陸勢力的美國來說,絕不能失去成為對大陸唯一踏板的韓國,以及美國在亞洲擁有的最強大、遞補性海洋勢力,可成為美軍活動後方根據地的日本,加上在形成對中國海洋包圍圈上,可做為從海洋方面指向大陸的海空反攻基地的巨大不沉航空母艦台灣。

(2) 權力競賽的變化…911恐怖事件的影響

對美國來說,911恐怖攻擊是完全意料之外的事件,而其餘波也在亞洲的強權政治方面帶來無法預期的結果。 自美國成為世界強國以來,就以印證馬漢的「海上權力理論」的型態,追求在海洋的永續性霸權,而且已經成功。現今不論自己或他國無不承認為世界「獨強」的國家。布希政府對此也毫不加以掩飾,可是在現實的政策上,卻和自信滿滿正相反,總在一國主義與多國協調主義之間搖擺不定。然911恐怖事件的餘波,除穩固和NATO(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或日本、澳洲、韓國等同盟諸國的團結之外,和懸而未決的俄羅斯或中國的關係也好轉,並改善和中亞諸國或印度、巴基斯坦的關係等,如今可說持續對美國的強權政治提供好材料。但另一方面,和回教的關係卻因「邪惡軸心」發言或準備攻擊伊拉克等而不太樂觀,而且在冷戰後多次的戰爭,均以壓倒性軍力讓世界保持緘默,然以一國獨強的實力,卻對解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問題感到力不從心,在在使其威信受挫。

另一方面,中國的地政學性霸權潛力,在冷戰期間交互出現在安定面與不安定面。為改善這些問題,在大陸獲得穩固的戰略性安心感,冷戰後自己主導創設上海協力機構,建構在中亞方面的永久性協力態勢,並提出經由陸路穩定且獨占性利用天然氣或石油的西部大開發構想。可是這種偉大的計畫,卻因911恐怖事件後把和阿富汗作戰當作絕佳機會的美國,和中亞諸國建立半永續性軍事協力關係而受到破壞,使中國打的如意算盤又落空。俄羅斯也同樣接近美國,而且看似將建立所謂「新形式同盟」的關係。姑且不論印度,就連長年的盟友巴基斯坦,看來似乎也正享受和美國的良好關係。甚至被點名為「邪惡軸心」而受到譴責的北韓,也對美國表現出言聽計從的態度。凡此種種均會削弱中國做為大陸勢力的自信,可能會謀求重估戰略。如此一來,不論從安全保障的觀點,或從輸入能源或採購糧食、確保天然氣等重要資源等經濟上的觀點來看,均導致提高對海洋的依賴,勢必將給予中國日益進軍海洋的動機。

(3) 美中二極結構的將來…海洋勢力與大陸勢力的衝突

美中雙方分別是海洋勢力與大陸勢力,完全迴異。而且二極的內部結構也有很大懸殊,政治態勢、意識形態、社會規範、宗教等任何一項,都很難找出一致點。以致美中無法結成真正的戰略性夥伴,僅淪為依據功利盤算的參與性夥伴關係。在經濟等方面,利害一致時就能持續友好關係,但畢竟在政治性議題上無法相容,因此似乎注定要發生衝突。但儘管如此,至少在現階段,以及最近的將來,中國還不夠格成為美國的敵人。只不過不知道在較遠的將來會變成怎樣?

冷戰時代的美蘇對決,可謂海洋勢力與大陸勢力的對決。對決的型態和美中一樣都是非對稱。不過蘇聯在歐洲正面與亞洲正面等2種權力競賽的正面和西方對峙,在亞洲也和中國對峙。勢力的構成因素雖有國土的大小、人口、政治力、經濟力、工業技術力等,但軍力成為主要因素卻毫無疑問。在軍力方面,蘇聯在地面戰力上很強,美國則在海上戰力上很強。如果從勢力構成因素這點來比較蘇聯與中國,或美國與中國,中國的最大強項是人口。但反之也可能成為最大的弱點。有關中國的將來,很難預測,但如果中國能消除一些國內矛盾,更進一層進行大膽的政治、經濟改革,把12億人口的強項真正活用在國家發展上,就會產生無窮的經濟力與工業技術力,由此就能變身成為包含軍事力與政治力的強大勢力。

中國的國家利益可說是戰略性安全保障、國家的統一、經濟性安全保障。最大活用海洋資源、確保海上交通線的安全,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從地政學上來看,大陸方面具有廣大防禦縱深性的天然領土,可是中國的弱點在海洋方面,長遠的海岸線欠缺縱深性,集中在海岸附近的現代工業、經濟中樞都市或軍事基地均脆弱。從這種意味而言,在海洋方面擁有防禦縱深性,可說是中國建國以來的悲壯心願。中國海軍的近海防衛戰略,把連接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台灣、菲律賓群島、婆羅州島的所謂第1列島線做為海上防衛線,成為其根底的想法。中國今後可能會如海南島及西沙群島周邊附近海域等一樣,把適合確保防禦縱深性的海域加以聖域化,以防護戰略核能潛艇等。最近從中國把海南島海域附近指定為限制飛行空域,並以和美海軍EP-3的衝突為背景,使中國海軍對美軍蒐集情報活動的過度反應等舉措,就可加以證實。中國希望能保有和美國全面對峙的軍力來運用海洋正面的這種想法,也並非無稽之談。

蘇聯在歐洲大陸形成NATO對WPO(華沙公約國)的對立圖式已呈膠著狀態,當核子戰力也接近抗衡的狀態時,就會考慮向比不上美國的最大弱點海洋來挑戰。大陸勢力一心想果敢蛻變為海洋勢力的直接動機,無疑是在古巴危機時所受到的屈辱,然在海軍元帥科爾西克夫無與倫比的領導下,花費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終於擁有有效的核武報復第2擊能力(SSBN),並建構能加以防衛並聖域化的巨大海上戰力,最後甚至建造足以匹敵美國海軍的傳統型攻擊航空母艦。現已衰微的接班俄羅斯海軍,最值得誇耀的是所謂「並非在戰爭中敗給美國海軍」的事實。

即使如此,中國也一樣,在對當前的安心感與最小限抑制核武態勢完成一定整備的狀況下,如果假設中國大陸方面也以1996年台海危機時的屈辱感為契機,把目標鎖定在約四分之一世紀後,建立能在太平洋和無敵美海軍相抗衡、以有效的核武報復第2擊能力(SSBN)為核心而具有縱深性的大海軍,或許會成真也說不定。

西太平洋安全保障台、美、日三國國際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