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時代的台灣地圖
|
原住民分佈圖 引自李筱峰著【快讀台灣史】
|
台灣南島民族遷移圖
請參閱李壬癸著作
《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
|
西南部西拉雅語群分布圖 請參閱李壬癸著作
《珍惜台灣南島語言》
|
明鄭時期的台灣政區域圖
引自張德水著【台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
|
清末台灣行政區域圖
引自張德水著【台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
|
Formosa 1864簡略地圖
由Murray繪製,為英國駐台副領事Robert Swinhoe在1864發表於「皇家亞洲學會會刊」文章上的插圖。注意地名地域:Fort Zelandia, Taiwan, Mt Morrison, Komalan, Aboriginal等等,
|
日治時期台灣全圖
|
Fomorsa 1865
1865年Johnston繪制的長老教會台灣島教區圖,還可以看到 Taiwan Hien(台灣縣),其北邊是 Lok Kang Hien(鹿港縣),南邊是 Fung Shan Hien(鳳山縣)。當時的 Taiwan 指現在的台南。東半部是原住民族部落。
|
Fomorsa 1896 教會地圖(revised by Rev. William Campbell),注意地名的發音如,TAI-PAK、TAI-TANG、AN-PENG、KA-GI、HUN-LIM、CHIANG-HOA等(一位讀者提供)
|
Ethnological map of Formosa
Map of Formosa showing the areas occupied by aboriginal tribes. Different colors are used to denote different tribes.
1911年印製的Formosa土著分佈圖。以不同顏色區分族群。Taihoku(台北), Formosa: Bureau of Aboriginal Affairs。(http:/academic.reed.edu/formosa/images/maps/)
|
Fomorsa 1865
1901日本政府測量,James W. Davidson
(皇家地理學會會士兼美國駐台領事)編採日本和中文命名。
|
Fomorsa 1865
台灣人造衛星空照/「新台灣」雜誌
|
台灣人造衛星空照
|
台灣地圖的網路資源:
《台灣堡圖》
清國在1895年割讓台灣給日本。日本從明治31年(1898年)開始實施台灣土地調查,經由複雜的土地調查、地籍測量以及利用三角點、水準測量等精細方法來繪製臺灣地形圖。台灣總督府在明治37年(1904年)完成《台灣堡圖》明治版。地圖上詳細標示出當時台灣街、庄、堡、廳之行政界線、土地利用狀況、聚落地名、河川水系等。
《台灣堡圖》在大正10年(1921年)進行修正,原圖上的自然地形並未更動,僅以紅線添印行政區劃及紅字標示新地名,稱為《台灣堡圖》大正版,這版本堡圖透露許多台灣舊地名沿革。
《台灣堡圖》寶藏豐富的百年前的台灣地理和歷史資訊。以《台灣堡圖》「探古溯源」故鄉,比對百年前的堡庄資訊和現在的鄉村地區,會有驚人的收穫--學校歷史教科書沒有教的。
請參閱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選「功能」->圖層):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以及典藏豐富的台灣地圖和文物的網站
academic.reed.edu網站的 Formosa地圖集
/林茗顯編集 2014/07/12、2015/01/17rvsd
|
明治版《台灣堡圖》 請按明治版《台灣堡圖》,比對百年前的善化里西堡與現在的玉井地區(可使用Google地圖)。
百年前的善化里西堡、口霄里庄、噍吧哖庄、竹圍庄、後旦、斗六舊庄、斗六新庄...現在的玉井:霄里改為豐里;後旦改為中正;斗六舊庄、斗六新庄,是斗六舊社和新社;1636年1月11日,荷蘭人出兵大武壟(現在的玉井);清治時代《諸羅縣志》提到大武壠山、大武壠、虎頭山,大武山是現在的斗六山;後旦西北邊的鹿陶庄可說已經消失。百年前的轄區大小:堡、庄、里。 |