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orum 台灣e廣場


同一族群/社會群体的行為思想方式、風俗習慣    rdrcntr:1137 2012-11-06 16:48:18
林茗顯譯
Folkways
同一族群/社會群体的行為思想方式、風俗習慣
by William Graham Sumner, Mentor Books, First Printing, July, 1960

簡介 FOLKWAYS
作者 William Graham Sumner 1840-1910,是耶魯大學的政治和社會學教授
FOLKWAYS 1906年初版,本文根據由Mentor Books出版的1960年版本。
韋氏字典:"folkway" 在1906年首次被 William Graham Sumner使用。

folkways:同一族群/社會群体的行為思想方式、風俗習慣。
人類為生存、為滿足需求,經過長久不斷的嘗試和失敗(trial and failure)、學習而獲得的習慣, 產生個人(individual)的習慣(habit)、群体(group)的風俗(custom)。
folkways 的現代用語是"norms"。
被群体認定對群体的福利更重要的、具強制力的叫"mores"。mores形成法律或制度。
/林茗顯(下文節譯自 FOLKWAYS)


folkways是一種社會力量--在不知不覺中形成。

人類先有行動,而不是先有思想。時時面對必須立刻得到滿足的需求。需求是最初的体驗,立刻接著而來的是為了滿此需求所作的跌跌撞撞的努力嘗試。這些方法是嘗試和失敗,在過程中產生接連的痛苦、失落和失望。然而它是粗糙的試驗和選擇。人類的最初的努力嘗試就是如此。需求是急迫的推動力量。快樂和痛苦一体兩面,是介定努力嘗試向前推進的路線的強制力量。分辨快樂和痛苦的能力是被採取的唯一超自然的力量。做事的方法就如此被選擇,是有用的應急權宜手段。它們比其他方法更能回應需求的目的,或者說,比其他方法用較少的辛勞和痛苦。沿此努力嘗試被強制進行的過程,習慣、例行程序和技能得到發展。為維持生存的鬥爭被持續,不是以個人,而是以群體進行。每個人因別人的經驗而獲益;因此,被證明是有用的應急權宜手段,同時在進行。大家最後都採用相同的方式去達到相同的目的,因此,這此方式變成習慣,成為集体的現象。直覺本能(instinct)因此連結而被發展。這是民俗習慣(folkways)興起的過程。

民俗習慣是一種社會力量。 經此社會力運作產生的民俗習慣包含經常重複的小動作,許許多多社會成員一致的行動,至少在面對面相同需求時的相同動作。立即的動機是利益。它產生個人的習慣和集体的風俗。因此,它在最高層次是初始原創的。透過風俗習慣,它對在其範圍內牽制個人,因此,它發展為社會力量,許多階層的社會現象歸因於此。

民俗習慣是在無意識中產生的。 …民俗習慣不是人類的目的和才智創造的。它們像自然力量的產物,經人類在無意識中啟動,或者像動物本能的方式,是從試驗中發展出來,針對某種利益達到最大適應的最後形式,經傳統傳承下來,不許例外和變化,但是在相同的有限度的方法內,不帶理性的反省和目的,會修改,來面對新狀況。從此歸結,所有人類的生命,在所有文化的世代和階段,主要受到從初始人類傳承下來的廣泛遍佈的民俗習慣所控制,有如其他動物的自然方式,只有最上層民俗習慣會受到修正和控制,多少受到人的哲學、倫理和宗教的修正,或者被智慧反省的作為所修改。

風俗規範所有人的行為-- 沐浴、洗滌、剪髮、飲食和禁食。從他的搖籃到墳墓,他都是古早傳承下的用法的奴隸。終其一生,無一項是自由的,無一項是原創的,無一項是一時衝動發生的,到更高更好的生命無進展,不管是心理上、道德上、或者精神上,也無改善他的處境的嘗試。所有人都在此方式下行動,只有一點點的自動的修改餘地。

一時的衝動和直覺本能(instinct)。原始笨拙。魔法。 社會習俗(mores)立基於快樂或痛苦的感覺,快樂或痛苦直接產生行動,或者引來欲望,欲望成為行動的原因。衝動如同本能,不是生物的一種屬性。衝動適用的唯一現象是,當人和其他動物模仿其他人物,尤其他們的同物種的行為,他們的祖先越採用相同的行為,他們越容易模仿採行相同的行為。因此被模仿的行為早就存在,不能解釋是一時的衝動。人類的原始笨拙是宗教和藝術的終極基礎…原始人類以魔法法術力量贏取成功…

改善和一慣性的拉扯力量。 做為滿足需求的方法,民俗習慣多多少少有成效,因此或多或少帶來快樂或痛苦。其品質在於它們對目標的適應程度。如果適應不完美不成功,就產生痛苦,痛苦人更進一步學得更好。因此,民俗習慣(1)受制於,對所採取的方法更能適應達成目標,所作的改善。適應始終不完善,痛苦就產生。(2)也受制於,彼此之間的一慣性,因為當他們亙助合作,民俗習慣以較少的磨擦和對立來回應他們的許多目標。產業的形式、家庭的形式、財產的觀念、權利的建立、和各種宗教顯示,彼此之間一慣性貫穿整個文明歷史。人類兩大文化的區分就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每一文化的各自一慣性始終如一,有各自的哲學和精神;兩者從頭到尾被分開,被各自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立足點、不同的方式、對有助社會安排的不同觀念隔開。

大自然有許多成長或生產、與破壞的對立力量。 人的利益在兩者間,可能受到兩者之一的支助或毀滅。對兩者的正確知識是取得有利和逃避傷害所必備的。直到知識足夠之前,所遭遇的效果是碰巧的和幸運的。大自然不存在節約,反而有浪費。人類的利益要求節約,選擇和保存。資產是安全和權力的所有取得進展的前提條件,資產由選擇和節約所創造。資產受所有的物品的毀壞行為所威脅。資產因此是人類力量克服大自然的必須手段,它隱含,為了人類福祉,對大自然的進程所作的選擇和去除的智慧力量的最純粹觀念。

原始人類的民俗習慣的明顯標記是,無遠慮的、浪費的、不專注的,由此,歷經痛苦和損失,當經驗累積、知識增加後,而且更好的方法顯然值得,慢慢發展出謹慎、遠見、耐心和堅持。我們已看出,生命的災難與鬼神的不悅有關連。相反的,行為符合鬼神的意志的,是善,帶來祝福和繁榮。因此,在人的信仰中,在善與快樂之間,建立起相互的連帶關係,在此連帶關係上,一種快樂的藝術被建立。它包含對超自然力量的敬拜儀式的實行、選擇幸運時間、地點和語言等等,避開不吉祥的…

祝福和咒詛的概念是人對所知的重大的繁榮或災難的事件之後的解釋。建立神話的想像力創造了具有偉大品德或罪惡的故事,來記述繁榮與災難。西臘的報應觀念基於對生命中善與不幸的觀察的推斷。

不朽和補償。 不朽的概念和幸運、正義、善與快樂的關係的概念交織。此生功過帳簿在另一世界被攤開檢視,補償可被認定在另一世界發生。

傳統和它的抑制力。 顯然可見,在任何原始的族群裏,年長者或更有經驗者的方式應該得到大的權威。我們發現,這合理的權威導致尊從的習慣和有利於長者的禮儀。年長者也轉而固執傳統和他們的先人的模範。因此傳統和習慣交織,成為依固定路線,指揮社會的堅強的強制力量,也扼殺自由。

原始社會的概念;我群和他群

原始社會是由散佈在一個地域的小族群組成。族群的大小由為了生存的鬥爭的條件決定。每一族群的內部組織與其大小相對應。大群體中的小群組彼此之間可能有某種關係(親屬、鄰居、聯盟、婚姻和商務關係) 這些關係使他們結合一起,也使他們與別的群體有區別。因此,我們與其他人形成區別為,我群、內群(we-group、in-group)和他群、外群(others-group out-group)。我群內的成員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和平、秩序、法律、政府和產業。他們與群外者或他群的關係是,戰爭和掠奪,除非因有協議而改變關係。如果一個族群是異族通婚,在族群內的女人是在族群外出生。其他被發現的外來者可能是被收養的、外來的朋友和奴隸。

在群內和對群外的情感。在我群內的同志和和平關係,與對他群的敵對和戰爭關係,是相互關連的。急需與外來者戰爭造就內部和平,惟恐內部的不和減弱我群應付戰爭。這些急需也在我群內建立政府和法律,為了避免內爭和強化紀律。因此戰爭與和平相互作用,交相發展,一方面在族群內,另一方面是族群對族群之間的關係。鄰居間越親近,他們越堅強,戰事也越強烈,內部組織也越緊密、紀律越堅固。情感產生來應對。對族群忠誠,為它犧牲,仇恨和輕視族群外的人,對內是兄弟,對外好戰--彼此相生,是相同情況的共同產物。這些關係和情感構成社會哲學。與宗教結合而被神聖化。他群的人是群外的人,我群的祖先和他們的祖先爭戰過。我群的亡魂欣賞他們的後代繼續戰鬥,也會幫助他們。品德包含殺害、掠奪和奴役外族者。

種族優越感(Ethnocentrism)

視自己的族群是所有事情的中心,其他族群依此來衡量。每一族群都懷有自己的驕傲和虛榮,誇耀自己的優越,歌頌自己的神威,和輕視族群外的人。每一族群都認為自已的風俗習慣是唯一正確的,如果一族群觀察到他族群也有他們的風俗習慣,這激起它的輕視。侮辱的言詞來自這些差異。
(林茗顯,2002/6/4登載於WUFI網站,2012/07/12rvsd)

有關台灣的社會現象、歷史、現代科學的研究和文獻

人類學家認為人類起源於非洲。人類的遷徙,不管是逐水草而居、遊牧、狩獵、農耕等都是為滿足生活的需求。冰河時期經Bering海到美洲的印地安人也是為追求更好的生活。經黑水溝到台灣的移民,也是為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者為了逃避戰亂和饑荒。大英帝國統治下的北美洲的移民有也是為追求更好的生活、包括宗教自由。台灣人大到美國、日本、加拿大、歐洲留學,或者到南美以及其他地方移民,也是為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者逃避高壓的蔣政權統治,不是為了擴展帝國或獨裁政權的領土。

考古學者認為在12,000到15,000前,就有人住在台灣島上。這些住民使用的語言,語言學家稱為 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

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曾是世界最大的語系,共有1200種之多。其分佈北自台灣 ,南至紐西蘭(New Zealand),西自非洲東邊的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東至南美西緣的 復活島(Easter Island)。東西之距超越地球的半圈,所及地區也遠遠超過蒙古成吉斯汗 (Genghis Khan)最盛時期所佔的面積。這1200語系種類源自10種古南島語(Proto-Austronesian Languages),其中分佈在台灣的26種南島語類即是屬於其中的9種古南島語系。

分佈在台灣島外的其餘1174種則源於僅剩的一個古南島語。這種情形正符合人類學的一大原則, 顯示古南島語起源於台灣。Peter Bellwood, Robert Blust 和 Jared Diamond 等南島語言著名 的世界權威專家都同意,部分南島語在6000年前到5000年前之間由台灣經菲律賓、婆羅州,往南 、東、和西散播,就在約2000年至3000年之期間內擴散到上述廣大區域(澳洲、新幾內亞高山, 和部分黑島群是例外)。 (詳細內容,請看台灣人和印支半島族群的關係�鄭昭任。)

台灣原住民有平埔族(Pingpu)和泰雅族(Atayal)、賽夏族(Saisiyat)、布農族(Bunun)、 鄒族(Tsou)、排灣族(Paiwan)、魯凱族(Rukai)、卑南族(Puyuma)、阿美族(Ami)、雅美族 (Yami)。

2002/12/25行政院會通過「認定噶瑪蘭族為原住民族」案,噶瑪蘭成為台灣第11個原住民族,這也 是第一個被列為原住民的平埔族。2004/1/14行政院會通過「太魯閣族」為台灣第12個原住民族。

行政院2007/01/17日宣佈撒奇萊雅族為國內第13個原住民族。撒奇萊雅族原被歸為阿美族,人口約五千至一萬人,主要分布在花蓮縣的花蓮市、壽豐鄉、瑞穗鄉、豐濱鄉、新城鄉等地。根據原民會調查,撒奇萊雅族(Sakizaya)在日據時代被歸併為阿美族的一支,近年受學界研究及族群獲正名影響,積極進行歷史與文化的追尋。經原民會委由政大民族學系進行研究結果認為,由於撒奇萊雅族語和阿美族語無法溝通,差異甚大,且撒奇萊雅人區辨族別的意識強烈,並積極籌組民族自治組織,因此認為撒奇萊雅族應為單一民族。(王貝林、羅添斌,自由時報01/17p7)

台灣舊石器時代遺址

在台灣的史前文化中,最久遠的要算是分布在東部及恒春半島海岸的「長濱文化」。1968年,台大考古隊在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發現長濱文化的遺址,其豐富的舊石器階段的先陶文化,至少在一萬五千年前,甚至早到距今五萬年前。另外,在台南縣左鎮鄉菜寮溪河床上所出土的部分人骨化石,經鑑定有二、三萬年之久。學者認為這種「左鎮人」可能亦屬長濱文化期的人類遺留。 (台灣歷史閱覽,壹、 遙遠的老台灣�李筱峰 劉峰松 合著)

請參閱 「台灣的史前文化」Taiwan's prehistoric cultures/劉義昌,摘錄自 《台灣歷史的鏡與窗》,發行人:施正鋒,主編:戴寶村,出版者: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台北市,2006年5月二版。
台灣的史前文化


中研院生醫所所長陳垣崇團隊進行「基因考古」研究,這項研究由九十位亞洲科學家聯手,針對73個東南亞及東亞族群,利用基因鑑定的方法,證實亞洲族群在地理遷徙與語言上,都與遺傳特徵有高度關聯性,並發現亞洲陸塊的南方族群較北方族群,更呈現基因的多樣性。團隊以台灣閩南人和客家人的基因為樣本進行研究,也發現閩南人與客家人的基因差異不大,且皆與中國東南沿海血統很接近。

追溯基因圖譜後,陳垣崇團隊主張,人類起源於非洲、經過歐陸到達印度後,往南經過中南半島才又開始北向進入亞洲陸塊,且族群的遷徙有沿著海岸線走的趨勢。往北遷徙的族群最後到達蒙古高原,定居一段時間才又「再出發」,一部分人往西即為今日的維吾爾族,一部分人到日本、韓國,由於生存不易,也有一部分從蒙古南下內陸,即普遍認知的「炎黃子孫」,但整個亞洲族群的遷徙其實是由南向北的。
自由時報2009/12/15報導/湯佳玲:台灣族群 也來自南島、東南亞



《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
/林媽利
前衛出版社,2010年8月初版三刷
非原住民台灣人的基因結構


台灣十數族原住民之間有我群他群的衝突,與移民之間也有我群他群的衝突,移民之間有福客鬥和彰泉鬥。清帝國統治時期,有唐山人的觀念,沒有台灣的觀念。台灣割讓給日本,雖然建立極短暫的台灣民主國,但是沒有台灣人認同下的台灣民主國,不是真獨立的臺灣民主國

請參閱 台灣小史+日本佔領台灣的經過
本文取自《台灣民主國之研究》
黃昭堂著 廖為智譯
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出版,1993年12月初版
台灣民主國/黃昭堂
台灣民主國國旗

日本統治時代,台灣人的觀念開始萌芽,台灣人與日本人之間有我群他群的衝突。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政權因為貪污腐敗,被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趕出中國。台灣在日本的統治,各方面在亞洲,除了不如日本,已經超越中國和其他國家,因為台灣和中國相差懸殊,有台灣人和阿山仔的區分,台灣人與中國人之間有我群他群的衝突,因為228大屠殺和白色恐怖統治,台灣人的認同強化,開始走向台灣獨立。228大屠殺是台灣人走向獨立建國的分水嶺。

中國人的種族優越感(Ethnocentrism)--自認中國是「世界中心」,其核心價值是「大中華、大一統」思想,自認是「天朝上國」,周圍是「東夷」、「西戎」、「南蠻」和「北狄」。台灣的獨立建國和中國的嚴重衝突,當然是文化衝突。

每一族群都有其種族優越感。中國自認是「世界中心」,而且因為地大也不是航海民族,與世界的海上強權沒有有接觸,也不了解其他國家,自認自己什麼都有,直到18世紀仍然不願與大英帝國平等通商貿易,認為大英帝國的代是進貢的使節,要他們的代表行三跪九叩首的禮節,對利瑪竇帶來世界地圖,非常不滿,因為中國不是在正中央。 中國的文化因為與西方文化接觸, 請參閱:
台灣基本常識

台灣大事記

台灣自古不屬中國

台灣屬於台灣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